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应急管理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在平凡的世界里,做自己的英雄
ISBN: 9787502082116
阿识学长,原名胡识,江西上饶人,医生,江中大研究生毕业,曾参与抗击“新冠肺炎”一线临床工作。90后青年作者(微信公众号,阿识学长,ID:zhijianwenyi2015),多次在《意林》《青年文摘》《新青年》等刊物发表文章。其文章多次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十点读书、思想聚焦等知名媒体的公众号转发,全网阅读量破亿,具有一定的社会传播度。
做自己的盖世英雄,才能抵挡世间的千军万马 没有人能真正与你感同身受 01 爷爷在医院被查出胆囊癌的那天,我实在忍不住跑到医院的院子里,蹲在地上抱头大哭。 许蓝站在我的旁边,她用手不停地拍打着我的肩膀说:“没事的,爷爷会好起来的,你别光顾着哭啊!” 我说:“爷爷不会好的,他的癌细胞已经扩散了,要不了多久就会死的。他那么爱我,我不要他离开我,我要用尽一切办法救他!” “哭是没用的!”许蓝说。 我抬起头,用眼睛死死地看着她,突然发现这个女人有点陌生。以前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难,她总会不离不弃地守在我的身边,劝我坚强一些,勇敢一点。在她的帮助和治愈下,我战胜了很多困苦,熬过了无数个漆黑的夜晚,慢慢地变得坚不可摧。但这次她劝我放手,这让我感到有点失落。 我很绝望,更想不明白,为什么是许蓝,一个我很喜欢的姑娘,在我快要失去爷爷的时候叫我不哭,骗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 悲恸欲绝时,我不接受任何人的安慰和拥抱,甚至特别排斥别人对我说的一大堆道理。我只是想哭,她应该允许我哭,看着我哭,或者是抱着我哭。 如果我说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救爷爷,她就应该毫不犹豫地支持我,并且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你可以的!加油啊!” 即使我知道,有天爷爷会死,就算是我花光了所有的力气和金钱,也没有人可以救得了他。可她就是不能叫我不哭,更不能让我轻易放弃,因为我真正需要的东西是理解和支持,更贴切点说,是别人的感同身受。 但是,我现在才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有很多事情在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之前,没有人可以理解你或者是与你有一样的想法。 因为别人没经历过你经历过的,别人就无法与你感同身受;别人不了解你了解到的,自然也就无法替你做出选择。 02 许蓝不能真正体会爷爷对我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她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哭,还努力安抚我不哭。可是后来有一天,她的妈妈因为车祸被送进医院抢救,许蓝也忍不住坐在医院的走廊上大哭起来。 我努力安慰她不哭。告诉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但她却突然对我吼道:“你说的这些有用吗?” 顿时,我哑口无言。 我想起爷爷离开人世的那天,我跪在地上哀求医生救救爷爷,我一边喊着爷爷的名字,一边抱着医生的小腿死不放手。 我哭声很大,周边的人都吓坏了,他们纷纷向我们围拢过来。 那个医生抱住我,安慰我:“孩子,哭吧!大声哭出来就会好受一些。” 我缓慢地抬起头,他却别过头,我看到那个医生也哭了。他说:“我想念我的爸爸了,他就是在这个地方离开我的。肺梗塞。他是我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 曾经因为年轻,我们都无法与别人感同身受,后来面对的生离死别越多,经历过别人经历过的人生,也就慢慢地和别人达成一种默契,即使他不开口,就是静默地站在那里,也能知道他快要控制不住自己了,他确实应该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03 我在医院工作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晚期癌症患者,他们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看上去很痛苦。于是,有很多人就会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建议家属放弃治疗,拔掉他们身上的管子或是呼吸机,让他们安静地离开。 但是很多家属根本做不到,他们既不忍心,也舍不得,更接受不了这样一个事实:那么深爱的一个人,那么熟悉的一个人,怎么能够说走就走,永远地离开自己呢? 每个人都懂很多道理,也总是能用很多道理安慰别人,却很难用这些东西真正治愈自己。 有些东西,尤其是关乎生死时,很少有人能够用曾经安抚别人的话来说服自己,真要他放弃治疗的时候,心里总有不甘和不舍。 这种感觉就像谈恋爱一样,有时候你明明知道对方不爱你了,甚至是有很多人都好心劝你放手,但是你却怎么也做不到,仍然习惯继续骗自己,或者是在别人面前证明他还在你身边。 你很爱他,所以你就离不开他。 你很在乎他,所以你就不会轻易放弃他。 你很需要他,所以你就千方百计地想成为他。 