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30.13
折扣购买: 京都里山四季
ISBN: 9787513316262
维尼夏·斯坦利-史密斯 1950年出生于一个英国贵族家庭。19岁时,对贵族生活心生质疑,为寻求心灵归属,远赴印度修习冥想。1971年来到日本,做过英语教师。后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摄影师梶山正,同样的游历印度的经历和对生活的共同追求让他们走到了一起。1996年,维尼夏与丈夫梶山正、儿子悠仁一家三口搬到京都乡下一栋百年农居,开始了种植和研究香草的田园生活。2001年开始在《京都新闻》的“维尼夏的大原日记”专栏连载随笔,记下她在京都山间生活的诗意点滴和哲思体悟,集结成《京都山居生活》和《京都里山四季》。在本书中,维尼夏用清新舒缓的文字将京都山间的四季风景细细讲来,看花草结种,听虫吟鸟唱,带你在时节更替中领悟生命的秩序。 梶山正 1959年生于日本长崎。摄影师,擅长拍摄山川自然风光。作为登山爱好者,曾在多家地理杂志连载登山随笔,与他人合著过多本登山手册。1984年登上喜马拉雅山之后,曾为寻求自我远赴印度。回国后在京都开了一家正宗印度料理店DiDi,在店里与维尼夏结识,后来结为夫妇。本书中的照片即是他用镜头记录下的他们生活的美好瞬间。
其实我是在定居京都之后才了解乔治。纳撒尼尔 ‘寇松侯爵这些事迹的,这得感谢一位从英国来玩的 朋友,送给我一本寇松侯爵的书当礼物。让我惊喜无 比的是,书里收入了侯爵两次来日本时拍的照片。他 到过横滨、京都、神户,还打算爬一爬富士山;京都 鸭川岸边空地上的相扑比赛,隆冬时节银装素裹的金 阁寺……都被他用针孔相机一一定格。他一定是带着 满腔热情和好奇在观察这个国度:京都鳞次栉比的寺 院民居让他心醉不已,由衷觉得日本真像书中说的神 之国“高天原”;日本人礼数之周全也让他连连称赞 。 “一进店里,店主立刻深深鞠躬相迎,几乎以额 点地。这并非表面客套,而是整个民族骨子里的文化 气质。” 他这样形容对京都的第一印象: “这座城市被葱茏的绿意包裹着,优雅地卧于山 间,韵味悠远。拂晓,街道被白雾笼罩,寺院厚重漆 黑的屋顶仿佛倾覆的巨轮从海上漂来。继而,暮霭彼 端传来寺院极富音律的晨钟之声,略带哀愁的空气徐 徐弥散开来。日暮时分,连绵不断的民宅格子窗中溢 出暖暖灯火,摇曳在街巷,这微光,就像黑暗森林中 涌出的团团萤火。屋里热情的人声、响动,与街头的 喧闹欢笑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 三十八年前的一九七一年,我初到京都那天的所 见所感真是和这段描述一模一样。他还写道,大礼帽 、燕尾服这类西式服装并不适合日本人的体型,他们 还是穿和服更得体。这与我登上鹿儿岛之初的想法不 谋而合。明明和服如此华美、优雅而考究,可我见到 的日本人几乎都身着西装,真让人惋惜。 一八九二年,寇松侯爵再次访日。不过这回不是 观光游览,而是为写《远东课题》来考察日本、中国 、朝鲜的政治问题及远东诸国和英属印度同英国的关 系。他在第一章“近代日本的发展”中特别提到,在 首次赴日至今的五年间,日本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 “日本正在快速推进欧洲化进程。一八八七年访 日时,仅东京附近和关西周边铺设有短途铁路。五年 后的一八九二年,本州铁路总长已达一千九百八十英 里。” 他还写道:“新式有轨电车在市间穿梭往来,随 处可见煤气灯和电灯,头顶是高耸的电线杆。”同时 他的笔端不无遗憾:“遗憾的是,华美宏伟的大名官 邸和武士住宅几近绝迹。精致的日式木结构建筑都被 花哨的欧式建筑取代,让人叹惋不已。” 此外,为了让日本人改信基督,大量传教士从美 国涌来。这又让他产生了疑问:日本已有神道这样体 系完善的宗教,何必改宗换教? 寇松侯爵似乎与伊藤博文公爵相交至深,不过书 中并未提及两人初识是在英国还是日本。他在书里说 到,伊藤公爵曾忧心日本新政府的建立会举步维艰, 自己则以“英格兰尚耗时数百年”相激励。 “我有幸同伊藤公爵、井上馨侯爵以及陆奥宗光 伯爵有过数次交谈。对这般优秀政治家辈出之国,我 虽是一介外人,也不由称赞。” 他还旁听过国会审议,并对日本政治家作了描述 。 “他们演说时滔滔不绝,遣词造句之儒雅,逻辑 思维之敏捷,皆叫人叹服。” 他想借助自己的书尽可能准确地向英文世界讲述 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及当时的政治状况。 至今一百二十年过去了,多数外国人依然对日本 知之甚少,仅有一些陈旧的印象。而我大半生都在这 片土地上度过,收获了太多爱和幸福,那么就让我以 行动聊表感激吧。 P5-7 <p> “香草婆婆”维尼夏继《京都山居生活》之后又一畅销力作,带你我走进里山四季,聆听自己的心声,寻找真正的幸福。<br/> 日本NHK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 引发收视热潮 累计销售超过85万册<br/> 大量作者手绘插图、精美照片 带你我找回那遗失在时光中的美丽四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