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科技
原售价: 26.80
折扣价: 22.68
折扣购买: 全身对症按摩养生精华图典/家庭老中医养生精华图典系列
ISBN: 9787539034638
人体经络和穴位 人体的经络和穴位由内到外、由浅入深的交织成一张经络网,它们共同 调节人体的经脉、气血、脏腑等。通过经络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使经脉通畅 、气血顺畅、阴阳平衡、脏腑调和。 什么是经络 经络学说源于《黄帝内经》,《灵枢·脉度》中说:“经脉为里,支而 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联络、运输 和传导的体系。经,有路径的含义,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起 着贯通人体上下,沟通人体内外的作用;络,有网络的含义,络脉是经脉别 出的分支,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 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 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因此,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中重要的 组成部分,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只有了解到人体经络的流行,才能彻 底明白为什么按压某个穴位,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治疗某种疾病。 经络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 二皮部等组成,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 与经络的联系。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 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和气 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的分 布分为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 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 十二经脉的分布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 要特征。它们分别隶属于各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 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手经表 示经络的路线分布于上肢,足经是指经络的路线分布于下肢。脏腑命名是为 了说明经络所属的脏器,如肺经表示该经属于肺脏,胃经表示该经属于胃腑 。 十二经脉的走向及流注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连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 、循环无端的传注系统,使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 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 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 肺经。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 ;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 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十二经脉的衔接 十二经脉的正常流注,需要经脉之间的衔接指出了经脉问衔接处所在的 部位。 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侧支分出,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不仅 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加强了十二经脉同头、面、心的联 系,扩大了十二经脉的应用范围。 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开始离开正经分出,是谓“别行”, 故称经别,这一过程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这 一过程为“人”;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是为“出”;在头项部,阳经经 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与其相表里的经脉,如手太阴肺经经别合 于手阳明大肠经经别,这一过程为“合”。经过这一过程,十二条经别汇合 为六组,称为“六合”。其在人体的分布如下表。 十五络脉 络脉是从经脉分出的斜行的支脉,十二经脉、督脉、任脉各自别出一条 支络,加上脾的络脉分支,共十五条,称为十五络脉。十五络脉是以出发处 的腧穴命名的。 十二经脉的络脉均从十二正经的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与 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的络脉为阳经,阳经的络脉为阴经;任脉的络脉从 鸠尾(在胸部)分出散布于胸腹部;督脉的络脉从长强(在脊柱尾端)分出散布 于头部,左右别出行走于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在侧腹部)分出散布于 胸胁部。 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的联系,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 也沟通了腹、背和全身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与任脉、督脉、 脾之大络的连接,使得全身的络脉形成一张周密的网,使得人体的经气网能 够更好地输布气血来滋养周身组织。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 跷脉,共八条。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是:奇经八脉的分布部位与十二经脉纵 横交互,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其中督脉行 于背正中线;任脉行于前正中线;冲脉行于腹部会于足少阴经。奇经中的带 脉横行于腰部,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部;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 ;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和颈部。这八 条经脉既没有络属的脏腑,也没有表里配合的关系,因此,称他们为“别道 奇行”的经脉。 奇经八脉纵横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沟通了十二经脉间的联 系,起到了统摄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起着渗灌和蓄积 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如果奇经八脉是湖泊水库,那么十二经脉就是江河 之水。奇经八脉的人体分布和功能如下表。 P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