真正爱一个人时,你明知道不会有好结果,也要一头扎进去,怎么也舍不得抽身离开。 这种感觉就是,放弃他比放弃自己更加痛苦难堪。 04 在医院里,经常有病人家属会求医生不计代价救他的亲人,哪怕只有 1% 的希望,他们也会砸锅卖铁,求医生用 100% 的努力。 上海“丽莎大夫”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 80 岁老人,因为脑出血入院。 家属对丽莎大夫说:“不论如何,一定要让他活着!”经过医生4 个钟头的全力抢救后,他活了下来。不过气管被切开,喉部被打了个洞,那里有一根粗长的管子连向呼吸机。 偶尔,他清醒过来,痛苦地睁开眼。这时候,他的家属会格外激动,拉着丽莎大夫的手说:“谢谢你们拯救了他。” 家人昼夜轮流陪护老人,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仪上的数字,每看到一点变化,就会立即跑找丽莎大夫。 后来,老人病情恶化,头部像是吹大的气球,更糟糕的是,他的气道出血不止,这使他需要更加频繁地清理气道。每次抽吸时,护士用一根长管伸进他的鼻腔。只见血块和血性分泌物被吸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老人皱着眉拼命地想躲开伸进去的管子。 每当这时,老人的孙女总低着头,不敢去看。可每天反复地清理,却还能抽吸出很多。丽莎大夫问家属:“继续治下去还是放弃?” 家人果断地说,要坚持到底。孙女说:“他死了,我就没有爷爷了。” 治疗越来越无奈,老人清醒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仅剩的清醒时间,也被抽吸、扎针无情地占据。丽莎大夫心里明白老人死期将至,就对老人的孙女说:“你在床头放点薰衣草吧。”她连声说:“好。我们不懂,听你的。” 第二天查房,只觉芳香扑鼻。老人枕边躺着一大束薰衣草。老人静静地躺着,神情柔和了许多。 十天后,老人去世了。他去世的时候,肤色变成了半透明,针眼、插管遍布全身。面部水肿,已经不见原来模样。 对此,丽莎大夫反问自己,如果老人能表达,他愿意要这十天吗? 这十天里,他没有享受任何生命的权力。生命的意义何在?让一个人这样多活十天,就证明我们很爱很爱他吗?我们的爱,就这样肤浅吗? 不得不承认,作为旁观者,我们都会有像丽莎大夫一样的感受。但是,在面对别人家的生离死别时,我们到底也只是个旁观者,无法跟别人一样感同身受。 病人家属的爱,有时候虽然很盲目,在旁观者面前看起来很肤浅,但是又有谁能够在那一刻,有他这样的感受和经历呢? 如果你不能于他感同身受,或者你曾经也和他一样爱得卑微,爱得丧失理智,还请你不要用你曾经也不能接受的道理规劝另一个人说:“别哭了!”或者是“放弃吧!” 这样做真的太残忍,很绝情!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更无法对别人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这就好比你无法让男生理解女生痛经一样。 作为别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在他的身边用心倾听,看他哭泣,等他慢慢好起来。另一方面用一句很流行的话说:你得学着感冒了自己找药吃,饿了自己到厨房找东西吃,痛的时候自己咬咬牙挺过去,你必须学会一个人,没有人能和你感同身受,很多事情你必须经历了才会懂。 做自己的盖世英雄,才能抵挡世间的千军万马 01 我有一位朋友,他喜欢骑行,希望有一天能够骑遍整个中国,进而东南亚。今年三月份,他放弃了在银行的高薪工作,开始了他的骑行之旅。 前几天,他骑到我所在的城市。我记得当时第一眼看到他时觉得挺奇怪,也很纳闷,因为他长得又高又帅,爸妈都是商人,家境也算殷实。既然拥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干嘛还要累死累活,甚至还得冒着生命危险骑行? “很好玩吗?”和我在一起吃饭的几位大学同学惊奇地问他。 他说:“不好玩,就是喜欢。既然喜欢,那就去做呗,不然白活一场。”顿了顿,然后他举起酒瓶问我们:“如果你们也喜欢骑行,你们会像我这样去做吗?” 我们都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放弃一份好的工作只为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这件事既没有收入,又没有地位,有时候在旁人眼里还觉得很可笑,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02 如果是在几年前,我会在做自己喜欢但不讨好的事情之前问问我的父母。当然,我的父母一定不会同意。 一直以来,在父母的眼里我是一个特别乖顺听话的孩子。 五年前,父母要我学医,我虽然不太情愿,但还是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 三年前,我告诉父母,我学医实在太痛苦了,想辍学去一家传媒公司上班,那里的老总答应要我,而且待遇很不错。但我的父母死活也不同意,我只好乖乖听他们的,哪怕后来的几个月我连续瘦十多斤,生了一场大病住进医院,也没有谁在探望我时问我每天心里到底想些什么。 当时,我得的是抑郁症加输尿管结石,主治医生说引起这些病的主要原因是我这个人不太乐观,经常情绪低落。 对,主治医生懂我,但其他人都不了解我。他们从来都不会问我,在大学念书时开不开心,或者是我到底需要些什么。他们只知道当医生很好,很偏激地认为当医生就一定有很多额外收入,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他们更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们的竭力阻挠和他们所谓的梦想,才把我养成了一个不够自信,容易伤春悲秋的家伙。