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85
折扣购买: 活成令人羡慕的样子
ISBN: 9787521709544
Beth Kempton,旅行家,慈善家,日本文化学者。作者曾经游历过50多个国家,并在那里生活、工作和旅行。她在日本生活和工作多年,并与日本家庭生活在一起,深受日本文化影响,将其称为“第二故乡”。
宽容我们所爱的人 我丈夫K先生习惯把湿茶巾扔在厨房边上,过去这总让我很恼火。我会一次次地把茶巾搭到架子上,同时问自己,他为什么不能把茶巾挂在架子上呢?然后在心里的小黑账上记上一笔。我跟K先生说了几次,接下来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用完茶巾后会挂到架子上,然而之后又忘记了,于是茶巾再次出现在了厨房边上。如果此时我手头本来有别的事情要做,结果却需要先收茶巾,那么我通常都会在脑中默念:别人的丈夫也是这样吗?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给孩子收拾完残局后还要跟在丈夫身后一直收拾整理?(不过,顺带说一句,这么说其实对K先生一点都不公平,他比我整齐多了。) 然后,有一天,厨房边上的茶巾终于把我惹毛了。而茶巾之所以会在那里,只是因为K先生刚刚洗完碗碟,用茶巾擦干,然后把所有东西都摆到了一边。在此之前,他做了晚饭,给女儿们讲了故事,给了我一个拥抱,问我这一天过得怎么样。也就是说,在此之前,他让我们每个人都露出了笑颜,在厨房里左右腾挪,还一边陪我们喝茶一边分享了小秘密。我对K先生充满感恩,但是,不知为何,我却对厨房边上的茶巾耿耿于怀。最后,我还是让自己释然了。现在,每当捡起湿茶巾,并把它挂到架子上,我都认为这象征着自己对K先生的感恩之心。 正如我和K先生都不完美,任何人也不完美。如果你对待他人时,是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和头脑去审视和评判,那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放弃评判他人,忘掉他人让你体会到的挫败感,只是接受他人本来的样子而不试图改变他,那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你不喜欢自己所发现的不同之处,那么这也是很有用的信息,你可以选择接下来要怎么做。不过,也许,接受别人会给你带来一个不同的角度,提醒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源自侘寂的世界观会打开一个爱的空间。 灵魂的大度:寻找好的一面 我想了解这一切是如何与禅和侘寂联系在一起的,便来到京都春光院(Shunkō-in Temple),向寺院副住持全龙大师川上隆史(Reverend Takafumi Kawakami)请教。他为我解释了佛教中“kū”的概念“kū”通常译为“空”或者“无我”。根据川上副住持的介绍,与其说这个概念说的是自我的缺失,倒不如说是关于一种与一切融为一体的感觉。3 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了他人,或没有了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自己也就无法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茶室里体会到的联系会如此强有力。在这一刻,我们可以思考和品味彼此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忙碌,但当置身于茶室,我们可以暂时停止奔波,来享受一下茶道带来的多种感官体验,并通过这些体验来让自己在时间和空间中穿梭。这些都使我们记得和、敬、清、寂的原则是如何为我们紧密相连但有时又有些疯狂的生活带来相互理解和从容平静的。 前不久,我跟朋友松山爱一起吃午餐,吃的是香橙米和一些冬季时令蔬菜。爱是我多年前结识的朋友,那时我们一起在日本电视台(NTV)设立的学院学习电视节目主持。我们的老师过去曾在日本的电视台工作。我第一次在课堂上开口说话时,她歪了下头,看起来有些担心,说:“哦,天呐,你听起来就像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那时我刚从日本北方的一个偏远地区搬到东京来,在那个偏远地区,人们说话带有强烈的地方口音。)后来,在读新闻、做天气预报,或是做街头采访时,我始终像是在说一种外语,但老师对此也并不在意,她对待我与对待其他日本学生一样。因此,我很喜欢这位老师。 那时,在课堂上,我总是感到紧张、感到身负重压,但是,爱总会让我在课堂上笑出声来,总会让我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这次,我们再次相遇,我们选择了一家优雅的咖啡馆,结果爱又让我很不合时宜地笑出声来。爱是一个阳光的人,总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奇妙的正能量。我问她有什么秘诀能让自己保持积极向上。她说:“我总会让自己努力在他人身上找到至少一个优点,甚至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人,也努力这么做。”爱的这种灵魂上的大度对与她相处的人来说是一份无名的礼物,而对爱来说,这也让她觉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舒服。从字面上说,爱的名字就是“爱”的意思,也许这并非巧合。 