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蓝名单(精)
ISBN: 9787514214918
杨少衡,祖籍河南省林州市,1953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69年上山下乡当知青,1977年起,分别在乡镇、县和市机关部门工作。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福建省文联、省作协副主席。 蒋韵,女,1954年3月生于太原,作家、学者,籍贯河南开封。1981年毕业于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出版、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等近300万字。 孙春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著有长篇小说《江心无岛》等,《怕羞的木头》获《人民文学》优秀作品奖。
朗霞没有见过父亲。但是她并不十分觉得,有个 爸爸是件多要紧的事。 不懂事的时候,很小很小的时候,她曾好奇地盘 问过母亲,她说,“人家家里都有爸爸,我爸爸呢? ” 母亲淡漠地回答,“死了。” 母亲又说,“有爸爸有什么好?你看引娣,她爸 爸喝醉了酒,总是打她。” “哦——”朗霞恍然大悟,点点头。 确实,朗霞没觉得自己的家有什么不好。这个家 ,除了她和母亲、奶奶之外,再没有别人。奶奶也并 不是朗霞的亲奶奶,原是从前家里的老女佣,孔婶, 多年来一直跟随着母亲,无儿无女,早已把这个家当 成了自己的归宿。母亲在百货公司的门市部站栏柜卖 布,薪水不多,但在谷城这样的小城,养活一个三口 之家若精打细算还算勉强。再加上,奶奶在家里,除 了做饭理家,还会帮人缝缝补补做衣服之类,给家里 赚一些零用,也给朗霞,赚来那些吃酸枣面、柿饼、 黑枣,以及喝丸子汤的零嘴钱。 何况,她们到底还有一些家底。 奶奶和马兰花,都是那种心灵手巧的女人,也都 爱干净。她们的家,永远窗明几净。炕上的油布,纤 尘不染,灶台锅盖,让奶奶用一块猪皮,擦拭得如同 镜面一样明光明亮。向阳的窗台上,常常有养在清水 里静静开花的白菜心或是绿绿的蒜苗,使这捉襟见肘 的日子有了一点从容而坦然的底色。院子里,奶奶种 了十样锦、喇叭花、萱草和凤仙花。凤仙开花的时节 ,奶奶会让小小的朗霞坐在小板凳上,用石臼将明矾 和凤仙花瓣捣碎,裹在朗霞的十个小手指上,给她染 红指甲。 晚风吹过,一朵石榴花落下来,又一朵。青砖的 地上,静静地,躺着花朵的尸骸。 起初,有人想来租住他们的东西厢房,说这样也 能补贴一些家用,但是马兰花没有答应。马兰花说, 再等等吧。 来人说,“兰花呀,你还等什么?莫非等你那死 鬼男人还阳?” 马兰花回答,“哎,我实在是合不得这院子。” 没人知道马兰花等什么。 夏去冬来,又是一年过去了。来年春天,丁香开 花时,她作出了一个决定,把半个院子、连同东西厢 房一并捐给了公家。只是,她提了个要求,让公家紧 沿月洞门边给她砌了一堵墙,又在旁边围墙上,开了 一个小小的院门。这样,她们的院子,仍旧算是独门 独院,却没有了规整的格局,自然也没有了照壁。狭 长、局促的一条,离北房的出檐不足三米,一抬头, 就是高墙,碰得眼睛生疼。最可惜的是那两棵树,石 榴和丁香,也被阻隔在了高墙之外。奶奶说: “兰花呀,看看这碰头墙,咱这就像是坐监一样 了。” 马兰花说,“横竖是个保不住,婶子,咱得知足 。” 奶奶不再吭声。她知道马兰花是对的。 自然,说什么话的人都有。有人说她是假积极, 也有人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她这样壮士断腕般决绝 ,是为了堵众人的嘴。当然,更多的人说,她是识时 务:一个死了的反动军官的房产,迟早免不了充公的 命运,总比等着公家来没收强。 这样的变故,对于幼小的朗霞,几乎是没什么影 响的:狭长的小院,也足够她一个人跑跑跳跳。长大 的她,其实记不得旧宅院的面貌了。只不过,偶尔, 她会做这样一个梦,梦中,她坐在屋檐下小板凳上, 裹着十个小手指,看着石榴花,一朵、一朵,静静地 ,慢慢地,灵魂一般无声飘落,如同命运的寓言。醒 来,她会摸到自己脸颊上温暖的泪水。 新开的院门,仍旧朝东,小小的,只有一扇,漆 成黑色,和西边的月洞门,打个对脸。 月洞门通往后院,平日,除了如厕,朗霞很少到 后院去。 后院有一种荒凉的气息。 总是有杂草,拔也拔不净,年年拔,年年长。当 奶奶发牢骚念叨的时候,朗霞就说,“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嘛!” 奶奶笑了,说,“看这学问大的!” 马兰花说,“这妮子灵秀。” P8-P11 1、名家新作。《蓝名单》这部中篇小说合集收录了杨少衡,蒋韵,孙春平三位当代名家的新作,体现了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新探索和成果,令大众读者满怀期待。 2、广泛影响。《北京文学》2013—2014年重点优秀作品由北京文学月刊社主编,这些作品都是经过专家、读者的投票获得胜出的优秀作品,有广泛的读者基础。这套丛书的作者中,有诸多当代名家,如铁凝、刘庆邦、聂鑫森、于坚、迟子建、蒋韵、石一枫等,他们在国内有着很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