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吧罗拉

分手吧罗拉
作者: 翟之悦
出版社: 当代世界
原售价: 32.80
折扣价: 19.70
折扣购买: 分手吧罗拉
ISBN: 9787509012840

作者简介

翟之悦,80后女作家,影评家,省级刊物专栏作家,《苏州日报》特约影评人。从事记者、编辑职业至今。左手小说,右手影评,笔锋摇曳恣纵,语言优美大气,寓意含蓄深刻,风格自成一体。著有长篇小说数部,已出版长篇小说《买房战争》《铁血柔情武则天传奇》《广告风云会》、影评集《私人放映室》。作品散见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多种报刊,曾获上海《少年文艺》好作品奖及其他省、市级奖项。

内容简介

女工凤喜 接过蓁城暂住证的那一刻,女工凤喜终于长吁了 口气。作为户口簿的替代品,薄薄的暂住证像是后娘 生的,怎么看也不够硬气,却意味着她在蓁城暂时站 住了脚。凤喜厌恶地盯着自己的名字,来到城里她才 发现,在一起打工的90后中,她的名字最是老土。她 盘算着把名字改得洋气点儿,可如何改,此时的凤喜 还真说不上来。 凤喜一向认为自己不是个有主见的人。打工对她 而言,是从众心理作祟,也是为了“逃离”。在凤喜 长大的村庄里,曾经,出门打工意味着冒险和离经叛 道,除非急需用钱,或是因为特殊原因无法立足,人 们宁愿守着贫瘠的故土,也不愿奔向一无所知的陌生 城市。世界在变,乡村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不 知从何时开始,出门打工不再意味着特立独行,反而 成为一种风尚。受过教育的农村青年无法忍受乡村的 枯燥贫瘠,开始扎堆上城。他们并非仅为了赚钱,更 为寻求发展的机遇。每当年底,看到打工归来的乡亲 带回的各种稀奇物件,凤喜的心不由躁动起来。 蓁城遍地都是工厂,这种说法并不夸张。在蓁城 的每个区镇,都能看到成片高大的厂房、连绵的仓库 、宽阔的停车场、豪华的酒店、林立的高楼,被挤占 的田野星星点点分布在外围,点缀着这个繁华的工业 城市。蓁城名扬四海,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打工者涌入 ,投身于这片工业的海洋。急剧膨胀的人口,令城市 猝不及防。城市不断扩大,到处可见正在建造的高楼 和新路。即便如此,城市仍然无法仓促间接纳如此之 多的外来务工者,而市中心高昂的物价和房租也令打 工男女们咋舌——城中村便应运而生。 凤喜和娘住在城中村。她所在的电子厂一公里外 ,便是城市的边缘。公路尽头几条破烂水泥马路和苍 茫田野之间,赫然出现了大批五六层楼高的农民别墅 。那是城乡结合部的农民私自搭建的房屋,里头被分 成几十个“鸽笼”用来出租。主要租客是外来务工者 以及在城里底层的闲散人员。每扇简陋的木门上用红 漆写着门牌号,便于辨识。 凤喜难以忘怀第一次看房的场面,一打开门,混 合着皮革、泥土、排泄物的腌臜气息直冲她的鼻翼, 伸头望去,没有厨房和卫生间,甚至没有像样的窗户 ;黑魃魃的四壁满是漏雨留下的不规则图案;木头床 板随意架在几块方砖上,歪歪斜斜的桌上倒扣着一副 碗筷——房东解释是前任房客留下的。一切都带着因 陋就简的味道,符合外来务工者匆匆过客的身份。凤 喜并不嫌弃小屋粗陋,反而感到一阵亲切,尽管比起 乡下宽敞的瓦房,这里小得可笑,可看在房租低廉份 上,凤喜咬牙签了租约。 城中村的晨昏热闹非常,女工,则是这里最重要 的群体。下班后的她们成群结队一股脑儿涌来,黄昏 中的小村闪避不及。不过,这里实在是块风水宝地, 附近的电子厂、鞋厂、五金厂、玩具厂、制衣厂从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