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自选集(散文随笔卷)/当代华语文学名家自选集系列/路标石丛书

刘心武自选集(散文随笔卷)/当代华语文学名家自选集系列/路标石丛书
作者: 刘心武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刘心武自选集(散文随笔卷)/当代华语文学名家自选集系列/路标石丛书
ISBN: 9787545526721

作者简介

刘心武,194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曾当过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杂志主编。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2012年出版《刘心武文存》40卷。除小说与《红楼梦》研究外,还从事建筑评论和散文随笔写作。2014年推出新的长篇小说《飘窗》。2016年推出《刘心武文粹》26卷。

内容简介

我在讲座里还引用了袁枚的两句诗:“苔花如米 小,也学牡丹开。”我常用这两句诗鼓励自己。我因 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能够进入名牌大学,没有能受到 正规的学术训练,先天不足,弱点自知,但是我从青 春挫折期就勉励自己,要自学成才,要自强不息。我 为自己高兴,因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成了一个作家 ,除了能发表小说、随笔,我还能写建筑评论,能涉 笔足球文化,并且,经过十多年努力,还在《红楼梦 》研究中创建了秦学分支。我只是一朵苔花,但是我 也努力地像牡丹那样开放。我们的生命都是花朵,我 鼓励自己,也把这样的信念告诉年轻人,特别是有这 样那样明显弱点和缺点的年轻人,要清醒地知道,相 对于永恒的宇宙,我们确实非常渺小,应该有谦卑之 心;但是跟别的任何生命相比,我们的尊严,我们的 价值,我们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就算人家确实是牡 丹玫瑰,自己只是小小的,角落里的一朵苔花,也应 该灿烂地绽放,把自己涨圆,并且自豪地仰望苍天, 说:“我也能!” 这本书,是我的“揭秘《红楼梦》”讲座第一讲 至第十八讲的演讲记录文本。节目开播以后,一直有 红迷朋友希望能买到我演讲的文稿结集,现在这本书 应该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我也盼望没看节目的 人士,或者习惯上是不看电视只读书的人士,也能翻 翻这本书。 大家知道,电视节目,包括《百家讲坛》这样形 式上似乎比较简单的节目,都有一个加工制作的过程 。节目版块的时间是固定的,一共四十五分钟,刨去 片头片尾,以及编导嵌入的必要的解说词衔接词等等 ,电视节目里大家听到我所讲的,也不过三十几分钟 。其实每次在摄像棚里录制时,我一讲总得有六七十 分钟,编导制作节目当然是尽量取其精华,但限于每 集容量,也确实不得不删掉一些其实是必要的论证、 事例和逻辑过渡。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书里的每一讲 ,跟制作成的电视节目都略有不同,主要就是把一些 因节目时间限制而砍掉的内容,恢复了进去。因为看 书跟看电视节目不一样,我相信,这些在书里增添的 内容,可以给阅读者带来更丰富的信息,形成更有说 服力的逻辑链。 在实际演讲中,我有口误,有表述不当,也有错 误处,把演讲制作为节目时,编导们已经尽可能地做 了修正,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些没能清除尽的疏漏疵 点。电视台的节目一旦定型,再加修改就很麻烦,这 不能不说是种遗憾,但是,在整理这些演讲文稿的过 程里,凡是发现到的,我都一一做了修正补救。在此 特别要感谢在节目播出过程里,通过电视台,通过互 联网,以《红楼梦》研究及设法直接给我来信的诸多 人士,有的指正非常宝贵,我已经在这本书里采纳了 其正确意见,有的建议非常之好,我也就相应地进行 了删却增补。因此,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本演讲记录, 应该比已经播出的节目,比此前从网上找到的记录文 本,更完善,更准确,也更丰富。我衷心希望,各方 面的人士继续不吝赐教,这本书如果还有再印的机会 ,我会根据批评建议,以及自检和新悟,将这些文稿 再加增订修正。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有位戏剧家叫梅耶荷德 ,他对一位文学艺术家的成功标准是么,提出了一个 见解。他认为,你一个作品出来,如果所有人都说你 好,那么你是彻底地失败了;如果所有的人都说你坏 ,那么你当然也是失败,不过这说明你总算还有自己 的某些特点;如果反响强烈,形成的局面是一部分人 喜欢得要命,而另一部分人恨不得把你撕成两半,那 么,你就是获得真正的成功了!后来有人夸张地将他 的这一观点称之为“梅耶荷德定律”。 忽然想起“梅耶荷德定律”,是我觉得按他那说 法衡量,自己这回到CCTV-10讲《红楼梦》,算是获 得成功了么?说真的,我还没自信到那个份上。但是 ,“另一部分人恨不得把你撕成两半”的滋味,我确 实是尝到了一些,这对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应该是一 种锻炼。在一个文化格局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如果 “恨不得把你撕成两半”只不过是一种言论,并不具 有法律宣判效力,也并不是形成了新的政治运动要对 你实施“揪出来斗倒斗臭”,不影响领取退休金,不 打进家门,那么,我觉得,就我个人而言,应该能够 承受,而且必须承受。我算何方神圣,有何特权,不 许人家恶攻?不许人家讨厌?不许人家出言不逊?你 到中央电视台节目里高谈阔论,人家就有不喜欢,觉 得恶心。给你一大哄的天赋人权!有些厌恶我的人, 似乎对我的每一讲还都牺牲午觉或熬夜地盯着看,我 感觉这也真好,至少对于他们来说,我具有反面的不 可忽略的价值;当然,有些人士并不是厌恶我,他们 对我心怀善意,只是把我当成一个辩论的对手,因此 每讲必看,看过必争。没想到我花甲之后,还能被诸 多人士赐以如此的关注,我整个的心情,确实必须以 欣慰两个字来概括。 我的秦学研究,有的人误解了,以为我只研究《 红楼梦》里的秦可卿这一个人物,或者我只把《红楼 梦》当成一部清代康、雍、乾三朝政治权力的隐蔽史 料来解读。不是这样的,我的研究,属于探佚学范畴 ,方法基本是原型研究。(P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