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
原售价: 12.00
折扣价: 8.70
折扣购买: 成语(彩图本)/小学生国学文库
ISBN: 9787539190150
。。。
赵括①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 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 故, 奢曰: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 已, 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③,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 起④ 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⑨其粮道,分断其军为 二, 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 赵 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⑨之。赵前 后所 亡凡四十五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赵括:战国时期赵国将军,名将赵奢之子,长 平之战中, 因指挥失误而使赵军全军覆没。 ②难:责难,指挑不出毛病。 ③代廉颇: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将本是廉颇,因 廉颇死守, 致使战局僵持,赵王很是不满。秦国使用反间计,称 秦军最怕赵 括,所以赵王派赵括代替廉颇出战。 ④白起:泰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带 领秦军攻占 南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号称“人屠”。长平之 战中,白起 为秦军主将。 ⑤绝:切断。 ⑥坑:坑杀。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及军事,认为天下没有 人可与他相 比。他曾与父亲赵奢谈论军事,赵奢挑不出他的毛病 ,但也不夸 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缘故,赵奢说: “战 争,是关乎生 死存亡的大事,可赵括却把它说得很简单。赵国不用 赵括为将还 好,如果用他为将,必使赵军遭受危难。” 长平之战,赵括代替廉颇作为赵军主将,他把原 有的规章制 度全部改变了,又把原来的军吏也撤换了。秦将白起 听说后,调 遣奇兵,假装败逃,又截断赵军的粮道,将赵军分割 成两半,赵 军顿时士卒离心。 被困了四十多天,赵军饿得不行,赵括亲自率领 精兵与秦军 奋战,却被秦军射杀。赵括大军战败,数十万人投降 秦军,秦军 把他们全部坑杀。这一战,赵国前后共损失了四五十 万人。 纸上谈兵,原指赵括熟读兵书,却不能灵活运用 ,后比喻空 淡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 实。 人有鬻(yu)矛与楣者,誉其檐之坚:“物莫能陷 ② 也。”俄而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 人应之日:“以子之矛,陷子之循,何如?”其 人弗 能应也。 以为不可陷之檐与无不陷之矛,为名不可两立也 ③。 ——《韩非子·难势》 ①矛:古时长柄有刃的兵器,用以刺敌。循 (dun):即 盾,古代兵器,藤牌或皮牌,用以抵挡敌人刀箭,防 护身体。 ②陷:穿透,刺穿。 ③名:事物之理。两立:同时存在。 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坚固,说 :“没有什 么兵器能刺穿它。”过了一会他又夸耀自己的矛锋利 ,说:“没 有什么盾牌是它刺不穿的。” 有人应声说道:“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 怎样?”这 人顿时答不上话来。 这是因为没有兵器能刺穿的盾和没有盾牌刺不穿 的矛,这两 种东西是不能并存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