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82.00
折扣价: 49.20
折扣购买: 灵魂之水:芬芳酒香里的中华文踪
ISBN: 9787571122461
王守国,高级编辑,现任河南人民政府参事,曾任河南社科院文学所副所长、跨世纪杂志社社长、科研处处长,《河南日报》编委委员、《大河报》总编辑,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副总裁,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及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多个职务。 卫绍生,河南省文史馆馆员,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三国演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文选》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文化发展报告》主编。长期从事中国文学和文化学研究。
酒以成礼是中国酒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其实,通过举办酒会以酒会友也是酒文化的功能之一。现在的以酒会友,多是一人设个场子,然后呼朋唤友一起饮酒叙旧。酒会中除了美酒佳肴,别的项目很少。但在中国古代,举行酒会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而且有酒会必有乐舞。西汉桓宽《盐铁论》中有这样一段话谈到当时的民间酒会:“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无要妙之音,变羽之转。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意思是说过去的民间酒会,都是朋友之间的聚会,酒会中间的娱乐活动,也就是弹弹筝、敲敲缶,并没有什么精妙的音乐。而到了西汉,富人举办的酒会,要五乐齐备,还要有几个歌儿舞女唱歌跳舞助兴。中等之家的酒会,也要吹竽弹瑟,有歌有舞。由此可见,到了西汉时期,酒会已经由朋友之间的以酒会友,变成了志同道合者的文人雅会。西汉以后,以酒会友的文人雅会越来越多,一些文人雅会则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梁园之游聚高士 汉文帝前元十三年(前 167),淮阳王刘武改封为梁王。因刘武去世后谥号为“孝”,后人习惯称刘武为梁孝王。梁孝王是汉文帝的次子,汉景帝刘启的亲弟弟。汉景帝前元四年(前 153)春正月,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梁孝王所在的梁国处于抵抗“七国之乱”的前沿。他坚决支持汉景帝,以韩安国、张羽为大将军,率军坚守睢阳,与吴楚大军形成相持局面,为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梁孝王因平乱有功,又得到汉景帝的信任和窦太后的宠爱而得到很多赏赐。梁孝王于是大修宫苑,广为延揽四方豪杰和游说之士,常为梁园之游,开了文人雅会的先河。 梁孝王主持的梁园之游,参加者有司马相如、枚乘、邹阳、庄忌、公孙诡、公孙乘、羊胜、路乔如以及大将军韩安国等人。这些人来自四面八方,司马相如来自京师长安,枚乘、邹阳、庄忌来自吴国,公孙诡、公孙乘、羊胜则是所谓的“山东之士”。梁孝王是富可敌国的诸侯王,他在梁园建造了忘忧馆,经常在这里与众文士饮酒作乐,吟诗作赋。兴之所至,则入梁园打猎,以助酒兴。他们以酒会友,且时常奉梁孝王之命为文作赋,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作品。其中有辞赋 10 篇,具体包括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美人赋》,枚乘的《梁王菟园赋》《柳赋》,邹阳的《酒赋》《几赋》,公孙乘的《月赋》,公孙诡的《文鹿赋》,羊胜的《屏风赋》,路乔如的《鹤赋》,另有文章 2 篇,分别是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和枚乘的《重上吴王书》。其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美人赋》,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和枚乘的《重上吴王书》,都是传世名作。 从酒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看,邹阳在梁园文人雅会留下的《酒赋》,是最值得重视的一篇作品。邹阳之前,有关酒的记载虽然不少,但单独成篇的除《尚书·酒诰》外,基本上都是零星记载。有些故事虽然借酒展开,但主要是借酒写人,譬如有关管仲和晏婴的一些与酒有关的故事,都属于这种情况。邹阳作《酒赋》即奉梁孝王之命而作,那么显而易见,在梁园之游中,酒的作用非常明显。酒既是梁孝王与众人欢聚的饮品,也是激发众文士创作灵感的主要媒介。通过邹阳的《酒赋》,可以对西汉之前的酒文化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酒在当时分为清和浊两种,“清者为酒,浊者为醴。清者圣明,浊者顽 ”。然而,不论清酒还是浊酒,都是用麦做成的曲和粮食酿造而成的,所谓“皆曲湒丘之麦,酿野田之米”。酒曲和粮食发酵之后,通过蒸馏的方式酿造出来,流光清澈,甘甜爽口。庶人喝了高兴,君子以酒为礼。清酒之上品称为醇,浊酒之上品称为酎,一旦喝醉了,则是千日一醒,所谓“凝醳醇酎,千日一醒”。对酒作了简要介绍之后,邹阳笔锋一转,开始写梁孝王与众人饮酒的盛况。“哲王临国,绰矣多暇”,是说梁孝王封于梁国,平时多有闲暇。于是,梁孝王“召皤皤之臣,聚肃肃之宾。安广坐,列雕屏,绡绮为席,犀璩为镇,曳长裾,飞广袖,奋长缨。英伟之士,莞尔而即之”。在梁孝王的召唤下,白发之臣,肃穆之宾,都来到了梁园的忘忧馆,众人济济一堂,言笑甚欢。梁孝王坐在玉几之后,倚着玉屏风,招呼参加酒会的众人举杯共饮。有梁孝王的主持和支持,酒会中人“纵酒作倡,倾碗覆觞”,大家痛痛快快地喝起来。这个时候,众人似乎不再顾忌什么斯文,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吆五喝六,把个性张扬得淋漓尽致。大家只顾得饮酒作乐,不知不觉中都喝得酩酊大醉。有的人晚上喝醉了酒,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尽管如此,参加宴会的人还是忘不了对梁孝王奉承几句吉利话,高喊“吾君寿亿万岁,常与日月争光”。 邹阳是西汉初年很有影响的文士,其《狱中上梁王书》是一篇声情并茂、影响深远的好文章。邹阳刚到梁国不久,因才能出众而遭到羊胜、公孙诡等人的诬陷和谗害,被投入监狱。狱吏对邹阳很苛刻,有杀害邹阳的意思。为了保命,邹阳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了一封书信,为自己辩白。梁孝王读了邹阳的这封书信,立刻把他释放,并待之如上宾。邹阳受到梁孝王的礼遇,对梁孝王忠心耿耿,竭尽全力,成为梁孝王的重要谋士。即便在酒会上,邹阳对梁孝王以酒会友的用意也理解得很深,体察入微,尽力调节宴会的氛围,写出了中国酒文化史上第一篇《酒赋》。这篇文章既对酒文化作了简略描述,又对梁孝王梁园之游、、礼遇文士给予了赞美。由此,也奠定了邹阳在中国酒文化史上的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巨河中,酒的历史是那么漫长,以至于打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第一页,就能嗅到它的芬芳;酒的作用是那样广泛,以至于放眼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酒是欢乐者的良友,更是悲伤者的知己;让得意者放达,更让失意者解脱;给灰色的生活添彩,更给苦涩的人生增趣;给寂寞者以安慰,更给孤独者以温暖;给凡夫俗子以现实的欢愉,更给骚人墨客以浪漫的吟咏…… 1.内容丰富全面。本文从中华传统文化要素、日常生活入手全方位呈现酒及酒文化在中国人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图文并茂,印制精美。本书为四色印刷,在晓畅通达的行文中辅以中国优秀传统诗画作品,图文相衬,读来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