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全本)/世界文学文库

人间词话(全本)/世界文学文库
作者: 王国维
出版社: 北京燕山
原售价: 15.00
折扣价: 8.85
折扣购买: 人间词话(全本)/世界文学文库
ISBN: 978754023231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手定稿(六十四则) 一 【原文】 词以境界①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 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②者在此。 【注释】 ①境界:即意境,又称“境”。 ②独绝: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译文】 词把有意境作为最高要求。有意境就自然形成高 的格调,自然有名句产生。五代北宋的词之所以独一 无二,原因就在这里。 二 【原文】 有造境①,有写境②,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 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 然,所写之境,亦必邻③于理想故也。 【注释】 ①造境:即虚构的意境。 ②写境:即写实的意境。 ③邻:接近。 【译文】 有虚构的意境,有写实的意境,这就是理想派与 写实派两派的区别所在。然而两者很难分别。因为大 诗人所虚构的意境,必然合乎自然,所描写的意境, 也必然与理想接近的缘故。 三 【原文】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 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 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⑤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 境,此在豪杰之士⑥能自树立耳。 【注释】 ①冯延巳《鹊踏枝》(一作欧阳修《蝶恋花》) :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 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 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秦观《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 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③陶渊明《饮酒诗》(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元好问《颖亭留别》: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⑤著:同“着”,附着,沾染。 ⑥豪杰之士:指大诗人、大词人。 【译文】 有有我的意境,有无我的意境。“泪眼问花花不 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 里斜阳暮。”这就是有我的意境。“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就是 无我的意境。 有我的意境,就是艺术家以自我为主体观察外界 事物,带着自我情思,所以外界事物都沾染上了“我 ”的主观色彩。无我的意境,就是用物化了的“我” 去观察外界事物,所以不知道哪个是“我”,哪个是 “物”。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占多数,但他 们未尝不可以写“无我之境”,这全在大诗人、大词 人能够自树一帜罢了。 四 【原文】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 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①也。 【注释】 ①宏壮:即壮美。 【译文】 “无我之境”,人们只有在静观中获得。“有我 之境”,在由动到静的运动过程中获得。所以,一个 境界优美,一个境界壮美。 五 【原文】 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 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①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 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 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 家,亦写实家也。 【注释】 ①遗:舍弃,抛弃。 【译文】 自然界中的事物,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然而 ,将其反映在文学及美术作品中,就必须舍弃它们相 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地方。所以虽然是写实家,也是 理想家。而且,不论是如何虚构的意境,它的材料必 定是从自然界获得的,而它的结构组织,也必服从自 然的规律。所以,虽然是理想家,也是写实家。 六 【原文】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 无境界。 【译文】 境界不是单指景物描写。喜怒哀乐,也是人心中 的一种境界。所以能写出真景物、真感情的,就说它 有境界;否则,就说它没有境界。 七 【原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①,著一“闹”字,而境界 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②,著一“弄”字,而境 界全出矣。 【注释】 ①宋祁《玉楼春?春景》: 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 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 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②张先《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 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 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 “红杏枝头春意闹”,附着一个“闹”字,境界 都出来了。“云破月来花弄影”,附着一个“弄”字 ,境界全出来了。 八 【原文】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①,何遽②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 萧萧”③?“宝帘闲挂小银钩”④,何遽不若“雾失 楼台,月迷津渡”也? 【注释】 ①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②何遽:怎么就,表示反问。 ③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④秦观《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 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 银钩。 【译文】 境界有大有小,然而不以它来区别词的高低优劣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怎么就不如“落日 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怎么 就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P1-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