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晋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此邦犹是旧山河--浑源近代轶事
ISBN: 9787545716528
光绪进士孙秉衡家族佚事 有清一代,山西大同府共取录科举进士30人。其 中,大同府城考取了9名进士,遥遥领先,其他名额 被下辖的8个州县瓜分,浑源州考取了6名进士(宣统 年间新学进士未列在内)紧随其后。由此可见,浑源 州在大同府中是仅次于府城的文化重镇。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王朝,进 士和举人的多寡代表了地方的文化发达程度,塞北大 同属文化欠发达地区,浑源州虽仅考取了6名进士, 但与周边州县相比,已经是独领风骚,傲视一方了。 浑源这6位进士,上启道光二十一年的常山凤,下止 光绪二十一年的孙秉衡。在本文中,笔者仅就了解的 一些史料,对光绪进士孙秉衡及其家族作粗略记述。 孙秉衡(约1873-约1945),浑源城关(一说浑源花 疃)人。光绪二十年(1894)八月,孙秉衡赴太原的山 西贡院应乡试中式,获授甲午科举人,乡试同年有著 名乡贤田应璜。 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孙秉衡与同乡举子张官 、田应璜、王暨和、柴淇、栗国聘、傅倬等人赴京应 会试。会试由礼部在顺天贡院举办,共考三场,分别 是三月初九、十二、十五共三日,阅卷时间定为一个 月,四月十五日公布录取的贡士名单。 会试结束后,18省举子在北京等待发榜,中日签 署《马关条约》的消息突然传至,应试的举子群情激 愤。其时,有正义感的京官纷纷组织赴京会试的本省 举子联名上书,经都察院上呈光绪皇帝。据查,这个 时期的上书数量多达31件,签名的各省举子多达1555 人次。 在这次上书潮中,山西籍京官在山西会馆组织了 本省举子的上书活动。在支持维新的朝廷大员及康有 为、梁启超等举子的影响下,在户部主事谷如墉等山 西京官的组织下,住在山西会馆的山西举子们聚而议 之,推谷如墉代为起草条陈,上书以谏和议。 此次山西公车(公车为举人别称)上书,名义是由 山西崞县举人常曜宇发起,奏折名为《常曜宇等山西 举人条陈》,联署的举子多达61人,其中就有孙秉衡 、傅倬、张官、田应璜、王暨和等浑源籍举人。这份 呈文由省籍京官指领,上递到都察院,再由都察院左 都御史裕德领衔呈递给光绪帝。 呈文的具体内容为: 山西举人常曜宇等呈文具呈: 山西举人常曜宇、贾大中、陈运丙、曹佐武、张 宪文、丁体仁、张綮、刘汉阳、傅倬、傅侃、传枚、 马蕃、张朴、解宝树、魏宇、王祝三、丁士廉、丁伦 、张官、田应璜、王暨和、柴淇、孙秉衡、栗国聘、 王藻虞、荀友楷、宁绳武、崔养锋、崔养锐、展成章 、冯文瑞、粱志仁、李鉴堂、王守让、王绍珪、王建 官、李希愿、吴文吉、冯俊卿、牛凌霄、李树峤、黄 鋆田、庞映青、孟庄、籍兰溪、刘廷钧、胡玉堂、陈 裴然、张贯文、张三铨、梁克缓、王发源、王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