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独立从0岁开始

宝宝独立从0岁开始
作者: 卢丹丹
出版社: 中国长安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宝宝独立从0岁开始
ISBN: 9787510702822

作者简介

卢丹丹与儿子豆豆 卢丹丹,湖南人,1983年生,广告学学士,三岁男孩的母亲。 2005年赴瑞典学习儿童教育,现移居美国洛杉矶。教育孩子的同时,继续进修儿童教育学,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与当地的妈妈们交流和分享各种育儿经验。 擅长婚姻家庭类写作,至今已在《父母必读》《婚姻与家庭》等国内外十几家知名刊物上发表90余篇、约10万字的作品。 儿子豆豆在东西方结合的育儿方式下成长,健康聪明,活泼快乐。

内容简介

可能每对父母都不止一次地说过这句话:“这孩子呀,就喜欢和我对 着干。” 然而很少有父母扪心自问,父母与孩子,到底是谁在和谁“对着干” 呢? 当孩子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开始,父母就开始了与孩子“对着干”的历 程。 一次又一次地将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的手从他嘴里拿出来,不厌其烦地 把刚爬出半步的孩子抱回原地,不停地阻止他自己用笨拙的手拿勺子吃饭 ,只因为怕弄脏了地板,毫不迟疑地打断孩子玩得兴高采烈的游戏,苦口 婆心地强迫孩子多吃一口饭、多睡一点觉…… 做这些的时候,父母根本没想到,或许孩子从小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了:为什么他们总喜欢和我对着干呢? 孩子慢慢地长大,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不再是被父母抱在手中的小 婴儿,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父母的手指不再是他们前进时 唯一的标识。 他们在去公园的路上走走停停,因为有无数的东西吸引他们。可是父 母会不停地催他,因为公园更好玩,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路上。 他们不喜欢把东西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因为这是他最心爱的东西,可 是父母要强迫他分享,因为这是一个小朋友必须具备的品质。 他们就喜欢一个人玩,不愿意和人合作,可是父母会强行把他拉到别 的小朋友面前,因为他要学会融入这个社会…… 这时,孩子的心里又开始在说了:他们就是要和我对着干。去公园玩 也是玩,在路上也是玩,为什么一定要匆匆赶路呢?大人难道就没有最喜 欢的,不愿意与人分享的东西,比如爸爸挚爱的球拍,妈妈钟情的首饰? 大人难道就没有更爱独处,不愿意被人打扰的时刻吗? 父母希望孩子是自己的延续,希望他们去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父 母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很多的期望,过高的期望必定带来过严的要求与管束 。 发现孩子喜欢游泳,马上给孩子去报个班,一天必须完成多少米。可 是孩子只是想享受游泳的乐趣,而不是为了一天游多少个来回。听说别的 孩子都学钢琴,也不管自己的孩子有没有兴趣,催着赶着去学。孩子自己 的爱好,父母要么觉得没前途,要么觉得影响学习,都给停掉,催着他抓 紧学习。 孩子活在父母规划的世界里,活在父母编织的梦想里,更活在父母自 认为正确与必须的教育里。 或许,父母永远也不会想到,辛辛苦苦地花钱花时间花力气去培养孩 子,居然成了与孩子“对着干”。 可能每个父母都明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出现“敏感期”和“叛逆 期”,很多父母也因为这一点而尽量去理解孩子,接受孩子,原谅孩子。 但是,为什么在理解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与孩子对着干的情况呢?很多时 候是因为父母期待过于急迫,甚至只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 就比如“分享”,学会分享确实是每个孩子需要具备的品质。但是, 孩子会有一个“他的是我的,你的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的时期,让孩 子先尽情享用,再告诉他分享的道理,比起强行分享要有更好的效果。再 比如“社交”,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有的天生就善于交际,有的相 对“慢热”,将孩子推得过急,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圣经里说:“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会失了他们的志 气。” “不惹儿女的气”,其实,就是不与孩子“对着干”。 逆着孩子的意思来,采取符合自己理想的,方便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当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或违背了父母的意思,父母直接的反应是惹怒他们, 令他们哭、伤心、不舒服。 教育他,先和他对着干,这似乎已成了默认的方式。 老是和孩子“对着干”,会令孩子失去志气。他们生下来,本是一张 白纸,在爱的包围中,对世界充满爱与期待,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希望。然 而,父母不停地逆他们的意思,否定他们,约束他们,慢慢的他们就会变 得消极,对自己失去信心与希望,失去对这个世界美好的看法与期待。 对孩子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尊重,多~点理解,多一点欣赏,多给孩 子一些思想的空间和沟通的时刻,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和想法。P01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