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30.10
折扣购买: 我为什么给你OFFER(跟着名企HR找工作)
ISBN: 9787521616330
夏云,曾任某世界500强总部企业HR,累计工作近10年。组建“简历坊—名企HR联盟”,以HR角度,帮助超过5000位求职者找到心仪工作。知乎求职、职场板块头部KOL,知乎粉丝量10W+。与原央视主持人杨澜合作于某APP教授求职技巧;与WPS官方合作,文章被拥有6000万粉丝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连续转载,创建7000余读者的知识星球,并推出职场系列课程;领英官方公众号签约作者,多篇文章超过10万个阅读;猎聘职场栏目直播特约嘉宾;樊登读书会(杭州)特邀分享嘉宾。
什么时候该辞职——职场人的普遍困惑 不说在长长30年左右的职业生涯中,跳槽五六次都不算多,现在一辈子都待在一家企业已经是不太可能了。 有的求职者在找工作的时候,总担心公司会不会倒闭,其实这大可不必。只要公司不是很小,人数超过20人,那么你先跳槽的概率远高于公司先倒闭。 那么,既然要跳槽,什么时候才应该辞职呢? 1. 千万不要裸辞 裸辞确实让人感觉很爽,特别是在和上级怄气时,一转头,说上一句“我不干了”,似乎颇有影视剧主角的气势。 然而现实却往往不如想象的美好。一秒钟的豪气,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来后悔。 我加入一个HR群,群里都是HR界知名的牛人,我们曾经共同讨论过“要不要裸辞”这个问题。答案很明显,几十人的群里,没有一个人支持裸辞。 为什么不建议裸辞呢? 1)裸辞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经济压力过大 一场疫情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工作和储蓄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计算着,不工作,身上的钱够用多久。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不裸辞,我会建议你,去问一问被裁员的人,为什么他们即使获赔几个月的工资,却依旧焦虑非常。你就会知道,裸辞是多么不明智的选择。 一方面,虽说大家或多或少有点积蓄,家人朋友也可以提供一点支持,肯定不至于无法生活下去。但是毕业了,还要靠家里,很多人会感到不好意思。 另一方面,在没有进账而只能用积蓄的日子里,看着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少,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多起来,无疑会让人万分焦虑。虽不至于饿死、冻死,但是看到喜欢的东西,想买,却不像以前那样毫无顾忌了。 在职的时候,工资就算不多,至少是稳定的。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算贵,也知道自己负担得起,只是少存了点钱而已。 裸辞以后呢?看到喜欢的东西,想着下一笔收入还没有着落,很难拿出一大笔钱来购置;就算想分期购买,都不知道下一期有没有钱可以还。 单身的人还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但凡是成家的,有孩子需要哺育、有老人需要赡养的,都对稳定的现金流有着深深的需求。 2)裸辞最大的问题是带来心理压力 如果你觉得经济困难还好应对,那么我要告诉你,裸辞最大的问题,是由此而带来的心理压力。 当你“骑驴找马”,也就是一边工作、一边求职时,完全不需要着急。有好的机会,就去看看,一时半会儿没有好的机会,反正还在上班,没有什么负担,吃喝总是不愁,生活也是正常开支,心里自然坦坦荡荡。 还有持续缴纳社保、公积金,若是生病了,有医保,想买房、买车也可以贷款、摇号。 反之,若你“大义凛然”地在找到下家前就裸辞了,前面几天先是感觉自己特别霸气,可以翻身做主人了,再是感慨自由真好,可是用不了多久,就该担忧“怎么还找不到工作”了。 除去特别顺利的10%和特别不顺的10%,对于绝大多数求职者来说,从萌生跳槽的念头到找到一份真正满意的工作,平均时间大约是三个月。这个求职期间,并不会因为你裸辞而缩短分毫。 裸辞一个月后,人们常常开始懊悔,如果待业的状态持续更长的时间,特别是超过三个月,那简直是度日如年。 此时让人感到痛苦的,不仅是经济压力,精神上的不安也会让人产生自我怀疑的念头:“为什么我找不到好工作?是我太差了吗?是我期望的职级和岗位太高了吗?是我能力不足吗?” 这些消极的想法对后续的求职,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求职者很可能降低自己的预期,不再对应聘的公司做公平客观的评价,随便有一家公司发来OFFER,就匆匆入职了。 殊不知,未经深思熟虑就冲动地加入一家公司,很可能导致这份工作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是工作不顺心,几个月后又想辞职了,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公司的不负责任。 