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军骑士

十字军骑士
作者: (波兰)亨利克·显克维奇|译者:林洪亮
出版社: 南海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3.94
折扣购买: 十字军骑士
ISBN: 9787544241410

作者简介

亨利克·显克维奇(1846-1916)波兰作家,19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称为“波兰语言大师”,是鲁迅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波兰文学家作品深具史诗风格,被译为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享有巨大的声誉,代表作有《十字军骑士》,《你往何处去》等。 《十字军骑士》乃是闪耀于世界文学长廊的璀璨明珠,历史小说中的压轴之作,将14世纪末15世纪初波兰、立陶宛人民反抗十字军条顿骑士团的光辉历史书写得淋漓尽致,该书于1900年在华沙出版,立刻获得巨大成功,被迅速翻译成英,德、俄、法等多种文字。显克维奇的文学造诣在此书中已臻化境,不仅有着统掌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场面的广阔视野,也有着极为细腻幽微、令人怦然心动的罕见功力,让读者不忍释卷、荡气回肠。 14世纪末15世纪初,条顿骑士团百般蹂躪波兰,罪恶累累、尤兰德为救女儿达奴霞,只身闯入虎穴,被十字军骑士灼眼割舌剁臂,达奴霞也被折磨得神志不清,父女双双饮恨身亡。深爱着达奴霞的年轻骑士兹比什科身负国恨家仇,汇集到反抗十字军的民族大军之中,经格隆瓦尔德之战,大败条顿骑士团……

