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安徽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50
折扣购买: 与共和国同行--叶辛散文朗诵读本
ISBN: 9787539667812
花江坡看山 那**,车过黄果树,观赏过大瀑布的雄姿,时间还 早,同行者中有人提议,去花江街子吃午饭,顺便尝尝名 声响遍西南的花江狗肉,管保你吃得放不下筷子。于是, 吉普车轰鸣着开始爬坡。用“轰鸣”两字,不是因为车子 破旧,而是车轮子一路上都在费劲地缓慢地滚动着往上爬 。早有人说,贵州省除了地势险恶的七十二道拐,就数花 江坡难上。**车到山前,果然尝到了这滋味。只见盘旋 而上的山间公路,一面挨着陡峭的山岩,另一面就傍着悬 崖*壁,路侧全用一排排粗实的隔离墩阻挡着,防止车轮 子打滑出事故。 上得坡来,足足用了四五十分钟。水箱烫得要换水, 我们几位坐车赶路的人,也被废气憋得急切地跳出车子, 想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万没料到的是,只见眼前干座山万座山朝着我们扑面 涌来。乳白色的雾岚浪一般波动着,指天戳云、千姿百态 的山峰在轻盈地飘浮。那浑圆的山头,那坦荡的大山的胸 怀,那雄峙巍然的山体,那奇秀高耸的山峰,那连绵无尽 的山峦,那屏风般的山脊……哦,在文章中我引用过“一 览众山小”的诗句,在作品中我写过“气象万千”这一成 语,可我只觉得,在如此壮丽的群山面前,在大自然如此 神奇的鬼斧天工面前,一切的形容词和描绘都黯然失色了 。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任伙伴们几次催促,也不想上车 。我想起了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 在不少文章中,这句话常被引用来针对情节的安排。 其实,作品的语言、作品的结构、作品中的人物乃至细节 ……都该是“文似看山不喜平”嘛。哦,花江坡看山,让 我领悟到,伟大的作品就该像眼前如海的苍山般泼洒挥写 。 别亦难 说要走、要走、要走,临到真正获知同意我走时,我 的心又惆怅地悬浮起来。连续多少个夜晚扪心自问,当真 要走了吗?当真要走了吗? 1985年的春天,75岁的老母来信告诉我,她的一只眼 睛开始看不清东西,很希望我回去照顾她。她说我离家已 有十六年了,很多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都回去了,我也应 该可以回家。据此我交了请调报告,当时上上下下一片挽 留之声,领导还派了干部去上海探望我母亲,说服了她。 我便留了下来,一留便是整整四年。19**年3月,母亲双目 失明,她已不能执笔给我写信,信是亲戚写的,告诉我老 人很烦恼,天天喊着请人写信要我回上海。那时我正在中 央*校学习,便写信托自小一起长大的同学设法送她进一 所市级医院动手术。12月,我赴京开会后,绕道上海看望 母亲。母亲手术后效果不好,眼睛老流泪水,配了深度的 眼镜,只能勉强辨识人影在她身前晃来晃去。我回家十天 ,她天天要我同意设法调归。她说:“你19岁离家,现在 41岁,当年说把青春献给祖国,你已经献了,为一什么那 些家庭没困难的都能回来,你就不能回来照顾老人?你还要 我盼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