同时,求职者由于焦虑的情绪和自我怀疑,想尽快入职,只要了远低于市场价的薪水,白白损失很多真金白银的情况也非常常见,真是令人惋惜。 3)裸辞并不利于下一份工作的求职 作为HR,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求职者。不能说裸辞的人都找不到好工作,只是从事实来说,其求职难度肯定是更大的。 我们在招聘时,如果发现候选人是裸辞的,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打个问号。除非他能够给出特别令人信服的理由,否则我们会觉得,这个人做事缺乏长远的眼光,不够稳重,容易意气用事。他在上一家单位会裸辞,保不准在我家也会裸辞。 裸辞,特别是突然就甩手不干,连离职手续都没办好,也不好好配合工作交接,这样的求职者肯定是招聘方不想招聘的。招聘方一想到,自己以后可能也会面临这样的风险,就会选择另觅他人。 如果裸辞造成的求职空档期比较长,特别是超过三个月了,那么HR在招聘时就会更加慎重。 我们不免想到,这名求职者三个月时间都找不到工作,大概率是有什么问题的:要么是能力不足,要么是要求过高,要么是适应能力差,等等。 也就是说,越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就越难找到一份好工作。 有的读者问我,HR难道不是更喜欢能够马上入职的候选人吗?裸辞以后,只要工作满意,第二天就能上岗。 其实,这是多虑了。根据招聘的经验,来参加面试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在职人员。招聘方绝不会因为这些求职者仍然在职,就不录用他们。 HR都知道,根据劳动法,离职需要一个月时间交接。所以在招聘时,候选人表示要一个月后才能入职,都是可以接受的正常情况。 只有极少数情况的突发性招聘才需要应聘者立即到岗,如负责人不幸重病、业务量陡然增大、客户需求大幅度调整等。 说起来,一家有风险意识的公司,也应该提前做好人才盘点工作。一名优秀的HR,也要能够配合业务领导,提前做好招聘计划,提前一两个月是起码的,而不是火烧眉毛了才开始招人。 如果你求职的公司,让你明天就去上班,你反倒要对这家公司的正规性表示怀疑。 4)也许你看到过支持裸辞的言论 我相信你一定看到过支持裸辞的言论,有的振振有词,有的慷慨激昂,仿佛一场“说走就走的离职”是每个人都应有的人生体验。 但事实上,裸辞很难找到好工作,后悔当初意气用事,才是绝大多数人的情况。 有人说,自己一直想不好该做什么,所以要辞职以后来想这个问题。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需要辞职来想,完全可以边工作边思考。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方向,不在于你现在有没有辞职,而在于你有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具体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本书第二章会详细谈到。 有人说,不裸辞,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找工作。 有这样的想法,可能是过于把“求职”妖魔化了。求职,并没有那么难,也并不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可以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频繁请假去面试肯定不太现实,那我们可以对面试邀请进行筛选,先通过电话做基础的沟通,并不是所有的面试都要去参加的;还可以安排好面试时间,集中在一到两天内去参加,就不需要时不时地请假了;此外,现在很多HR也体谅求职者的难处,求职者可以与HR商量在下班后或者周末的时候安排面试。 继续阅读本书后续的章节,相信能够提高你求职成功的概率。 我们不妨来理智地分析一下,大部分侃侃而谈支持裸辞的人,要么是自己从没有勇气裸辞,只好过过嘴瘾;要么是刚毕业没多久,还没有被社会“鞭打”过的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要么就是有着优秀的资源,虽说裸辞了,但马上能收到大把橄榄枝的成功人士。 然而,我们大部分都是需要工作来维持生活的普通人。 如果你真的想证明自己有朝气、有魄力,其实也不需要通过裸辞。你完全可以考个高含金量的证书,可以攻读学位,可以阅读,可以运动。如果你能坚持连续一年每天跑步、每天看书,那可比你裸辞能证明的东西多得多。 2. 什么时候该跳槽了 虽说裸辞我们不支持,但是该跳槽时,还是要勇敢地跳出去。这部分内容和第二章职业规划有密切的相关性,我先来抛下引子。 以下情况可能预示着你该跳槽了:工作本身和你入职时的期望相差很大,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工作中有一个特别不能接受的点;身体预警;看不到进步的空间。 