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域笔记(3残缺的画卷)

奇域笔记(3残缺的画卷)
作者: 邹凡凡
出版社: 浙江少儿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3.90
折扣购买: 奇域笔记(3残缺的画卷)
ISBN: 9787559711687

作者简介

邹凡凡,旅法作家,江苏南京人,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博士,欧美文化研究达人,旅居法国多年,精通英语、法语著有青春悬疑小说系列“秘密三部曲”,被哈佛、剑桥、清华、麻省理工、巴黎综合理工等高校学子诚挚**。她创作的“另类名人传”系列图书获江苏省**科普作品二等奖、冰心文学奖。

内容简介

卷轴渐渐打开,宛若时光倒流。 画的*右侧先是一片田舍,有三两农人和耕牛 ,可很快就出现了繁华的街区,街区临水,河面宽 阔,可以看见大船一艘,小船若干,小船上有人在 撒网捕鱼。 根据大船的规模与制式,小蝉估计这已是明代 。明代的造船技术那可是了不得——郑和下西洋时 的船队,两百多艘船,近三万名船员,出发时浩浩 荡荡,像科幻大片中的星际战舰,应该配上《星球 大战》主题曲。领头的旗舰宝船长150米,分为上下 四层,九根桅杆挂着12张帆,可以容纳上千人。数 十年后,哪怕欧洲*好*快的船,比如哥伦布与小 伙伴们乘坐的那些,与明朝大船比起来,也就像玩 具一样。小蝉记得,考古学家们就是在南京附近挖 出过郑和宝船的四爪大铁锚。 眼前画上的船,虽不及宝船,却也是很威风的 一艘商船。它停在岸边,应当已经下了锚,十来个 壮汉正忙忙碌碌地把货物从船上卸下来,他们全都 穿着青布衫、青布裤,裹着头巾,脚穿*鞋。 嗯,的确是明朝的打扮。小蝉想。 卸下来的货物送到哪里去呢?别急,画上表现 得很清楚:岸边有个大集市,满满的都是商铺和忙 碌的小人儿,有的扛鱼篓,有的提着秤在称鱼,再 一细看其实称什么的都有,米面、蔬果一应俱全。 稍远处,有两个小人儿背着大箩筐,筐里堆着木炭 ,身旁并排三辆驴车,拉车的驴在闭眼休息,车里 整整齐齐摆放着竹木薪炭。 那边一溜儿五家店铺,头一家店的招牌磨损得 厉害,看不太清,第二家分明是“川广杂货”—— 哇,是从遥远的外省运来的货物!第三家店摆满瓶 瓶罐罐,其中一个大罐子上写着“酱”字。第四家 店里,两个头戴瓜皮小帽的伙计正在聊天,背后码 放着各色布匹,原来这是“涌和布庄”。第五家店 就*考究了,门口挂着七只大红灯笼,每只灯笼上 一个金字,凑起来是“万源号通商银铺”——这是 银行吗?难怪柜台后面的掌柜肚子鼓鼓的,身穿宽 大长衫,袖口还有刺绣呢。 牟奇在对面解说道:“这一段,画的一定是城 门外边的长干里,这么热闹,又靠着外秦淮河,不 可能有错。长干里从春秋战国起就特别繁华,那里 河面宽,能走大船,可以装卸货物,到秦汉时已经 是大商业中心,看这集市上人来人往的忙活劲儿! ” 小蝉点点头,说:“的确如此,长千里大名鼎 鼎。‘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 *弄青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诗仙李白 这首《长干行》描述的正是两个住在长干里的好朋 友,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商业中心耳濡目染, 男孩长大后也成了商人,经常出远门做生意,女孩 就留在家乡耐心等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