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说中国(4大秦王朝青少彩图版)/青少年历史经典阅读文库

画说中国(4大秦王朝青少彩图版)/青少年历史经典阅读文库
作者: 编者:李硕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80
折扣购买: 画说中国(4大秦王朝青少彩图版)/青少年历史经典阅读文库
ISBN: 978755701268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奋发崛起 或许是机缘巧合,赢秦创始之期恰恰是西周衰亡 之际。西周末年,王道衰微,内忧外患频仍,终被犬 戎所灭。平王东迁以后,王室困守一隅,天子权威一 落千丈。与此相应,社会正进入大分裂、大动荡、大 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的权力不断下移,礼乐征伐 再也不是从天子出,而是逐渐蜕变为从诸侯出,从世 卿出,甚至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周朝衰落为 赢秦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周王室在“政由方 伯”的春秋之时遭遇了楚庄王问鼎中原的尴尬,进而 在“蚕食鲸吞”的战国之际为强秦所灭。 秦人或许从善御的祖先那里受到启迪,他们更加 娴熟地驾御时局,操控政治。两周变局之际,秦襄公 应对得体,积累了雄厚的政治资本。周幽王重用奸佞 ,荒淫无道,宠幸褒姒,废长立庶,烽火戏诸侯,千 金博一笑,终于酿成败国灭身之祸。幽王再燃狼烟时 ,诸侯多不理会,秦襄公却起而勤王,率兵救周,捍 卫王室,拥立废太子宜臼(即周平王),后又亲率大 兵护送平王东迁,功勋卓著。平王封襄公位列诸侯, “赐之岐以西之地”。襄公封爵赐土,赢秦不仅斩获 重要的政治名分资源,还奠定了“王业之基”,并且 承继华夏政治、经济、文化遗产,打着天子封赐、“ 尊王攘夷”的旗号合法吞疆并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 大国角逐中长居要角。 立国之初,秦便东越陇阪,沿渭水而下迅速东进 。秦襄公为了稳固岐西之地,“伐戎而至岐”,揭开 东进序幕。由于长年征战劳累,秦襄公出师未捷身先 死,怀着满腹遗憾长眠岐山。直到公元前763年,秦 文公才完全占领岐山。他把岐东之地献给周天子,埋 头经营岐西,收编西周遗民,发展农耕,逐步在关中 西部站稳了脚跟。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秦国横扫 三戎,荡平关内诸侯,直至饮马黄河。秦国政治中心 也先后6次东徙,由西陲故地到“淠渭之会”,每次 迁都既是扩张果实,也是着眼于再次东扩的起点。“ 秦中自古帝王州”,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形势险峻, 人文荟萃。当然,“八百里秦川”卒成“帝王之基” 不只因为其坐享这些天时地利,更在于华夏先民及赢 秦数代的谋划经略。 周失其鹿,群雄竞逐。秦穆公任贤使能,重用蹇 叔,巧收百里奚和由余,在他们的谋断辅佐下,制定 并执行交晋与服晋、和戎与制戎的方略。秦坐拥关中 ,东向结成“秦晋之好”,进而四服强晋,西向讨伐 戎狄,“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不仅 使其跻身五霸之列,更实现了秦人驱逐、降服戎狄的 梦想。穆公时代虽繁盛不已,但仍抱残守缺。他一世 英明,临死时竟以包括贵族子弟在内的177人殉葬, 引发国人对奴隶旧制的抵制和不满。此后秦国长期停 滞,失去东征锋芒,甚至被强晋阻拒函谷关外,勉强 维持大国地位。 策马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