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阳光多处走

往阳光多处走
作者: 吴淡如
出版社: 九州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往阳光多处走
ISBN: 9787510836824

作者简介

**知名作家及节目主持人。连续5年获金石堂*佳畅销女作家**名,有“**畅销书天后”的美誉;两度获得金钟奖*佳教育节目、*佳谈话性节目主持人提名。 台大法律系学士,中文研究所、EMBA双硕士。吴淡如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写作、主持、理财、创业各方面,都有**好的成绩。跳佛拉明戈舞、学摄影、到全世界各地旅行,多彩多姿的生活也令人艳羡。 近年来历经结婚、生子的人生重要转折,在过好一个人的生活之后,*进一步做到了婚姻幸福、人生圆满。 淡如说:“我并没有远大的创业梦想。不过,我深信,如果你努力完成梦想,梦想就会自己生利息。”这本书就是她实现梦想的记录。 另著有《*大的冒险》《不生气的技术》《成全自己》《了解人性的八堂课》《重新看见自己》《每一次相遇都是奇迹》等书。

内容简介

你想长得像你恨的人吗 和一位曾在医院做协谈工作多年的前辈作家聊天 时,我问他:“你所看过的不快乐的人很多,请问, 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性吗?” 他说:“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耽溺在一个负面 事件里,怎么也不想出来。心里恨一个人,找人来倾 吐,就不断地说起那人做的坏事,说的坏话。也许你 会觉得,倾吐是一种发泄,但事实上,不断地谈论那 个自己痛恨的人,会累积负面的能量,恨意会越来越 强,你每天被自己洗脑,那人的形象就*可恨了。” 比如,很多和婆婆处不好的媳妇,十几年来只要 心情不好,都想起恶婆婆,尽管婆婆去世多年,她的 恨意却还没消除。这个充满恨意的女人,当然也不会 让自己的子孙太敢亲近,很难得到别人温暖的爱意。 “我往往发现,太会记恨,花太多时间提起恨事 的人,往往会在动作、表情上,长得像自己恨的那个 人。”他说。 这真是个足以“一语点醒恨中人”的发现。 人人都该有一本快乐存款簿 没错,当我们讨厌一个人,又太爱谈论他时,常 在不知不觉间把他尖酸的恶劣态度学得惟妙惟肖,多 学几次,恐怕就烙印进我们的潜意识里,变成一种不 知不觉间的模仿秀。 这种模仿秀,还不只出现在私人恩怨里。以前我 曾在某大公司上班,公司里有位大主管,除了会讨好 出资的大老板外,在所有员工心里,都是个卑鄙可恨 的家伙,除了公器私用,还很会吃女员工豆*。当时 的同事们一下班后聚在一块儿,话题总会谈到这位奇 葩似的大主管,人人咬牙切齿,把他的丑事一讲再讲 。过了几年,大主管退休了,*恨他的几个人,在升 官后却变成*像他的人。这到底是上行下效,还是耳 濡目染呢? 原来,如果我们把太多时间花在恨意上,会与自 己所恨的人变得相像。 一般人在*了委屈时,常常没有及时争取自己的 权利,也没有处理恨意,通常只是靠着抱怨或在背后 痛骂来发泄恨意,却不知道,背后抱怨是个既无用又 有害的办法。 这位前辈说,人人都该有一本快乐存款簿。可恨 的人有时就像“倒会”的家伙一样,如果我们的生活 还有别的收入来源、另外的乐趣,快乐存款源源不* 地增加,被倒会的损失就会随着时光久远而变淡。 没有人想长得像自己讨厌的人,所以还是少在他 身上消磨时光吧! 你会先捡铜板吗 假设,你正在参加电视节目里的捡彩金游戏,捡 到的就是你的。 电视主持人在你面前丢了两张一千元的钞票,又 丢了二十张一百元的钞票,再丢了一百张十元的钞票 ,只给你三十秒时间捡钱,请问你会怎么捡? 你一定不会先捡铜板吧? 这看起来是个白痴也会的问题。 不过,欧洲知名的理财专家博多·雪佛,在他每 场收*千万台币演讲会中,常以类似的捡钱例子来“ 点化”大家。 他拿这个例子来说明:你如果真的想要拥有高收 入,一定要立志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他所谓的专业人 士,就是那些以才华来工作的人:“你应该先找出可 以让你发挥才华,让你感到快乐的东西。”而不是毫 无计划地辛苦做些小事,光捡起那些铜板,恐怕要花 你好多好多时间,而且收获不会太多。 如果一个人真的想要成为成功人士,他的话很有 激励作用:“你要找到一条路,让自己与众不同。如 果你只愿意做一般人都在做的事情,你只会像沙漠中 的一粒砂那么没价值。” 别只用功利主义来看这个捡钱的例子,好好想想 ,背后的含义其实深远。我们的时光是有限的,我们 可以决定,是否要让它发挥*大的功能。 这和马克·吐温的名言“乐在工作的人,总是能 赚取*大的报酬”,是相互呼应的。 这个“白痴问题”也可以启发我们对时间管理的 概念:在工作中,或学习过程里,总是有太多人叹息 “时间不够”。 时间其实永远都不够,*怕的是,在有限的时间 中,我们*该做的、*想做的事情,总是一再地被一 些“铜板”耽搁:总是忘掉主管交代的工作,在电话 闲聊中耽搁;总是忘了自己的梦想,在电视节目的不 断转台间耽搁;总是忘了生命中重要的东西,在一些 琐碎而不值得记忆的小事中?肖磨时间。 以时间不够为借口来推拖该做的事的人,常常失 去别人的信任感,也使自己对掌握未来失去信心。这 时,不妨想起这个捡钞票的小游戏,也许这么一个浅 白易懂的例子,能让我们发挥人性中“见钱眼开”的 特质,在我们做时间管理、调整人生方向时,成为* 巧妙的提醒。P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