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
作者: 李洪文
出版社: 中国言实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
ISBN: 9787517105510

作者简介

李洪文,1970年出生于辽宁葫芦岛,葫芦岛市作协会员。笔名锦城、萧寒、北雪、冰天。从2006年写故事至今,已经发表故事500多篇。约30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全国的故事刊物。

内容简介

参军,报国志气高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一个书生和一个战士之间,就是一念之差。任正 非虽然一步 就轻松地跨越了过去,可是再回头,却已经隔着11年 戎装铁马的 岁月。 任正非还能接着往前行,他还能继续自己的军旅 之路吗?为 了一双儿女,为了家庭的责任,任正非还是选择了转 业,可是任 正非身上的军装穿得时间够久,深圳这个商业之都, 真的能容得 下他的理想与现实吗? 任正非坐火车又回到了重庆。那时,重庆市造反 派林立,武 斗不断,完全是一个“枪林弹雨”的环境。 任正非回到学校后,他静下心来,什么派系斗争 、文攻武 卫,都成了他耳边的秋风、眼前的落叶和头顶的闲云 。任正非重 新回到了课堂,端起了书本,他将亏欠的知识都一点 一滴地补了 回来。他甚至将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这 些看似没有 用的课程,也都自学完毕。后来,他的家人都说:没 什么用的东 西也这么努力学,真是很佩服、感动。 任正非还在校外认识了几个西安交大的老师,这 些老师经常 会给他一些油印的书看。另外,他还把樊映川的高等 数学习题集 从头到尾,一道不落地做了两遍,并自修了哲学和逻 辑学。最 后,任正非还自学了英、日等外语,并达到了可以阅 读大学外语 课本的程度。如今,任正非去欧美市场考察,他和当 地的客户洽 谈业务的时候,可以不带翻译,直接用外语对话。 任正非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故此他的讲话旁征 博引,总能 一针见血地戳中要害。他之所以能达到这个境界,和 他读大学时 的努力自学是分不开的。 任正非知道自己父亲的处境很艰难,他就收集了 许多传单, 并夹在信中,寄给自己的母亲。其中有一张传单上印 有周恩来总 理的一段讲话:干部要实事求是,不是的不要乱承认 ,事情总会 搞清的。 任母就把周总理这段话藏在饭碗里,送给关在牛 棚中每日挂 着牌子遭受批斗的任父。后来任摩逊说,是这张条子 救了他的 命,他看了这张条子才没有自杀。 其实,为了自己的孩子们,任摩逊也不能自杀。 如果他自杀 了,就等于自绝于人民,孩子们将背上父辈沉重的政 治包袱,一 辈子都无法生存。 任正非大学毕业后,首先就职于建筑工程单位。 1974年,国 家为了尽快实现工业现代化,做出了一个决定:从法 国引进一套 世界先进的化纤项目,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并将在 东北的辽阳 市建厂。为了保证辽阳化纤基地的建设顺利完成,急 需从全国各 地调集优秀人才参加这项重点工程,而这些建设人员 首先要参 军,然后再以军队的形式参与建设。 此时,“文革”已经到了后期,任正非的出身问 题,就显得 不那么突出了。任正非报名参军,应征入伍的事情受 到的阻碍不 大。任正非就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基建工程兵的一员 ,并远赴辽 阳,参加施工建设。 任正非1974年入伍,正式穿上了军装,成为辽阳 化纤建设工 地基建工程兵部队的一员。基建工程兵部队是我国独 有的特殊兵 种,承担着国家大中型工程建设的任务。该兵种组建 日期为1966 年8月1日,这支部队后来发展到10个军级单位,总人 数近50 万人,成为国家基建战线上的一支突击队。 任正非正式入伍,最初的时候从事化工相关方面 的自动操纵 工作。当时有数百个法国专家在现场亲临指导,他们 教会了中国 工人化工自动化操纵等必要的技术。 任正非在后来曾经这样回忆道:因为其时中国比 较贫穷,国 家的理想就是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穿上化纤的衣服。中 国人那时认 为化纤的衣服很挺,不打皱,很美丽。那个化纤厂建 好以后,中 国就改革开放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认为棉布比化纤 好。化纤有 个缺点,不透气,一旦着火以后,沾在身上烧,会很 危险。这个 厂没有实现给每个中国人提供化纤打扮的梦想,后来 转变为做包 装袋质料,而不是做衣服了。 任正非入伍不久,由于技术突出,就当上了通信 兵,他随后 便被抽调到贵州安顺地区的一个飞机制造厂,参与开 发一项代号 为011的军事通讯系统工程。任正非上进好学,刻苦 钻研,有多 项科技发明创造,还有两次曾经填补国家空白。由于 任正非的出 身问题,虽然他的发明不断,但他从未受到过嘉奖, 想要入党更 是奢谈。 飞机制造厂的工作虽然艰苦,但火热的青春和艰 苦环境的碰 撞更能激起绚丽的火花。经过多年建设,部队在贵州 陆续完成了 包括总装厂、飞机洞库、试验场地在内的几十个建设 项目,这些 项目分布在贵州至安顺公路两侧的山沟里,绵延400 多公里。 1970年,该制造厂生产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这里 面自然有任 正非的一份功劳。 即使在条件艰苦的戈壁滩上,也能长出一朵爱情 的小花来。 任正非当兵的时候,他结了婚,有家的男人才像个男 人的样子, 有家的男人就好像一艘孤舟终于找到了可以停泊的港 湾。 P19-21

华为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民营世界五百强企业,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限于商业上的成功,甚至已经成为到对当代中国人精神层面的鼓舞。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成为当代中国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之一,他的事迹成为无数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本书以任正非和华为的主,在讲述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的同时,传达出当代中国人积极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