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河记(共4册)

过山河记(共4册)
作者: 耿翔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159.00
折扣价: 98.60
折扣购买: 过山河记(共4册)
ISBN: 9787570201020

作者简介

耿翔,1958年生,陕西永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诗歌创作,作品多见于《诗刊》《十月》《花城》等。已出版《西安的背影》《采铜民间》《长安书》《大地之灯》等八部诗歌、散文集,作品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及《诗刊》年度奖等。

内容简介

1 这些马的呼吸/贴着,一些*木透明的根茎/我 在乡下度过的那些*子,还这么细密地/通着大地的 呼吸。只有马/能帮我回忆出,一座乡村/围绕着粮 食响动的/那些声音。它们的亲切/我已经说不出来 ,只有在马的/呼吸里聆听。 对于我,马坊不只是一个乡的名字。 我所有与它有关的记忆,都藏在一些人的眼睛里 。只是他们,在这个地方活得太疲劳了,等不住我回 到他们身边的消息,就带着我的那些记忆,到生命应 该去的地方去了。 这是我一直埋在心上的痛。 我便这样安慰自己:在马坊这块属于*根的乡野 上,只要还能记住一些*木的样子,就说明亲人在心 中还占据着一些地方,自己在乡下度过的那些*子, 还能经过*木,这么细密地通着大地的呼吸。因此, 什么时候回去,都会赶在乡亲们之前,先被*木温暖 地认出来。 我记得许多*木的样子。在这块出了长安,沿着 那条向西的丝绸之路,很古典地经过茂陵、昭陵和乾 陵,往北飘进*古典、在《诗经》里被叫作豳风之地 的马坊,我不只认识一路的*木,还惦记着一匹栗色 的马,曾经多少次看过我的眼神。 那眼神应该与父亲有关。那年月,父亲不但在村 里种着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这些养活我们的庄稼 ,还用镰刀割回弥漫着**味的青*,饲养村里的牲 口。那匹栗色的马,每天因了父亲给它的青*,像与 我有了分不开的亲近。我也意识到,父亲确实是像养 活我一样,内心幸福地养活着那匹马。 我对马的欣赏,就像对父亲的欣赏,在许多时候 ,都让目光沿着马鬃滑落,一直滑落到它毛色*光亮 的脖子上。那一刻,我很容易想起从母亲嘴里听来的 织物的名字,比如丝绸。而真正的丝绸,那时从来没 有用手摸过。于是,从心里生出一种青春少年的急切 :一定要享*一下抚摸丝绸的感觉。我的手,在乡野 上*富有的阳光和风的怂恿下,突然向马的脖子伸去 ,一种栗色的光滑,模糊地告诉我丝绸到底像什么。 等我抬起头,碰到马在似懂与非懂之间回头注视的眼 神,我才稚嫩地发现,在大地上生长得*美丽的眼睛 ,*不为人类所独享。 那匹栗色的马的眼睛,一定是神给予的。 在这些血性刚烈之马的身上,千山万水都在其中 涌动,而眼睛里,竟储满这么多的温柔、阴郁和善性 ,平静得像在这块乡土上,从不把多余的东西装下。 我说不清这是为什么。若干年后,我才理解一匹在乡 野上和乡亲们一样生死疲劳的马,在它的眼里,苦难 是尘埃,幸福也是尘埃,只要知道把一身的力量献出 来,然后记着给它恢复力量的青*就行了。 但那时,我只迷恋马的眼睛的美丽,甚至在后来 的*常生活中,冷不防遇到一些人美丽的眼睛,总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