1)工作本身和你入职时的期望相差很大,不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不得不说,有不少工作,招聘的时候听起来高大上、有未来,但实际上就是在“打酱油”,或者“累死人不偿命”。 比如,招聘时明明是要去培训专员的岗位,但公司非要你去销售部门锻炼半年,美其名曰“了解业务”。做培训确实需要了解业务,但要做半年,也太夸张了,很可能公司就是假借招聘培训专员的名义在招销售员而已。 再如,你明明要去做部门经理,后来也确实成了部门经理,但是部门只有你一个人,你是经理、是主管、也是员工。自己管自己,感觉好极了。 又如,你明明想做社群运营,而实际上你不是真正在运营社群本身,而是拿着二维码满大街找人扫一扫。加好友当然也是社群运营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全部。 入职后,若发现工作完全不是自己所期望的样子,那么建议你立即离开,千万不要久留。 比如,刚入职一周就决定离职,此时还在试用期,提前三天申请即可。此时,公司还没来得及给你缴纳社保和公积金,这样的话,就完全找不到你曾在这家公司工作过的记录,也就不影响你下一次重新求职了。 反之,如果你拖了两三个月才下定决心要走,那么你接下来面试的时候,势必会因为这段工作时间太短而影响招聘官对你的看法。 2)工作中有一个特别不能接受的点 每个人对工作的期望不同,能接受的底线也各不相同。我并不是说,在工作中,但凡碰到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要打退堂鼓,而是假如一份工作触碰到了你的底线,让你觉得无法接受,那么你也不必勉强自己,不如另择良木。 比如,你就是无法接受“996”的工作强度,或者厌恶办公室里到处都是抽烟的人,或者不愿意被同事呼来喝去,那么不必勉强自己留下。 工作,很重要,但毕竟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有一个你忍无可忍,感觉每天上班都像去上坟的理由,那么,辞职是必要的。 3)身体预警 我曾经有一段工作经历,工作很辛苦,确实是“996”的模式。当时虽然感觉压力很大,但还是觉得拼一拼,还吃得消。 接下来要说的,不是我得了绝症这种实在太惨的事,而是我长了很多痘痘。 我从来不长痘,青春期基本上也没有长,皮肤状态一直不错。结果工作了没多久,就长了一脸痘痘,而且去三甲医院皮肤科看了不下5次,尝试了针清、冷喷、中药等各种治疗方式都不见效。 没想到的是,后来我跳槽了,换了一份工作,痘痘竟然不治而愈了。 大脑是理性的,但身体是不会说谎的。我想,我这满脸的痘痘,也许就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吧。 我的公众号、知乎的后台,经常收到读者的提问,特别是有读者提到自己甚至因为工作患上了抑郁症。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请你立即停下脚步,好好地拥抱一下自己。 再次重申,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心情,才不枉度这一生。 4)看不到进步的空间 35岁左右,很多人很可能会面临一个“中年失业”的窘境。年轻时摸鱼打水混过去的日子,都需要偿还。 能不能提前积累到足够的资本,是必须要提前考虑的事。一份工作对你来说,如果已经都是“消耗”,消耗你的人脉、资源、能力,而不能帮助你提升,那么你就可以准备离开了。 这也是我们在做职业规划时,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在第二章中,我将进行详细分析。 3. 合适的跳槽频率 了解了提示我们应该跳槽的一些信号,接下来说说什么样的跳槽频率是比较合适的。 用猎头的话来说,如果候选人三年两跳,那么是完全不会推荐给公司的。为什么?因为公司也不会要啊! “忠诚度”是HR在招聘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你在面试时,一定会被问到“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或者“你为什么想应聘这个岗位”这类问题。这其实就是在了解你的忠诚度和求职的意愿。我们通常认为,越是诚心来求职的人,越能够在公司工作更久。毕竟每一次员工辞职再重新应聘,都需要耗费不小的人力和财力,更别提由此带来的工作交接问题了。 那么,你简历上频繁的跳槽经历,就相当于清清楚楚写着“我是一个不忠诚的人,我不稳定,在一家公司待不了多久”。如果这几份工作经历之间,不论是行业还是岗位的相关度都很低,那就更让人疑惑了。 当然,职业规划不是容易的事,一开始选错方向也是很正常的。一般来说,我们对于年轻人的频繁跳槽包容性更高一些,如应届生在毕业头两年内变动两三次工作是可以接受的。当工作时间超过三年或五年时,就建议你尽量稳定下来,每份工作持续时间在三年以上会比较好。 4. “骑驴找马”是没有职业精神吗 在我的众多来访者中,有一部分求职者非常的正直,在我建议他们不要裸辞、“骑驴找马”的时候,他们会疑惑:“那是不是对老东家不负责任?”其实,这是多虑了。 一方面,是否“骑驴找马”?对于真正有职业精神的人来说,在职一天,也会站好一天岗,就算明天就离职了,今天也会认真完成工作;而对于缺乏职业精神的人,就算没找到下家,也不一定对现在的工作有多少责任心和激情。 