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85.00
折扣价: 57.00
折扣购买: 在辰星与大地之间(王富仁先生纪念文集)
ISBN: 9787542666116
缅怀王富仁教授 严家炎 今年5月上旬,突然听到王富仁教授在北京逝世的消息 ,令我十分震惊和悲痛。 富仁先生胸怀十分高远,为人极其正直,是我今生交 往的*善良、诚恳、真挚的好友之一。我们有许多共同的 爱好。我们都把李何林先生视为两人共同的好老师(李先 生是王富仁当博士生时的导师,他称李先生为“一身铁骨 铮铮”)。我们*是**尊敬和热爱鲁迅,把鲁迅看作是 我们自己终身的导师。1984年10月,我参加王富仁博士论 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一<呐喊>(彷徨>综论 》的答辩会,虽然提出过若干问题,同时却也真切感*了 这篇学位论文的足够厚重度和巨大劳动量,深觉佩服。 在先辈王瑶先生去世之后,我和富仁两个当时的中年 人,曾先后接任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多届会长职务。但 只有富仁才是真正称职的会长,富有创造性地尽到了自己 的责任。他不但在言论上肯定舜文化,而且从根本精神上 研讨舜文化的现代转换,吸取儒法墨道诸家多方面的长处 ,以寻找中国文化传统现代转换的“钥匙”。在《舜与中 国文化》一文中,王富仁先生说:“鲁迅的文化寻根,没 有到禹而止,而是继续向历史的深处回溯,一直回溯到中 国古代神话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女娲。在小说《补天 》里,鲁迅实际是把女娲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来塑造的。 ”“女娲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就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 就是我们生命的保护神。我们看到,正是在‘人的生命’ 或‘有生命的人’这个根柢之上,鲁迅建立了自己独立的 文化观念,进行了有别于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思想追求。 在他的观念里,生命不是为**而存在的,**却应当是 为生命而存在的;生命不是为文化而存在的,文化却应当 是为生命而存在的;生命不是为道德而存在的,而道德却 应当是为生命而存在的。要说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 这就是中国文化现代转换的基本内容。没有这样一个转换 ,所有其他的转换都不过是一种文化的新包装。从以** 为本位的**文化向以人为本位的社会文化的转换,就是 这种转换的本质意义所在。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和《娜 拉走后怎样》,鲁迅的《灯下漫笔》和《春末闲谈》,鲁 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纪念》,鲁迅的《 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和《祝福》,无不表现 出对人、对人的生命的关切,无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由以国 家为本位的**文化向以人、以人的生命为本位的社会文 化的转换。所以要谈中国文化的现代化,离开鲁迅是谈不 通的。” 论述得多么深刻,多么切中肯綮啊! 2014年4月,王富仁教授、杨庆杰主任邀请我到汕头大 学为中文系学生讲两次课。他们的热忱态度,实在令我非 常感动。不仅杨主任亲自到揭阳机场来迎接,当晚还在系 里设宴招待我们。而王富仁先生个人又在第三天晚上特意 邀请我们到汕头市内去吃潮州菜,我个人无论怎样劝阻、 辞谢都不被采纳,他还请了汕大五位老师作陪。这一切体 现了王富仁先生待人的真挚与诚恳,令我一辈子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