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李嘉诚传(精)
ISBN: 9787512673762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在我眼中,未来跟明天是两回事,天命和命运是不同 的。明天只是新的一天,而未来是自己在一生各种偶然性 中,不断选择的结果。 ——李嘉诚 谁能想到,日后在财富场上纵横驰骋的李嘉诚,最初 的理想是从事教育工作。 李嘉诚出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祖籍福 建莆田,先祖为河南焦作人士。潮州素有“岭南名邦”之 称,明清两代,人才辈出。说起来,李嘉诚可是出身正经 书香门第,从祖父一代起就是读书人,祖父曾是清朝末年 的秀才,父亲是当地小学的教师兼校长。年幼的李嘉诚在 书香浓郁的环境里长大,自小就对书本特别亲近。每天放 学后,他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去疯玩疯跑,而是沉浸于书本 中。李嘉诚小小年纪涉猎很广,《诗经》《论语》《离骚 》,唐诗、宋词、元曲……他都读过。儿时的李嘉诚是小 伙伴们心中的大学问家。就连后来成为学者的堂兄李嘉来 也承认:“嘉诚虽然比我小,但读的书一点不比我少,最 主要的是他很刻苦,每晚对着煤油灯看很晚。” 造化弄人。李嘉诚最初的理想是继承祖辈衣钵,走治 学执教的路子。可是,风云急变,残酷的现实猝不及防地 毁了他的理想。 1937年7月7日,虎狼般的日军大举侵入中国,一时间 山河破碎,中华大地再难找到一处安定的角落。随后的几 年,民不聊生,李家也不例外。1940年,为了一家人的生 存,李嘉诚的父亲李云经带着一家老小逃往香港,本来想 找到一处安身之所,谁知道战火跟着烧到了香港。1941年 ,日本在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同时,野蛮空袭香港。在生活 的艰辛与家庭重担的双重压力下,两年后,李云经因肺结 核病突然去世了。李云经临终前,拉着李嘉诚的手说:“ 阿诚,这个家以后就要靠你了,你要把这个家维持下去啊 ……”李嘉诚哽咽着回答说:“我们家一定会过得很好! ” 可是,怎样才能把整个家维持下去呢?父亲没有说, 14岁的李嘉诚迷茫了。 绝望之际,一位会看相的好事同乡对李嘉诚母亲庄碧 琴说:“你儿子眼眸无神,骨架瘦弱,未来恐难成大器。 他若安分守己,终日干干,勉强谋生是可以的,但飞黄腾 达,怕没有他的福分!” 庄碧琴强忍着丧夫之痛,安慰和鼓励李嘉诚,说:“ 阿诚!天命难算,上天一定会厚待善良、努力的人。再艰 难,只要努力都会过得越来越好。” 李嘉诚虽然对算命先生的话心存芥蒂,但他就当没听 过,他也安慰母亲,请母亲放心,自己一定能扛着这个家 的。倒不是李嘉诚乐观,是现实由不得他不坚强。父亲走 了,他连怕死的心都不敢有。作为长子,他知道,自己没 有悲伤和自怜的权力。李嘉诚悄悄告诉自己:可以信风水 但不可以信命,人的命运最终还是靠事在人为。只有自己 双手创建的未来,才是唯一能信任的命运。 后来在回忆这段日子时,李嘉诚说:“小时候,我的 家境虽然不富裕,但生活基本上是安定的。我的先父、伯 父、叔叔的文化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抗日 战争爆发后,我随先父到香港,看到的都是世态炎凉,人 情冷暖,就感到这个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因此在我的心里 产生了很多感想,就这样,童年时期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 真都完全消失了。”因为战争的破坏和父亲的突然去世, 李嘉诚过去赖以生存的世界崩坍了,未来的生活应该是什 么样的呢?他其实想了很多。 刚到香港时,李嘉诚身边的本地同学都能将英语说得 很好,而他自己却连字母都认不全,这让他十分挫败。当 时父亲李云经特别嘱咐李嘉诚:想要融入香港的大环境, 必须学会做香港人,要想做香港人,必须先学习香港的语 言——粤语和英语。李嘉诚听从父亲的教诲,这一两年时 间里,一直在苦学语言。对语言的逐步把握,让他受益匪 浅。现在,虽然父亲不在身边了,但李嘉诚按照父亲的思 路,自己开始做分析:要想养活弟妹和母亲,自己需要去 挣钱;自己去挣钱的话,肯定就没有办法上学了;没法上 学的话,自己的理想怎么办呢?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 可以先赚一大笔钱,然后再去搞教育。于是,在内心深处 ,李嘉诚悄悄将自己治学执教的理想修改成“先赚一大笔 钱,然后再去搞教育”。这个决定影响了他一生的轨迹。 “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常 面对这样的抉择,有人习惯怀着迷茫而忐忑的心情,走一 步看一步,走到哪里算哪里。在人生节点上,青年李嘉诚 跟普通人一样,同样会忐忑不安,只不过,他没有因此迷 茫,而是先处理自己的心情,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现在 要干什么,未来应该是怎样之后,李嘉诚这才开始行动。 这种“谋定而后动”的精神恰恰是很多年轻人所不具备的 。 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只有达到了止和定的境界,才 能够停止一切的动相。也就是说,心乱则万事乱,心定则 万物定。后面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定心之后,生活的困难 便很难将他打倒了。P3-5。 这种“谋定而后动”的精神恰恰是很多年轻人所不具备的 。 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只有达到了止和定的境界,才 能够停止一切的动相。也就是说,心乱则万事乱,心定则 万物定。后面的事实证明,李嘉诚定心之后,生活的困难 便很难将他打倒了。P3-5 本书结合李嘉诚的幼年成长,全面讲述其从当学徒,进而以铁皮桶、塑胶玩具、塑胶花创业,再到投资房地产、港口,到后来进军电信业,现在投资大健康产业等的经商过程。立足事实,探讨其商业成功背后的要素,如充分调查、寻找商机、立足长远、风险控制等,从其做人、做事与赚钱细节,破解“超人”的神话,力图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创业与人生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