这让我想到了与川上副住持的那次谈话,当时他告诉我,人们总会有一些确认性倾向,也就是一旦我们认定某人是坏人或好人,就会开始基于这个已有的偏向性判断来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判断,因此,这个已有的偏向性判断在我们脑中就会进一步固化。然而,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并尝试寻找证据证明自己已有的判断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大为不同。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接受不当行为,或者允许他人欺负或控制我们,只是说我们要努力看到他人好的一面,哪怕我们与这些人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分歧。 培养大度的灵魂可以改变我们对人际关系的体验。 如果有些人的某些习惯让你特别恼火,你有以下几个选择。 1.告诉自己“又来了”,并在心里的小黑账里添上一笔。 2.如果这让你无法再忍受,那么就采取行动改变这个状态。 3.接受他们的习惯,且以后不再将此放在心上。 4.在他们的这些习惯中找到好的一面,哪怕这不符合你的直觉感受。 究竟要怎么做,完全由你自己来决定。 帮助他人找到归属感 在我刚到京都求学后不久,有一天,我在位于京都著名的哲学小路后面的一条小街上漫步,误打误撞,发现了一座可爱的小型寺院,名叫安乐寺(Anraku-ji)。寺院这天本不开门,但大门旁边的小门开了一条缝。还不到20岁的我充满了好奇心,于是便悄悄推开了小门,向里面张望。我看到寺院里有一位被称为田中夫人的女士,她正在教一群日本女人编织篮子,她们不断发出阵阵笑声。田中夫人向我招了招手,邀请我也加入其中。 原来,田中夫人其实是一位插花老师,在她的热心安排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每个星期一放学后都去她家,学习草月流花道。那里没有压力,也没有竞争,那里是一个安全港,人们彼此建立联系、享受友情。那时,我是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少年,当田中夫人邀请我跨过寺院的那扇小门时,其实是邀请我进入一个美与文化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邀请我进入了田中夫人的圈子。 这段回忆再次涌上心头,是因为我读到了曼彻斯特都会大学最近的一个研究,这个研究表明,想要获得成功的压力加深了年轻人的孤独感,英国1/3的年轻人都饱受孤独感的困扰。这个研究同时列出使年轻人孤独感加深的部分因素,包括对失败和让他人失望的恐惧、社交媒体的压力、生活的重大变故、贫困及没有归属感。4 尽管这个研究关注的是年轻人,但在整个社会,不管年龄如何,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上学的时候,我们始终在与他人竞争,在学习成绩上竞争,在运动会上竞争,在音乐比赛上竞争,更别提在社交媒体上的人气比拼了。工作以后,还是相同的情况:谁升职了?谁评上了“年度员工”?谁的销售业绩最好?当了父母也并没有变化:谁家孩子先开始走路?谁家孩子先开口说话?谁家孩子得了这个奖或通过了那个入学考试?我并不是说不应该为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我们当然应该自豪,但同时也应该注意我们所称赞的是什么,是我们这个人,而不只是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说,在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要认可自己付出的努力。 如果我们能更多地表现出我们会尊重并接受所爱之人的一切不完美之处,那么我们就可以让他们更明确地知道他们不会因为偶尔没有获得成功就被评判或抛弃。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安身于周围实实在在的世界,而不是他们在手机里看到的那个世界,那么我们就更有可能帮助他们产生归属感。 爵士咖啡馆带来的启迪 21年前,在一个8月的夜晚,我和我的蓝月亮乐队在一个灯光昏暗的爵士咖啡馆进行现场演出。我负责贝斯,我的妻子杏子是乐队主唱,我们的朋友涩江先生是鼓手。咖啡馆的门开了,一位年轻的英国女孩走了进来。她顶着一头蓬松的金色长发,背着一个小帆布背包,脸上带着大大的微笑。 这个英国女孩向涩江先生挥了挥手,然后走到吧台,点了一杯啤酒。演出结束后,杏子走过去跟这个英国女孩交谈,她显然是刚开始在涩江先生的办公室里工作。(涩江先生白天是政府官员,晚上是鼓手。)没过几分钟,杏子和英国女孩就开始亲密地聊天了。又过了几分钟,英国女孩看起来很惊讶,也很开心,并开始点头、鞠躬。 我走过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这是贝丝,”杏子说,“她刚从英国来到这里,没有地方落脚,所以我跟她说可以来跟我们一起住。你不会介意的,对吧?” 因此,从那时开始,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们的家都被称为“足立思乡外国人医院”。在这个有些不寻常的房子里,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音乐工作室,有一个内置型吧台,还有一架大钢琴。