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问题拆解法

麦肯锡问题拆解法
作者: 张诚忠//牛一贺|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8.50
折扣购买: 麦肯锡问题拆解法
ISBN: 9787515838830

作者简介

张诚忠 曾任 EPS 爱普司(中国)市场总监、总经理。拥有 21年的管理实战经验,15年来一直为各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擅长领域:用问题锤模式解决组织与团队、人与人之间协作的复杂性问题,专研公司创新领导力。 牛一贺 职业经理人,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认证企业培训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认证创新创业培训师,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认证高级经验萃取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技能考评官,从事企业管理与咨询近20年。

内容简介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起点: 发现问题 工作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工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解决问题。 从接受一项既定的任务,到各种突发的状况,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问题处理掉,得到一个满意的结果。完成了,做好了,那就是成功;没做好,放弃了,那就是失败。两者的分水岭就在于,能否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不少人都觉得,成功者胜在天赋和机遇。不可否认,天赋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机遇也是外界的助力,但是别忘了,内因决定外因。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遇到麻烦的时候,绝对不会逃避,而是会主动去找方法。他们坚信,只要找对了方法,再大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飞利浦电器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电子公司,从1891年成立至今,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飘摇,依然在市场中傲然矗立。这一百多年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可这些外界的震动并没有将它摧毁,它的产品依然为众多消费者带来便利的生活。 很多人都在思考:飞利浦是如何做到的?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它怎么就能够屹立不倒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一个组织的持续发展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有一点毋庸置疑,并且非常重要,那就是飞利浦从管理者到员工,都是善于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 1891年,杰拉德·飞利浦在埃因霍温创建了飞利浦公司,主要制造白炽灯和其他电器。从它诞生的那天起,飞利浦就决心把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公司。最初,公司的业务很繁杂,作为老板的杰拉德·飞利浦,每天都在各个城市之间奔波,洽谈合作业务。不久后,他发现,即便这么努力,公司的业绩还是在下滑,于是他决定和合伙人分工合作:合伙人依旧到其他城市谈业务,杰拉德则在公司寻找业绩下滑的原因。 杰拉德没有单纯地召开全体会议,共同探讨业绩下滑的问题,他只是每天准时出现在公司,下班后再离开办公室回家。就这样持续了一个月后,杰拉德发布了一项人事任命,决定让接待员艾格女士担任人事部的主管。 对于这个决定,杰拉德解释说:“我之所以让艾格女士担任人事主管,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整个公司里,只看到她一个人在主动解决问题,而其他人在问题出现后,所做出的举动,都是在回避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是艾格女士帮助解决的。所以,我任命她来做人事主管。我相信,这样的决定是对的,即使我不在公司,公司依然能够正常运转,不会出现问题。从现在开始,我要培养那些主动寻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 一个组织的发展,仅靠管理者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凝聚所有人的力量,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就算领导不在,员工依然有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组织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不可否认,工作中会有很多棘手的难题,看起来毫无头绪,着实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面对这样的烫手山芋,多数人都会选择回避或推脱,倒也不是不想负责任,只是缺乏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实际上,越是这样的时刻,越应当保持冷静,去思考和寻找方法,而不是在心里给自己下定义说:我做不到。 当自己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你还有求助的对象,上司、同事都能助你一臂之力。结合众人的想法,很有可能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提醒我们,世间没有无解的问题,关键是你有没有去找方法,问题不会自动解决,只有敢于正视问题,有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才可能有解决办法。这就像开锁一样,不是没有钥匙能打开它,只是你没有找对那把能开锁的钥匙。 爱因斯坦曾说过: 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麦肯锡作为全球知名的咨询公司,其成果也同样得益于刨根问底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本书汇集了空·雨·伞、MECE、SCQA、七步成诗……麦肯锡解决问题经典方法,带给你全球顶尖咨询企业的问题拆解思维,提升问题解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