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

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
作者: 阿里·阿莫萨维|译者:黄宁云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神逻辑:不讲道理的人怎么总有理!
ISBN: 9787559642530

作者简介

阿里·阿莫萨维是Mozilla公司的数据可视化设计师,现居旧金山,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与麻省理工学院工程系统部。其作品发表于《连线》《科学美国人》《纽约时报》等报纸与杂志。

亚历杭德罗·希拉尔多是一位平面设计师、插画师。现居哥伦比亚麦德林。毕业于麦德林玻利瓦尔主教大学与西班牙ELISAVA设计学院。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写给谁看的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逻辑论证领域的新手,特别是那些——借用帕斯卡的话来说——靠图像能最好地理解事物的人。我选择了十九个日常论证中最常见的错误,并用一些生动、好记的插图来表现它们,辅以丰富的例证。我希望读者能从中学到一些最常见的逻辑漏洞,并在实践中识别、避免它们。


·前言

有关逻辑和逻辑谬误的著作广泛而详尽。其中一些旨在帮助读者利用工具和范例来锻炼良好的论证能力,从而在公共与私人空间进行更有建设性的讨论。但阅读反例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经验。史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说:“阅读坏文章最能令人清楚地学会写作的避忌。”他形容,阅读某本特别糟糕的小说无异于经历了“一场文学上的天花预防接种”。有人曾引述数学家乔治·波利亚在一场数学教学演讲中的话:除了正确理解,人们还必须知道如何错误理解。而本书论述的重点便是:那些不讲道理的人在论证中都犯了哪些错误。

本书的新颖之处还在于,它采用了生动的插图来描绘论证中一些时常为害我们当下讨论的常见错误。这些插图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奥威尔《动物农场》之类的寓言故事以及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诗歌等幽默荒诞作品的启发。但与这些作品不同,本书并没有将各幅插图连在一起的情节;它们各是独立的场景,唯一的联系是风格和主题,以提供更好的适用性和重复使用性。每项谬误都只有一页解释,我希望这会使它们更容易被记住和领会。

多年以前,我花过一些时间用一阶逻辑编写软件说明书。这是种迷人的表达方式,不采用通常的记号—语言,而是采用数理符号进行表述。在可能含糊之处它表述得很精确,在原先敷衍之处它表述得很严密。同一时期,我研读了好几本有关命题逻辑的书(包括现代和中世纪的作品),其中之一是罗伯特·古拉的《逻辑谬误手册》。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我曾草草记在笔记本上的一系列有关论证的准则,包括“不要对事物下概括性断言”之类的条目。现在看来,这不过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但对当年还是学生的我来说,却是一项激动人心的领悟。

我很快就认识到,将一个人的论证能力规范化大有益处,思想和表达会更清晰,人也会变得更客观、更自信。此外,分析他人论证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可以用于衡量何时应从很可能陷入徒劳的讨论中退出。

那些影响我们生活和所处社会的问题和事件,诸如公民权利和总统大选,经常会引发关于政策和信仰的争论。观察这方面的论述,能感觉到其中相当一部分都缺乏良好的逻辑。

当然,逻辑并非辩论中使用的唯一工具,认识其他工具也很有用:首先恐怕是修辞学,接下来是“举证责任”和奥卡姆剃刀原理(当试图解释一种现象时,不应引入必要之外的假设,这也被称作“简约原则”)之类的概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有关这些主题的广泛文献。

最后,逻辑准则既非自然界的法则,也不构成所有的人类推理。正如马文·明斯基所指出的:一般的常识性推理或类推法都很难用逻辑术语来解释。他补充道:“逻辑无法解释我们如何思考,正如语法无法解释我们如何说话。”逻辑论证不会催生新的真理,但它能让人们评估现有的思想链是否顺畅、是否连贯。正是这个原因使它成为一个分析、交流理念与观点的有效工具。



脑洞大开,轻松读懂,看了这本书,每次吵架都能赢

专治奇葩!专治杠精!专治键盘侠!

百万读者争相阅读!“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诚意推荐!

长踞英、美、德、加逻辑类图书畅销榜

随书附赠:“汝不可再犯逻辑谬误”双面精美海报,趣味十足的测试题+生动形象的解析示意图让你爱不释手;一套“看穿神逻辑”月历卡,伴你度过有逻辑、讲道理的每一天!

读完这本书只需要30分钟,但其中的逻辑思维将让我终身受益。读过以后,我觉得我比之前至少聪明了15%。——Amazon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