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父亲之间/名家散文自选集

我和父亲之间/名家散文自选集
作者: 陈建功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我和父亲之间/名家散文自选集
ISBN: 9787513916943

作者简介

陈建功,广西北海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作家出版社社长,中国作协*组成员、**处**,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 代表作:短篇小说集《迷乱的星空》、中短篇小说集《陈建功小说选》《丹凤眼》、中篇小说《鬈毛》、中篇小说集《前科》、散文随笔集《从实招来》《北京滋味》、长篇小说《皇城根》(合作)等。 作品曾获全国**小说奖以及其他重要奖项,并被译成英、法、*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作品《找乐》《丹凤眼》《飘逝的花头巾》等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拍摄上映。

内容简介

我和父亲之间 20多年前,1994年9月5*凌晨,父亲因脑溢血突 发病逝于张家界的一家宾馆。父亲那时已从北京调到 广州工作,是为出席湖南籍已故经济学家卓炯的学术 研讨会而去那里的。上午,接到噩耗,我先是飞往广 州,又和父亲单位的领导以及几位亲属一起飞往长沙 。多亏湖南省有关方面鼎力相助,派车送我们赶赴湘 西,料理丧事。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自从被吴冠中先 生推崇,后又经摄影家陈复礼等人传扬,到了20世纪 90年代,已是名满天下了。我对它当然也心仪久矣。 然而谁能想到,自己竞以这样一种方式到了那里。 自此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提张家界,不愿提武陵 源,不愿提索溪峪。 那是我的伤心哀痛之地。 再往前数十年,1984年,我失去了母亲。十年后 ,我又失去了父亲。令人不胜唏嘘的是,父母的离去 都如此突然,连抢救时的焦虑都不容儿女们承担。母 亲离去时我在南京,那是到《钟山》杂志讨论《找乐 》的定稿事宜。离京前**我还回到家里去看她,没 想到第二天飞机还没在南京落地便已得到我母亲因心 脏病突发而逝的消息。而父亲,竟是在异乡终老。这 种方式恰如父母的一贯作风,他们一生不愿给任何人 添麻烦,包括自己的子女。 父母的一生并没有多少传奇性。父亲**令我吃 惊的事迹,至今我还将信将疑:1949年,我妈怀上我 不久,他就离开家乡北海,远赴广州求学。据说那一 次远行很有些惊心动魄——几天以后他只剩一条短裤 ,狼狈不堪地回到家里。他说船至雷州半岛附近遇到 了台风,船被打翻,他抓住一块船板,凭借过人的水 性而逃生。“你知道台风来时那海浪有多高?足有四 五层楼高呀!”这故事是他教我游泳时说的,我当时 就质疑他讲这个故事只是为了给我励志。那时我还不 到8岁,可见就已经不是“省油的灯”。当然,那一 年,我爸*终还是从北海来到了广州。不久,广州就 成为***治下“明朗的天”,他顺风顺水被吸纳进 新中国培养人才的洪流,进入了南方大学。而后,他 又被送到北京,在人民大学读研,*后留在那里任教 。我爸离开北海不久,北海也解放了,我妈也和全中 国的热血青年一样,被时代潮流裹挟进来,先是在北 海三小做副教导主任,随后也获得到桂林读书的机会 。她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 京工作。 1957年,父母应该是在北京团圆了。夏天,父亲 回家乡接祖母和儿女上北京,我才**次见到父亲, 那时我已经跟着祖母长到8岁。“留守儿童”忽然发 现,时时被祖母挂在嘴边的“爸爸”回来了!其实此 前我已无数次看过父亲的照片,并向同龄人炫耀。在 那照片里,爸爸穿着黑呢子大衣,头戴皮帽,站在雪 地上,一副英气逼人的模样。就是为了找这个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