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0-2岁婴幼儿育养圣经

美国0-2岁婴幼儿育养圣经
作者: (美)玛格达·嘉宝//艾莉森·约翰逊|译者:圣孙鹏
出版社: 化学工业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5.87
折扣购买: 美国0-2岁婴幼儿育养圣经
ISBN: 9787122290762

作者简介

玛格达·嘉宝 匈牙利人,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取得早教专业硕士学位。 1945年起,在匈牙利国立婴儿抚养教育研究院工作,这家机构后来逐渐成为全球闻名的高质量抚养和教育婴儿的范例。 1957年移居美国,在专门接收情绪障碍儿童的杜布诺夫学校工作了7年,从事难度最大的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工作,并且可以和那些自闭严重、没人能够接近的孩子建立起关系。 1968年,在杜布诺夫学校创立并实践了幼儿导引项目,之后又与医学博士汤姆·佛利斯特一起创立并推动了早教示范计划。 1973年,在加州创办幼儿育养中心,开设如何照顾婴幼儿的指导课程。 作者个人网站:www.magdagerber.org

内容简介

皮克勒博士在对全世界生活在育儿机构中的孩子 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孤儿院综合 征。这个词是雷内·施皮茨博士发明的,描述的是那 些脱离家庭集体养育的孩子身上出现的,因身体和智 力发育滞后所带来的非正常行为症候群。孤儿院综合 征通常会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影响。这些孩子往往 表现得消极被动、精神倦怠,并会对今后的一生埋下 一些人格障碍的伏笔。 1945年,皮克勒博士受邀担任了位于布达佩斯的 洛克齐国立孤儿院的首席医生。她承担起了一项挑战 ,通过对那里的孩子应用她的幼儿养育理论来转变孤 儿院综合征的情况。我作为她的助手,和她一起给婴 儿保育员们提供培训。 皮克勒博士认为,对婴儿来说,孤儿院不可能取 代一个充满爱心的妈妈。因此,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固 定的扮演妈妈角色的养育者是至关重要的。她也发现 ,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养育的、支持成长的环境也非 常重要。为了增进孩子和保育员的感情,我们将洛克 齐的七十个孩子分组,九个左右一组,每组孩子每天 都由固定的保育员照顾,8小时一换班。每个孩子都 有一个指定的保育员,给他洗澡,照顾他的基本需求 ,也就是扮演妈妈的角色。而每个小组的三名保育员 会尽可能地从婴儿出生一直照顾到3岁左右,直到孩 子们离开孤儿院回到出生的家庭或者接受领养。几乎 所有早教理论都认同,生命最初的三年对于一生的情 感和适应能力的奠基是至关重要的。皮克勒博士希望 通过她的努力,让孩子们的人生有一个健康的起点。 允许孩子自由地触碰和移动简单的玩具,这让孩 子在玩耍中获得了主动权。我们不允许人为地训练孩 子的动作能力。我们的目标是鼓励孩子的自我掌控能 力。在孩子吃饭、换尿布和洗澡时,我们会给他们特 别的关照,也就是一对一的照顾。保育员会对正在照 料的婴儿说话,告诉他们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不论 对哪个发育阶段的儿童,保育员都会用语言要求他们 配合自己。这样每天由同一位保育员提供的规律性和 持续性的照料行为,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情感纽带和 安全感。通过充满爱和互动照料行为,为孩子的心灵 补充了“情感养料”,让孩子可以更轻松地接受与大 人的暂时分离,并自己去探索和玩耍。 直到1984年皮克勒博士去世,她指导洛克齐的工 作长达39年。而在她去世后,洛克齐孤儿院被更名为 艾米·皮克勒孤儿院。在这家机构中,陆续有几千名 孩子在皮式养育方法的指导下成长。多年以来,几百 名洛克齐的孩子一直接受跟踪研究,他们不靠大人的 帮助,独立地走过了各个成长发展阶段。 世界卫生组织(WHO)赞助了一项独立的跟踪研究 ,研究对象就是洛克齐的孩子在接受收养后如何适应 家庭生活。这些孩子普遍表现出了和正常家庭环境中 成长的孩子相同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的这项研 究一直跟踪到这些孩子长大成人,自立,结婚生子, 我和这本书的译者都已为人父母,我们的孩子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看到这本书后,我俩都遗憾读到得太晚了。 依然清晰记得自己刚当上妈妈时的感觉,浑身充满了劲儿想做一个好妈妈,急切地给孩子买各种东西,学习各种喂养和早教方法,总之停不下来地想做点什么,却偏偏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这本书里所讲——安静下来,先学会观察孩子;退后一步,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的学习行为自然而然地发生。唯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学会并真正做到尊重婴幼儿,从而促进孩子自信心的养成和良好判断力的形成,并为他埋下伴随一生的安全感的种子。 在婴儿期和学步期形成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信任,能帮助孩子长成一个独立自主的年轻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将学会更多的与你沟通、合作的技能。如同你通过观察婴儿时代的他来了解并信任他一样,你可以继续陪伴他的成长——继续观察,继续倾听,继续信任。 相互尊重的亲子关系,是你给孩子的宝贵财富,不仅可以成为父母和孩子长久的良好关系的基础,而且能帮助孩子将来与人相处,步入社会,探索世界。幼儿育养法,可以帮助你培养一个有能力的、自信的宝贝。 还记得自己当初的紧张与焦虑,根据市面上一些按照月龄分阶段养育婴幼儿的书来对比养育自己的宝宝,为什么书上说这个月宝宝应该会翻身了,可是我的宝宝还不会,为什么书上说这个月宝宝应该会爬了,可是我的宝宝还不会。看过这本书,走过了那个阶段,才明白其实孩子成长发育的里程碑并不能和年龄(月龄)清晰地对应起来,相信孩子,不要焦虑。 因为经历过,因为有比较,才更迫切地想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人,希望它可以给身为父母的你带来鼓励和支持,帮你在育儿的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自信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