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岳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2021年散文随笔选粹·与爱
ISBN: 9787537865319
吴佳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红岩》编辑部主任。主要以创作散文随笔、纪实文学、报告文学为主,曾在《芙蓉》《花城》《天涯》《山花》《大家》《作家》《清明》《长城》《散文》《美文》《北京文学》《啄木鸟》等刊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作品入选各类选本五十余种,出版著作六部。
鲁迅的诗性和佛性 有个时期,鲁迅抄写过 许多古书,内中包括明代版 本的梁朝僧祜著《出三藏记 集》,东晋法显的《法显传 》,抄写的过程,对于佛家 文化的深处意蕴,多有心得 。他辑录的《古小说钩沉》 佛教文学的片段甚多,其中 《幽明录》《神异录》《冥 祥记》《宣验记》关于阴阳 两界的表现,折射着精神的 越界之思。这些对于他后来 的创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两部作品有很强的感性 画面,叙述中带着出离旧儒 习俗的意蕴,文学意味是深 切的。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 ,鲁迅在精神最为压抑、困 顿的时候,喜欢以佛经里的 词汇和意象表达自己的心情 。但这时候不都是消极的引 用,而是于苦海里挣脱的寻 觅,辞章的缠绕与繁复,与 汉译佛经的片段庶几近之。 《野草》的题辞写道: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 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 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 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 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有学者研究认为,鲁迅 在《野草》里使用了大量佛 经的词汇,且在句法上有连 带关系。不过鲁迅不是从信 仰的层面使用佛经语言,而 是从艺术的审美方面借力, 表述自己茫然无助的时候的 心态以及挣脱苦海的坚毅之 情。他不仅在佛经语境里表 述思想,也借用了《圣经》 和尼采、屠格涅夫的诗学因 子,可以说是各种超俗语义 的衔接,在融会贯通中形成 自己的文体,而气象上直至 释迦牟尼、尼采的境界,这 实在为汉语写作中的罕有的 现象。 熟悉鲁迅文本的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