所以说,有没有职业精神,不是看你是否“骑驴找马”,而是看你对待工作的态度。 另一方面,在收到新OFFER,确定要离职时,提前一个月提起离职流程,配合好工作交接,就可以了。 和老东家好聚好散,在这里给你几个离职的建议: a. 与老东家达成离职共识。 比如,离职时间、交接内容、保密约定等。 b. 配合完成工作交接。 工作了一段时间,总有工作需要交接,特别是独立负责的项目。整理好完整的资料以及注意事项。最好能够和接手工作的新人共事几天,尽可能帮助其顺利上岗。 c. 离职后,合理支持老东家的求助。 我在某公司离职大约一年后,接到前上司的电话,他询问一件当时由我负责的事情,我也积极配合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有些项目,可能短期内非你不可;有些新人上手较慢;或者一直由你保存的资料一时半会儿找不到;等等。在我们离职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使离职前已和新人做过交接,也可能出现需要你在后续提供一些帮助的情况。建议在不影响新工作时,尽量配合给予合理的支持,这也是职业精神的体现。 d. 不泄露公司机密,不因为个人原因恶意为公司造成损失。 离职后,不恶意抹黑公司,如果有保密协议、竞业协议的,不要违反。 5. 拿到年终奖后就辞职厚道吗 每年的春节后都是跳槽旺季,不少人都会选择在收到年终奖后提出离职。很多公司的年终奖发放时间也就越来越延后,如要到次年3、4月甚至6、7月才发放上一年度的年终奖,引起了广大员工的不满。 这个情况另外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拿到年终奖后就辞职,厚道吗?答案是肯定的,厚道。 为什么这么说? 年终奖可以理解为奖金,其实是对劳动者上一年度辛苦付出的奖励和回报,而不是对下一年度工作的承诺。所以,领取之前约定好的年终奖,是每一名劳动者应得的,拿到年终奖后辞职,也是无可厚非的。这里反倒是建议公司不要以年终奖为要挟,试图阻止员工离职,甚至在员工离职时,拒绝发放年终奖。 6. 公司不同意我辞职怎么办 所有的相聚不一定都能有一个好的结局,也时常有来访者因为“公司不同意我辞职”而深深烦恼。 在这里我需要和大家说明的是,辞职申请,本质上是一种“告知”的行为,而不是“商量”,更不是“请求批准”。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提出辞职,提前30日告知公司就可以。也就是说,“我要辞职,这是我已经做的决定,30日后就会离开”。提前告诉公司,是为了更好地交接工作,减少公司的损失,而不是请求公司的批准。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提早离职,第二天就离职也可以。 怎么表明你已经提前告知了呢? 口头告知是比较难举证的,建议用公司邮箱发送正式邮件,标明是你的辞职信,发给你的领导、HR;或者把纸质版用EMS邮政发出,标明是辞职信,保留回执;再或者当面递交,保留音频或视频资料。 即使领导表示不同意你离职,三十天后,你也可以离开。公司也需要配合你办理离职手续,该给你的工资,一分都不能少。 公司任何“威胁”你的手段,都是不合理不合法的,要保留证据,该维权时就维权。 本书的读者中,一定有一些是管理者,如果你遇到了想要挽留的员工,这当然可以理解,但要用合理的方式。 打感情牌也好,提高经济回报也好,态度一定要是“商量”的,而不是冷冰冰地拒绝辞职。真诚感谢员工的付出,看看对方能不能留下继续工作,或者尽量多留一段时间以便更好地完成交接,当然也可以请员工帮忙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新人推荐。 没有人找不到工作,但通过这本书,你会找到在工资、职位、发展前景等各 方面都更好的工作。每一位求职者都值得阅读这本书,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好的未 来。 ——《南都周刊》及第一财经、领英职场专栏作家,知乎人力资源优 秀回答者 Sean Ye 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才能跨越非连续性,在这个 VUCA时代实现“第二曲线式”个体成长。这本书也许就能帮你找到。 ——混沌大学杭州分社社长、兔狗科技创始人 贾光 职场晋升是循序渐进的,上一份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你下一次的起点。这本书可以教会你如何尽可能地在每次求职时,都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工作,从而一步一步甩开竞争对手,在40多年的职场生涯中,获得质的飞跃。 ——吉利科技集团人力资源总监 程蕾 简历该怎么写?面试该怎么准备?想必每位求职者都会面临同样的困惑。本书作者以HR的专业视角,为各位读者准备了从简历制作到面试应对的满满干货。不妨用心阅读,展开思考,相信定能获益匪浅。 ——互联网行业招聘专家 原微医集团招聘经理 Ke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