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缓慢的归乡(精)
ISBN: 9787208125728
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1942— ),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当代德语文学*重要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活着的经典”。1973年获毕希纳文学奖,2009年获卡夫卡文学奖。著有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重现》《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剧本《骂观众》《卡斯帕》《形同陌路的时刻》等。 1961 年入格拉茨大学读法律。24岁出版**部小说《大黄蜂》,在此之前他已退学专心创作。同年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的剧本《骂观众》,在德语文坛引起**的轰动。 他创作的《卡斯帕》,在现代戏剧**的地位堪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并论,他也被誉为创造“说话剧”与反语言规训的大师。 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佳影片提名。
有只黑白斑猫也是这栋房子的一个成员,吃完残 剩的鱼后,它依旧蹲在桌子上——木头墙体很薄,没 有窗台,向外面沙滩上随着晚风剧烈摇摆的灌木丛望 着,时而朝着灌木丛中的一个个反向动作,转动一下 它那一向都很僵直的头,并抬起爪子。 风向上游方向吹着,此时在依然泛着黄色的河面 上,掀出一层层疾速涌向东方的小浪花,仿佛连河水 也在朝那个方向流。在这幅画面的边缘,真正的奔涌 在那些巨大的螺旋状流层中才清晰起来。在那里,一 个个已经呈漆黑色的旋涡看上去几乎是实实在在的东 西,犹如投人水中的小牛小羊的内脏似的旋转着。西 面下游远处,一半河面已隐没在河岸的阴影中,不停 地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高高耸出水面,同时发出一种 有节奏的嘎嘎声,这种声音一直传人屋内,随后又落 入水中,带出一种响彻整个空旷地带、好似野兽发出 的鼾声:河水水位在下降,印第安人能借助那里的河 水驱动他们的巨型木制捕鱼水车的*子只剩*后几天 了。这天就是其中的**,即使在夜间,这种水车也 在为他们搜集着鲱鱼。 水车的另一边,河顺着弯弯曲曲的河道流向北方 ,由低矮茂密的褐色针叶原始林构成的锯齿状的天际 线犹如沿着一个溻湖的弧形边缘伸展开来。向远处绵 延而去的矮树丛中耸立出为数不多的高树的树尖,仿 佛在那后面的远处,在由一个个狭长的岛脊造出的虚 幻渴湖的映衬下,真有一个渴湖岛小城的几座塔楼竖 立在天穹的纯清空间前面。**浸入黑暗中的小城的 各种细节只有靠在还比较明亮的河水中的倒影才能看 出来,城中时不时响起几声*声,或是传出一只走失 的狗的叫声,不过或许它们只是从那里又传回村子里 的回声。在村子里各个角落,常常聚成群的狗一直要 狂叫到深夜。 一只小船,由于乘船的人或跪或蹲,一个人都看 不到,它漂出淌湖湾的暗影,遁入残留的光亮中,身 后拖着一个深蓝色的浅滩。一颗*弹仿佛从潜伏点射 出,掠过平静的河面,几乎没有惊起涟漪,然后窜进 岛上一个灌木林中。林中飞起几只乌鸦。 入夜不久,索尔格开着劳费尔借来的吉普车去找 印第安女人。那个印第安女人从不等他,不过遇有机 会还是侍候他,侍候时她一副热心肠而又不乏嘲讽, 有时甚至流露着一种满足的威严。在他面前,沿河岸 修的石子路坑坑洼洼,一溜小水洼虽然已不再闪闪发 光,但依然还闪着惨淡的亮色,与同样泛着惨淡亮色 的河面似乎归在一处。然而即使那藏着一个个浅滩的 水面也不再是静静地守着自己,没有一丝界线清晰可 辨地融入吞没了整个地平线的、犹如极圈标志的、形 似长带的淡淡天际:天际中那些薄薄的黑云带可能也 就是大河流经之地*后面的岛屿,而空中云带四周被 割裂的*后亮色或许依然还是西去的河流。 索尔格停下车,想紧紧抓住这一空间事件。然而 空间已经不复存在,没有了前景和后景,远近层次感 正在*终消失,他面前仅剩下一种强劲而缓缓耸起的 空敞,并非**空寂,而是有一种灼热的实在感,他 愈加强烈地感*到头顶上方和背后那漆黑的夜空,愈 加强烈地感*到两侧和脚下那浓黑的大地。心神不宁 的索尔格试图阻住这一自然现象以及在这一现象中生 发的对流逝的沉思,采用的办法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将 这种种矛盾的细节狂暴地逐出这幅画面——直至远近 层次感、没影点…和可怜的孤单再次出现。确实有那 么一瞬间,他感*到自己体内有一种力量,能将自己 整个射入泛着亮光的地平线,能让自己在那里永远化 入无可分辨的天与地的混沌中。 他坐在继续行驶的汽车里,身体僵硬,好像要远 离所有的仪表装置,手把着方向盘相当靠上的地方, 就像他不属于这里。 P18-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