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哲学课

生活中的哲学课
作者: [英]亚当·费尔纳(Adam Ferner)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3.70
折扣购买: 生活中的哲学课
ISBN: 9787523608081

作者简介

亚当·费尔纳 曾在法国和英国从事哲学学术研究,但更喜欢在学术界以外的青年中心及其他教育机构工作。曾发表过多篇文章,并出版过三本著作:《有机体和个人身份》(Organisms and Personal Identity)、《生活中的哲学课》(Think Differently:Open your mind. Philosophy for modern life),以及《速成课程:哲学》(Crash Course: Philosophy)。

内容简介

坦白说,哲学并不擅长给我们答案。几千年来,哲学家们一直在追问同样的老问题,却没有得出任何实际的解决方案。我们有自由意志吗?是否存在着不朽的灵魂?有人会说“大概有吧”,有人会说“可能没有”,但大多数人只是无奈地耸耸肩。 然而,这并不是哲学的失败。有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出现的各种困惑,“哲学的无奈”往往是唯一合适的回应。哲学不是一份关于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清单。它关乎着我们如何以一种有益的方式去思考,它关乎着对复杂性的承认和欢迎。这也是本书的目的——让我们对居住的世界以及世上的人产生更多的困惑、思考和兴趣。 本书共有5章,每章分为4节课。第1章“人际关系技巧”,探讨了关于我们与人交往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我们可以撒谎吗?我们为什么要争吵?尊重你的父母意味着什么?第2章“生活方式”,探讨了我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及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你想结婚生子吗?为什么?如果你信奉素食主义,你应该成为一个绝对的素食主义者吗?坚果奶酪是邪恶的吗?第3章“自我成长”,重点关注的是自我。你的自我、我的自我——这些神秘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在你死后它们会怎样?它们是特定政治观点的产物吗?(注意,这一章可能会让容易产生存在主义焦虑的人感到不舒服。)第4章“社会”,研究了我们如何按照所谓的“自然”路线将自己分成不同的群体,以及无形的意识形态的力量——它能够塑造我们的思考方式。第5章“娱乐”,也是后一章,探讨了包括恐怖电影和电脑游戏在内的各种爱好和消遣。我们是否可以享受虚构的暴力表现?创造力是后天习得的还是天生的?对马麦酱(Marmite)的厌恶是客观的吗? 每一章我们都会使用哲学、政治学、美学方面的著作来审视日常问题——因为哲学不应该只涉及晦涩的逻辑和深奥的思考,还应该涉及我们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 1.本书为“人生答案之书哲学篇”。读者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令其迷茫的时刻,用哲学的眼光去看待困难、问题,可能会获得全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 2.《生活中的哲学课》是“自我提升系列”的第9本。自我提升系列旨在帮助读者用科学的眼光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