在贝丝和我们一起住的那段时间,这个房子里常常挤满了外国人,当然同样还有很多日本人,他们来这里有时是为了参加派对,有时是参加我们的果酱制作培训班,还有时是来跟我们的朋友富士学习制作鸡尾酒。 我们常常聊天到晚上,伴随着窗外纷飞的雪花,一边吃着日式火锅,一边分享故事。我20多岁的时候,曾在海外生活过几年,当时一路走来,遇到过很多人,他们都对我非常友好。那时我住在伦敦诺丁山,那时那里还远未成为热门景点,我就靠打点零工来赚钱买食物、给我的摩托车加油。 贝丝来跟我们一起住又让我想起了那些出门在外的日子。贝丝充满了能量和好奇心,她每天从在本地政府工作的办公室回到家时,总会带来许多逗趣的故事—有关她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人或者各种各样的事。 如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我们对简单事物的喜爱却始终未变。畅快的交谈、沁凉的啤酒、真正的友谊,每天我都会细数生活中的幸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珍视简单生活的恩赐。 这就是足立道幸(Michiyuki Adachi)记忆中我们相识那天的样子。足立先生是我认识的最亲切、最慷慨、最知足常乐的人之一。我认为,他能同时集这些特质于一身,并不是巧合。现在,足立先生在一家成功的公司里担任总裁,每隔几年,他都会组织公司员工到海外旅行,也鼓励在办公室里创造一种欢乐的气氛,因此,他们公司的员工离职率近乎为零。当我了解到足立先生的名字“道幸”在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道路幸福”,或者用足立先生自己的话说是“享受旅程”时,我不禁微笑起来。在如何找到满足感方面,足立先生和他的妻子杏子教会我很多。寻找满足感,要从浇灌与他人的关系开始,最终的结果是对一切都心存感恩。 当然,有时我们也需要对陌生人保持警惕。不过,我们有一个天生的直觉系统来帮助自己辨识危险,从而保证自己的安全。通常,在旅行的时候,你选择如何旅行,别人也会以相应的方式来对待你。如果你带着开放的胸怀和头脑去探索,那么你通常会有同样的收获,而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在日本所体会到的。 面对面交流 在我为本书做研究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大方同意接受访谈的人都要求我与他们当面交流。在这样一个视频通话完全免费的时代,如果只是为了一次交谈就坐飞机飞越半个地球,那看起来真是太夸张了,但这确实很重要。日本人可以在美好中体会到侘寂,靠的是一种直觉,也正是这种直觉使他们选择把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解读。他们知道话语之间有许多弦外之音,知道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话隐藏着更多深意,也知道如果想要实现心与心的交流,没有什么比面对面更好的方式了。 日语中有一个短语,“空気を読む”,字面上的意思是“读空气”,指的是感受氛围并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氛围的蛛丝马迹可能来自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也可能只是一种感受。如果你具备“读空气”的能力,那就更容易使自己所在的群体内部实现和谐,因为这种能力使你可以在他人明确表明需求之前就想到这些需求,可以明白什么时候该说话,而什么时候该聆听。这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能获得的能力,任何人在运用了自己的直觉、情商和同理心后都可以获得这种能力。当你试图讨论某些敏感话题时,当你想要分享某些不那么容易接受的新闻时,或者只是想要表现出自己一直与他人保持一致时,这种能力都是非常宝贵的工具。与其单纯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不如试试通过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和真正聆听来用心体会一个人,体会一段对话。看看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从容统治一切 源自侘寂的世界观可以帮助我们在混乱中找到平静。 根据“全球和平指数(Global Peace Index)”5的数据,日本是全球最和平的10个国家之一。《每日电讯报》(The Telegraph)的丹尼利·迪米特里欧(Danielle Demetriou)近期写道:“东京可能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但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从容而高效的韵律,从而掩盖了它的庞大和纷繁复杂。”接下来,她话锋一转,来到京都,指出在这个城市里,有河畔的樱花树,云彩一样的花朵开满枝头,还有禅园,里面有耙沙和受俳句启发而设计搭建的假山,这一切都让京都这个城市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韵律。6 在日本,除了拥挤的地铁、吵闹的弹球厅7、公共场合聒噪的广播通知,还有一种贯穿一切的从容—邀请你放松下来,做个深呼吸。