为此,我失去了很多东西,健康、友情、亲情,还有爱情。 朋友说:“人只要自己觉得对就好了,不一定非要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因为他们又不陪自己过一辈子。所以,我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骑行”。 那一刻,我好像读懂了曾经一直没有读懂的一句话。美国剑手斯马特在击败波兰队时说:“我们通常都不被人看好,但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所以我们也时不时地能够赢得比赛。” 对,当别人越不看好我们时,我们就得越努力,越认真。自然而然,我们也会越幸运,越开心。 03 某同学在读高中时就喜欢音乐。2009年,因为对摇滚音乐的热爱,高中毕业的他便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选择专心搞音乐。当时周围的亲戚朋友当面不说,背地里都觉得他这叫“不务正业”。 当年的他不是很会弹吉他,只能往重庆大大小小不同的演艺公司投简历,成了一个业余歌手,经常跑跑开业活动之类的场子,一次可以拿到 100 块钱左右,一个月下来能挣一千多。这样“不务正业”的日子,他过了很多年。 搞音乐之余,他学过软件、去过北大青鸟,考过心理咨询师还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干过的工作更是五花八门不计其数,但是都干不长。 家人天天闹,觉得他过的不是正常人的生活,但是他觉得只有音乐才最适合自己。于是,他在乐队里坚持干了很多年。虽然那几年,他过得很辛苦,每个月省吃俭用,但是他却很满足。 他说:“只要坚持梦想,就有希望。”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他开了一家工作室,承包很多有关音乐方面的项目,赚了很多钱,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不被看好,可有些事还得努力做下去,有些人还得坚持爱下去。因为你无法讨好或是取悦每一个人,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相信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如此才能生活得充实美好。 04 青年钢琴家郎朗,他曾经被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轰了出来,那位老师说他钢琴肯定不行,不会有什么好的发展。可是多年后,郎朗却以惊人的毅力考取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学府,后来成为国际著名钢琴家,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 有一次,郎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失去了很多自己的时间,但有得有失,主要是你自己喜不喜欢这个事情,做了之后感觉有没有意义。” 当时,我听到这句话后很感动,便把它抄在了记事本的首页上。 后来,每当我坐在电脑前写不出来一个字或是有人嘲笑时,我就会打开记事本再好好看看这句话。 于是,我拼了命地读书、做笔记、思考、写文章。当然,我也并没有放弃我的专业知识,反而比读大学本科时更加勤奋勇敢,刻苦认真。 研究生学习生涯结束后,因为我的专业能力不错,再加上我的写作能力比较突出,我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喜欢的单位工作。 05 记得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线时,很多老师和战友为我能够在辛苦的工作之余,还为传播医院正能量积极撰写抗疫日记而夸奖我,他们都嘱咐我既要努力做好一名医生,也要坚持把文章写好。因为他们觉得我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既治得好患者的身体疾患,也可以处理好他们的心理问题。 这让我备受鼓舞,也明白了这么一个道理,因为热爱某件事而选择坚持,才能更好地转变自己的思路,更好地增长自己的智慧。同时,自身也会变得更加积极阳光。 如果你有类似的故事或是正在经历差不多的人生时,我希望你千万不要因为别人对你的否定或是拒绝,而轻易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不能因为别人的竭力阻扰,就丢了自己那颗为了梦想努力拼搏、炽热忠诚的心。 你要知道,只有做自己的盖世英雄,才能抵挡得住世间的千军万马。 ★明知注定要过平凡的一生,也要如阿识学长这般,无论是作为一名医生,还是一位作者,都要把每一天过得充实美好,富有意义。 ★他用简练而贴心的语言,讲述我们这一代人*深的迷茫,要挑战的每一个当下。读来会有认同感,以及深深的共鸣,甚至还有汪曾祺那种轻松自在的味道。真是难得可贵。 ★阿识学长用清新治愈的文字,讲着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朴实美好,催人奋进,能唤醒我们内心的梦想和热爱。 ★夜幕降临,我摊开他的书,书中的故事情节令我感动,让我热泪盈眶,心也瞬间变得暖和,我觉得此刻真好。 ★他只身在黑暗,擎一束微光,陪你到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