内容简介

在梯涅茨的“凶牛”客栈(属修道院管辖)里,有几个客人坐在那里, 倾听一位来自远方的骑士,他正在向他们讲述自己在战争中和流浪期间所 经历的冒险。 这位骑士满脸胡子,正当年富力强,肩臂有力,身材高大而略显清瘦 ,头发被束在镶有珠子的发网里。他身穿一件皮外套,上面有被甲胄压出 的痕迹,外套上束有一条皮带,全由铜扣联结而成,皮带上系有一把插在 骨质刀鞘里的利刃,腰间挂有一把旅行用的短剑。 和他一起坐在桌子旁边的是一位年轻的武士,满头长发,眼里闪耀出 欢乐的光辉。显然是他的伙伴,也许是他的侍从。因为他也穿着一件同样 的旅行皮外套,上面也有甲胄压出的痕迹。在场的人还有两位来自克拉科 夫的贵族和三个戴着红折帽的市民,帽上细长的璎珞一直垂落在他们的胳 膊肘上。 店主是个日耳曼人,身穿一件已经退色的外衣,领口是锯齿形的。他 一边提着一桶啤酒,往客人们的陶瓷杯里斟酒,一边竖起耳朵好奇地听着 他讲的种种战争经历。 那三个市民听得更是人了迷。当年沃凯特克统治时期所形成的那种市 民与贵族骑士之间的仇恨,如今早已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市民们也不 再像过去那样卑躬屈膝、俯首听命了,而且他们“钱财充裕”,更是受到 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客店里便能常常看到商人和贵族在一起像兄弟那样 欢歌畅饮,贵族甚至很乐意和他们一起喝酒,因为他们有的是钱,而且常 常为那些有纹章的人付账。 现在,他们就正好坐在一起,相互交谈着,还不时地向店主递眼色, 要他把酒杯斟满。 “这么说来,高贵的骑士,你可见过不少的世面呀!”一位商人说道 。 “可不是吗!从四面八方赶到克拉科夫的人中间,见过这样世面的也 是屈指可数的。”这位外来的骑士答道。 “赶来的人还会更多。”商人接着说道,“这对王国来说真是莫大的 声望,莫大的荣幸。现在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而且这是事实。国王已经下 令,要在王后的寝宫中挂起嵌有珍珠的金线锦幔,还要张起一顶同样质料 的华盖,还要举行些大的和安全的比武,那场面的豪华壮观,实为世上罕 见。” “甘罗兹大叔,别打断骑士说话。”第二个商人说道。 “我不是要打断他的话,艾耶特雷特大叔。我只是认为,他也很乐意 知道人们在说些什么,因为我相信他也是到克拉科夫去的。反正今天我们 进不了城,城门一定早就关了。晚上蚊虫又多,无法睡觉,所以我们有的 是时间。” “别人说一句,你就要回答二十句。我看你是老了,甘罗兹大叔。” “我每个腋下还能夹提起一匹湿毛呢绒哩。” “嘿嘿,那匹毛呢绒准是稀疏得像筛子一样。” 他们的争执给骑士打断了,他说: “的确,我是要去克拉科夫的,因为我也听说过比武的事。我很乐意 在比武场上试试气力,显显身手。他是我的侄子,尽管年纪不大,嘴上没 有长毛,却已经把不少穿胸甲的骑士掀倒在地上了。” 客人们都朝那个青年身上望去,他高兴地微笑着,用双手把长头发拢 到耳后,接着又把一杯啤酒送到嘴边。 老骑士接着说道: “而且,即使我们想回家,也是无家可归了。” “为什么?”一个贵族问道,“请问你们府上何处,尊姓大名?” “我是博格丹涅茨的马奇科,这个小伙子是我胞兄的儿子,名叫兹比 什科。我们的族徽是圆马蹄铁。我们的战斗口号是‘格拉迪’(冰雹)。” “博格丹涅茨在哪儿?” “噢,你最好是问,这位老兄,它过去在哪儿!因为这个地方现在没 有了。嘿!还是在格齐马利奇克人和纳温奇人打仗的时候,我们的博格丹 涅茨就被烧毁了。财产被抢劫一空,仆役们也都逃光了,只剩下一块荒芜 之地。邻近的农民也都迁居森林深处去了。我和我的哥哥,也就是这个小 伙子的父亲,重建了家园。谁知第二年的一场洪水又把这一切都冲光了。 不久我的哥哥又去世了,只剩下我和这个孤儿。当时我就想到,我不能在 这儿待下去了。那时候打仗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我还听说符拉迪斯瓦夫 国王在派了莫斯科佐夫的米科瓦伊到维尔诺去之后,又派了奥列希尼察的 雅希科到波兰各地去招兵买马、招募骑士。我认识一位正直的修道院院长 ,杜尔奇的扬科,他和我们还有点亲戚关系,我把地产都押给了他,用得 来的押金添置了甲冑和战马。我像经常出征那样装备了自己。这孩子当时 只有十二岁,我让他骑上一匹小马,嘿嘿,我们便去投奔奥列希尼察的雅 希科了。” “还带着这个半大不小的小伙子?” “那个时候他还算不上什么小伙子,但他从小就身体健壮。十二岁那 年,他就能把一张石弓支在地上,用胸腹抵住曲柄,把弓弦拉得那样饱满 ,就连我在维尔诺见过的英吉利人,也不能比他拉得更好了。” “他真的有这样大的力气7” “他先替我拿头盔,一过十三岁,他就能替我拿盾牌了。” “你们那里老是在打仗吗?” “都是维托尔德的缘故。这位大公待在十字军骑士那里,每年都要进 攻立陶宛,一直打到维尔诺城下。跟他们一起入侵的各国人都有:日耳曼 人、法兰西人、特别善于使箭的英吉利人,还有捷克人、瑞士人和勃艮第 人。他们所过之处,砍伐森林,沿途建起堡垒,最后用火和剑残酷地践踏 和折磨着立陶宛,以及住在那里的全体人民。人们都情愿离开那里,逃到 别处去,哪怕是逃到天涯海角,逃到恶魔的子孙中间去也心甘情愿,离日 耳曼人越远越好。” “我们这里也听说过,所有的立陶宛人都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走他 乡,可是我们对此都不相信。” “这可是我亲眼目睹的。唉,如果没有莫斯科佐夫的米科瓦伊,没有 奥列希尼察的雅希科,这不是自己吹嘘,如果没有我们的话,立陶宛早就 完了。” “我们知道,你们没有放弃那座城堡。” “我们当然没有放弃。现在你们要专心听我说,因为我是一个有战争 经验而且对战争非常熟悉的人。老年人常常说:坚毅不屈的立陶宛!事实 的确是这样。他们勇敢善战,但是他们在战场上无法与骑士抗衡。要是日 耳曼的战马陷入沼泽之中,或者进入浓密的丛林,那又另当别论了。” “日耳曼人都是善战的骑士啊!”那三个市民大声说道。 “他们身穿铁甲,全身被捂得严严实实,只有透过铁条才能看见他们 的眼睛。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排成队列前进,犹如一堵铜墙铁壁。通常他们 一进攻,立陶宛人就像一盘散沙那样溃不成军。即使不四散溃逃,也会被 打倒在地,任敌人践踏。在骑士团里不单有日耳曼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 有人在十字军里服役,他们都是些骁勇善战的人!一旦走上战场,他们便 会弯起身子,端起长矛,单枪匹马地向敌方的整支军队挑战,犹如老鹰冲 人一群飞禽里那样。” “基督呀!”甘罗兹大声叫道,“请问他们里面哪些人最能打仗呢? ”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