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与寺院和神社的盛行(仅京都就有 2 000多座寺院和神社)及随处可见的自然元素有关;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根植于日式审美,而在这个国家,正是这种审美让人们可以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片刻沉静、简单和美;然而,还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与人们的行事方式及彼此之间的互动模式有关。 在纷乱的生活中找到一个让人感到从容的空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做出更好的决策,帮助我们保持平静,与他人进行更好的沟通。这也有益于身心,因为可以帮助我们在遭遇意外或挑战时避免让压力的荷尔蒙把我们压垮。 总有些时候、在某些地方,我们会感到激动、喜悦,会感到令人兴奋的欣喜,甚至会有焦急的期盼,这些极端的情绪几乎不会与从容同时存在。而当我们对生命的体验不断深入时,会发现它们也确实是生命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我们长期处于极端情绪中,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会觉得筋疲力尽。我们每天都会经受很多压力,面对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在此之上还要压下这些极端情感的重担,那就会造成混乱。从容会是一剂颇受欢迎的良药,可以让我们找回平衡,展示清晰的思路、宁静的心态,并在不动声色中发挥才能。 这也提醒着我们,不管怎样,一切都是短暂的,不完美的,也是不完整的,同时也鼓励我们抓住一切机会去寻找简单和安宁。 从 容 沟 通 在21世纪到来的时候,我身在东京,为2002年日韩世界杯组委会工作。两个国家共同主办世界上最大的体育赛事之一,无疑会面对各种操作层面和政治层面的挑战及许多棘手的谈判。尽管如此,这仍然是日本官员难得的与欧美同行打交道的一次机会,而且日本一方也获得了一些话语权。 那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从容沟通的可贵。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的观点差异巨大,许多问题看上去根本无法解决,参与其中的各方也都大为受挫,更不要说那些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了。然而,用愤怒或强硬且激烈的话语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最终,经过有经验的口译员居中协助,温和的沟通方式占了上风。 我们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得到理解,而在沟通的时候保持从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想法并获得理解。当别人用一种特别强硬的方式与我们对话,把观点强加于我们,出口伤人或者说些我们强烈反对的话时,我们在如何回应的问题上,其实面临不同的选择。我们可以选择用一种会让负能量增加、让双方对抗加剧的方式来回应;也可以选择从容应对,从而让双方的讨论更理智一些;甚至可以干脆选择结束对话。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赞同,或者退让,而是说要利用从容这个工具来实现更好的交流,避免产生额外的压力。 言 语 之 外 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都会用到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也会用到不同的语调和能量。依据对这些要素的选择和使用,我们可以开始或结束一段交谈。一旦有人选择了结束,那么他就很难再听到你想说的话,如果你因此让自己陷入负能量的旋涡,那你也很难再听到别人想说的话。 关于从容沟通,我在日本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而不是用这种感受来直接回应他人。因此,如果有人让你生气了,你可以向他人说明自己很生气,但不用大喊大叫;你可以让别人知道你现在很紧张,但不需要说话的时候带着脾气。如果你能做到这样,那每个人的感觉都会更好。 对说日语的人们来说,除了说出口的话语,其实还有很多意思并不是用话语来表达的。从礼貌的程度到鞠躬的角度,从氛围到无须语言就可取得的共识,在语言文字之外,日语还有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其中的微妙之处大都难以翻译出来,但很多有价值的因素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领会并掌握的,包括敏感、耐心、真心聆听、为他人着想等. 亚洲足球先生中田英寿推荐给每个女孩子的日式生活美学。 作者是Instagram生活方式博主。她的博客被提名为“全球z佳幸福博客”之一。 旅居日本十余年,人际关系、职场发展、亲情、爱情、应对挫折等7个方面,帮助女孩们活出令人羡慕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