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遇见幸福
ISBN: 9787521720389
积极心理学只是预设了 一颗主动的人心 当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 .塞利格曼从研究习得性无 助转而研究乐观时,我猜他 也没有去预设人类都有颗主 动的心。如他所言:“‘二战’ 以前,心理学有三个使命: 治疗心理疾病,让所有人的 生活更有意义,鉴别和培养 天才……但是,心理学的后 两个使命在走下坡路,几乎 被遗忘。心理学变成了研究 受害者的科学……50年后, 我想提醒大家,心理学已经 偏离了主题。心理学不仅要 研究弱点和损伤,还应研究 优势与美德。治疗不仅要修 复受损的部分,还要滋养我 们内心最好的部分。”积极 心理学的兴起在于反对疾病 模式以及强调人的优势的发 挥。从塞利格曼定义的层面 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的 是使个人、群体和制度繁盛 或达到最佳状态的条件和过 程”。在其关于远见和未来 的观点中,心理主动而非被 动的感觉已然清晰可见。 但我想,所谓的“积极” ,完全在于积极心理学预设 了一颗主动的人心,或者说 “能动(agency)”更加恰当 。人能够控制自己、调节自 己,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 主性、自由意志,这是人之 为人的最初状态。积极心理 学想让人们去追求的无非在 于此,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 “知情意行”,主动地或策略 性地改变自己主观的体验, 以幸福为最终目标。 “积极心理学”这个概念 并不是塞利格曼的创造。其 首创者是亚伯拉罕·马斯洛 ,他在《动机与人格》一书 中使用了“积极心理学”作为 首章的标题。他也开宗明义 地强调,心理学过多地了解 了人类消极的缺憾,却忽视 读懂积极心理学,追求你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