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茶就是找故事

找茶就是找故事
作者: 吴德亮
出版社: 青岛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6.27
折扣购买: 找茶就是找故事
ISBN: 9787555270058

作者简介

吳德亮 台灣花蓮人,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兼具作家、畫家、攝影家、茶藝家、資深媒體人等多重身分的詩人藝術家,至今已出版著作近40本。 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茶協會傑出茶藝文化獎,文學作品經常選入多種海內外重要文學選集、年度詩選、高中國文輔導教材等。 曾在國立台灣藝術館、國定古蹟林本源園邸、中國福建省美術館等地舉行油畫水彩與攝影個展多次。並曾策辦「1983台北藝術上街展」、「1998跨世紀多元 藝術互動展」、「2011兩岸客家圍屋特展」、「2015台灣新文人茶器名家大展」等大型展演,其繪畫廣為中外人士所收藏。近年致力茶文化推展與研究,不 惜千里跋涉翻山越嶺找茶、寫茶、畫茶及演講,媒體普遍譽為「茶葉達人」。 曾任《新台灣新聞周刊》總編輯、《自由時報》綜藝版主編、超視《大腳丫 遊記》節目總策劃、客家電台藝文節目主持人、國立東華大學教授平面攝影、原住民電視人才培訓班教授報導攝影與節目企劃,交通部觀光局「台灣采風」攝影大賽 評審委員、行政院輔導會「國家農場」攝影大賽評審委員、BENQ真善美獎評審委員;《新新聞》、《新觀念》以及中國大陸Look Taiwan等各大報刊專欄作家、台灣省茶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顧問、台北茶文化博覽會顧問、宜蘭縣政府顧問、台北縣政府客家文化諮詢委員會顧問、日本台灣 茶協會顧問等。 現為《人間福報》、《報導》、《豐年》以及中國大陸《茶道》等各大報刊專欄作家。

内容简介

一个六安三种茶 提到六安,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安徽省六安地区所 产制、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 其实以“六安”为名的茶品还包括“六安篮茶”与“ 六安骨”,三者分别归属于绿茶、黑茶、青茶(即乌 龙茶)等三种截然不同的茶类。而今天市面上炙手可 热的“老六安篮茶”,也非产自安徽六安,而是来自 安徽祁门县的芦溪与溶口两乡;至于“六安骨”则源 自福建安溪。这三种茶品各自发展出不同的传奇。 “六安瓜片”是一种外形与剖开的香瓜片相仿、 色泽翠绿的“片形”绿茶,也是绿茶中唯一一种全由 叶片制成、不带嫩芽和茶梗的茶品,采摘时间也较其 他绿茶稍迟,通常以谷雨前后采制为最佳。 “六安瓜片”外观特别明亮油润,冲泡后香气高 扬,茶汤柔软而鲜醇回甘,上品且带有熟栗般的清香 。产地包括安徽省的六安、金寨、霍山三县,尤以金 寨县齐云山所产瓜片为上品。开汤后,茶香往往雾气 蒸腾,又称“齐山云雾瓜片”。 而“六安篮茶”则是用竹篓包覆的黑茶,以“六 安瓜片”为基础,先经过杀青、揉捻、晒青、烘干、 筛分与撼簸等工序制成瓜片后加重焙火,经过烘焙、 夜露、熏蒸等繁复工序,再蒸压放人小竹篓内,装篓 后还得再烘一次;完成后仍须贮存至少3年,释放出 最佳风味后才可出售。由于贮藏方式与暗陈的色泽都 与普洱茶相当类似,因此近代学者多半将其与普洱茶 同列为黑茶类,以别于“六安瓜片”的绿茶类。 如同“越陈越香”的普洱老茶,“六安篮茶”也 以20世纪50年代以前、私营茶号产制的最为抢手,称 为“六安龙团”。其中以“孙义顺”字号最老也最为 著名,茶品以竹篓包装约500克后,上面再覆以竹叶 ,并以长牙签封装,以全干仓贮藏至今。由于陈期多 已超过60年,价格也高不可攀。 “孙义顺老六安”可说是所有陈年老茶中包括普 洱茶在内,所附“茶票”与“玄机”最多的茶品了。 包含面票、底票、内票、茶团内的药票以及一枚如假 包换的“秋叶”等五票。显然,早年为了防止仿冒, 可说煞费苦心,却仍不敌数十年来的猖獗仿制。内票 中“假冒本号招牌男盗女娼”的警告用语,也丝毫不 起作用。 “孙义顺六安龙团”大红色的内票上印有“近有 冒称本号甚多,凡赐顾者请认秋叶招牌为记,庶不致 误”等文字。其中“秋叶招牌为记”始终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是包装的竹笋叶壳,也有说是指秋茶,待拆 开后才真相大白,原来包装内真藏有一枚秋叶,令人 莞尔,也不禁赞叹当时遏止仿冒的用心。 明朝闻龙曾在《茶笺》中指出“六安茶入药最有 功效”,而早年“六安篮茶”大多流行于广东,据说 也是因为清朝时,有来自祁门的医师在广东佛山行医 ,由于当地夏季闷热易造成中暑或肠胃不适,医师多 以“六安篮茶”代药。消暑解毒的功能更使得六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