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春风文艺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4.00
折扣购买: 摇啊摇东沙搭桐桥/蓝土地
ISBN: 9787531365433
洞头“诗经”:后垄水 浸圹 担水哪儿担?后垄打 水湾; 洗衫哪儿洗?后垄水 窟底; 创草哪儿创?后垄水 浸圹; 饲牛哪儿饲?后垄尾 山鼻。 这是小时候就耳熟能 详的一首原汁原味的洞头 本土民谣,根据洞头的人 居历史推测,可能产生于 明末清初。说它“本土”是 因为民谣始终围绕着“后 垄”的地名。 后垄,是中仑行政村 的一个自然村,位于中仑 村西南面的山坳海边,又 叫“中仑尾”,和洞头村只 有一条溪坑之隔。民谣中 的“打水湾”“水窟底”“水浸 圹”“尾山鼻”四个地名, 以后垄沟为中心而展开表 述,原来只是地名而已, 后来“水浸圹”有了人居, 便成了自然村,“打水湾” “尾山鼻”和“水窟底”还是 地名。 有人认为,“打水湾” 应该是“打水鞍”,即现在 的海天佳境社区。2010 年出版的第二轮《洞头县 志》(1991—2005)中 收录了这首民谣,归入“ 地名谣”,写作“打水鞍” 。但是,本人觉得这种说 法有些勉强,因为“打水 鞍”过去与后垄隔水相望 ,不在后垄境内,民谣中 已经明确说明是后垄的打 水湾。 为了得个究竟,本人 特地走访了水浸圹自然村 ,但村里只有两座房子, 住着外来务工人员,找不 到寻访对象。后来了解到 ,洞头区作家协会主席施 立松老师是水浸圹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