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祝文周四杰传(第1部)/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

唐祝文周四杰传(第1部)/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
作者: 程瞻庐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7.60
折扣购买: 唐祝文周四杰传(第1部)/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
ISBN: 978752050912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苏州城北本有一处地方,唤作桃花坞。他便在桃花坞 中建筑住宅,还有一所小小的园林,花开时烂漫如锦,除 却看花饮酒以外,还十分注意着美貌佳人。只要生得超群 逸众,他便不论贫富,不分阶级,一一要娶到桃花坞中, 享受无穷艳福。他的别号很多,“六如居士”以外,还署 着“桃花仙”三字为名。为什么唤作六如呢,这是《金刚 经》说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梦、幻、泡、影 、露、电这六样东西都是不经久的。他在宁王府中得到的 一些经验,觉得富贵利达一切都空,还不如吾行吾素的好 。可笑弹唱唐伯虎风流佳话的说书先生,为着唐解元有“ 六如居士”的别号,便硬派唐伯虎是个六指的才子。其实 祝枝山生有枝指,所以取号枝山,载在《明史》。至于唐 伯虎何尝生着六个指头儿呢?俗语说,“张三的帽儿戴在李 四的头上”,若照弹词中的说法,竟把祝枝山的骈指移到 唐伯虎的手上去了,岂非便宜了祝枝山,委屈了唐伯虎吗? 编者编这部《唐祝文周》,虽不能把弹词中的一切谰言完 全删去,但是遇有可以更正的所在,却有相当的更正。有 了这几句声明在先,读者诸君须记取,唐伯虎不是六指头 ,生有六指头的便是后文提起的祝枝山祝阿胡子了。 唐解元为什么唤作桃花仙呢?只为人家说他害了桃花痴 ,他就虚题实作。住在桃花坞还不算,他便种起许多桃花 树来;种了桃花树还不算,他便署着一个“桃花仙”的别 号来;署着“桃花仙”还不算,他便大交其桃花运。专在 外面寻芳逐艳、偎红倚翠,定要觅得八位美人在一个月内 先后结婚,然后载回苏州桃花坞,一夫八妇,度那一辈子 的快活光阴。这几句话宣传在外,休说旁人听了不信,便 是他的知己祝枝山、文微明、周文宾三位解元也是大摇其 头儿,都说子畏痴了,伯虎癫了。天生尤物,谈何容易, 一箭双雕,已足自豪,哪有八个美人和他在一个月内先后 结婚的道理?谁料唐寅说得到做得到,寻芳逐艳的结果,居 然夙愿都偿,偎红倚翠的前途,竟是有求必应。《八美图 》弹词中说唐寅就亲南京,在一个月中和八位美人先后结 婚。那八位美人便是大娘娘陆昭容、二娘娘罗秀英、三娘 娘九空尼姑、四娘娘谢天香、五娘娘马凤鸣、六娘娘李传 红、七娘娘蒋月琴、八娘娘陆昭容的侍女春桃,同时载回 桃花坞自己府第,分房居住,好一座堂楼,做了唐解元的 藏娇金屋。又因三娘娘九空是皈依佛教的,便在后园里面 起一座桃花庵,集备三娘娘九空拜佛诵经的地方。桃花庵 的前后左右,桑麻以外,都是桃花环绕,所以唐解元撰成 这片长歌。逢着桃花开时,捧着酒杯高吟他的得意之作, 引得九空放下了木鱼槌,笑说道:“你不是桃花仙,简直 是个桃花癫。”唐寅拍手大笑道:“癫也好,仙也好,唤 我癫,便是癫,唤我仙,便是仙。”在这当儿,恰巧八娘 娘春桃提着筠篮,盛满着一篮的桑叶。唐寅笑道:“谁在 那里养蚕?”春桃笑道:“大爷,养蚕的人很多咧!五娘、 六娘、七娘都高兴养蚕,你看她们都在那边采着桑叶回来 了。”原来马凤鸣、李传红、蒋月琴以及春桃四人,为着 空闲无事,准备采桑饲蚕,春桃提着筠篮先走,凤鸣、传 红、月琴随后也来了。见了唐寅,都说大爷赏你的桃花, 我们采我们的桑叶。唐寅闻言大悦,回到书房,便绘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