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精)

世说新语(精)
作者: (南朝宋)刘义庆|责编:陶铁其|译者:陈书良
出版社: 广陵书社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3.20
折扣购买: 世说新语(精)
ISBN: 9787555415183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译者简介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出生于1947年2月,湖湘书香世家。高中毕业后适逢文革,盐车长坂而自学不懈。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原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省文史馆馆员、湖南商学院中文系主任、教授、院学术委员、院学术带头人。学术上服膺陈寅恪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承继朴学传统,醉心六朝文化,独立特行,著作甚丰,人称“六朝人物”,现担任高高国际旗下专业古籍整理工作室“若水古社”总顾问。

内容简介

德行 一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二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三 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 四 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五 李元礼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 六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后从。长文尚小,载著车中。既至,荀使叔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著膝前。于时太史奏:“真人东行。” 七 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八 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九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十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间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十一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十二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1.一部解读魏晋风度的浪漫史、记录名士风流的教科书。《世说新语》是一部关于魏晋六朝的历史资料汇编,收录魏晋南北朝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并对其形貌、语言、才学等各方面进行了传神写照。在这些历史碎片中,人们不仅能够领略更真实、更多元的文化景观,也能从中获得相比正统史书更鲜活的文化领悟与心性滋养。 2.原文全本经典,译文信达雅皆备。《世说新语》传本甚多,有“六朝人物”之称的当代国学大家陈书良以经典版本清光绪王先谦思贤讲舍本为底本,另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诸本参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本直译,方便当代人了解当时士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及社会政治环境,更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精英沉溺其中的举手投足醺醺醉意。 3.文白对照,双栏对读。简体双栏横排,左边文言文,右边白话文,不再逐字注释,使得阅读更加直观流畅、一目了然,适应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的阅读特点。 4.图文并茂,立体再现魏晋历史长卷。为了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两部国学经典所在的时代特点与人文风貌,陈书良教授为这两本书各自精选多幅与其精神特质高度契合的传世名画、书法作品等,做成黑白插图及彩插,散落于文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