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周国平散文(中华散文珍藏版)
ISBN: 9787020099146
周国平,当代**学者、散文家。著有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安静的位置》,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碎句与短章》,诗集《忧伤的情欲》等。
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种 体系,赋 予自己*得意的思想以普遍性形式。声称反对体系的 哲学家也 不例外。但是,大干世界的神秘不会屈从于任何公式 ,没有一个 体系能够万古长存。幸好真正有生命力的思想不会被 体系的废 墟掩埋,一旦除去体系的虚饰,它们反以*加纯粹的 面貌出现在 天空下,显示出它们与阳光、土地、生命的坚实联系 ,在我们心中 唤起亲切的回响。 爱默生相信,人心与宇宙之间有着对应关系,所 以每个人凭 内心体验就可以认识自然和历史的真理。这就是他的 超验主 义,有点像主张“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 致良知”的宋明理 学。人心与宇宙之间究竟有没有对应关系,这是永远 无法在理 论上证实或驳倒的。一种形而上学不过是一种信仰, 其作用只 是用来支持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立场。我宁可直接面 对这种人 生态度和价值立场,而不去追究它背后的形而上学信 仰。于是 我看到,爱默生想要表达的是他对人性**发展的可 能性的期 望和信心,他的哲学是一首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的个 性解放的 赞美诗。 但爱默生的人道主义不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单纯回 声。他生 活在十九世纪,和同时代少数几个伟大思想家一样, 他也是揭露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现象的先知先觉者。每个人都 是一个宇 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社会是这样一种状态 ,每一个人 都像是从身上锯下来的一段肢体,昂然地走来走去, 许多怪 物——一个好手指,一个颈项,一个胃,一个肘弯, 但是从来不是 一个人。”我想起了马克思在一八四四年的手稿中对 人的异化的 分析。我也想起了尼采的话:“我的目光从**望到 过去,发现 比比皆是:碎片、断肢和可怕的偶然——可是没有人 !”他们的理 论归宿当然截然不同,但都同样热烈怀抱着人性全面 发展的理 想。往往有这种情况:同一种**驱使人们从事理论 探索,结果 却找到了不同的理论,甚至彼此成为思想上的敌人。 但是,真的 是敌人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 大自然赋 予的创造力。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爱默生提倡 一种“创造 性的阅读”。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 籍当做注解; 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 ,为获得灵 感而读书。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 的警惕。 蒙田曾谈到“文殛”,即因读书过多而被文字之斧砍 伤,丧失了创 造力。叔本华把读书太滥譬作将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 思想的跑 马场。爱默生也说:“我宁愿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本书 ,而不愿意 被它的吸力扭曲过来,把我**拉到我的轨道外面, 使我成为一 颗卫星,而不是一个宇宙。” 许多人热心地请教读书方法,可是如何读书其实 是取决于 整个人生态度的。开卷有益,也可能有害。过去的天 才可以成 为自己天宇上的繁星,也可以成为压抑自己的偶像。 爱默生俏 皮地写道:“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 信他们的责 任是应当接*西塞罗、洛克、培根的意见;他们忘了 西塞罗、洛克 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图书馆里的青年人 。”我要加 上一句:幸好那时图书馆的藏书比现在少得多,否则 他们也许成 不了西塞罗、洛克、培根了。 好的书籍是朋友,但也仅仅是朋友。与好友会晤 是快事,但……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