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与大师同行

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与大师同行
作者: (英)简·莫里斯|译者:朱琼敏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40
折扣购买: 悉尼(帝国的绚烂余晖)/与大师同行
ISBN: 9787547312308

作者简介

简·莫里斯(Jan Motris),一九二六年出生于英国,集诗人、小说家、旅游文学作家于一身。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后专事写作。著作超过三十部,包括小说、历史与旅行文学作品。除了有关大英帝国的名作《大不列颠治下的和平》(Pax Britannica)三部曲外,还有关于牛津、曼哈顿、悉尼、威尼斯和香港的记述。莫里斯被《泰晤士报》评选为二战后英国最伟大的十五名作家之一。

内容简介

港湾西侧被崎岖不平的裸露砂岩包围。沿着它的 边际有一条军士一上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方排列着 犯人为自己所造的小屋,这些小屋都只有一个房问, 采取英国古老的造房方式,用烂泥、木头和茅草混在 一起而建,屋外有花园和晾衣绳。那上面也有一些更 大的房子,以及一座由几栋平房组成的医院,其中一 座平房的预制构件看上去来自英国。不远处是绞刑架 、仓库,还有新南威尔士军团的营房。新南威尔士军 团已然取代海军成为当地的驻防及警察机关。海角尽 头立着一座信号塔:一个简易气象台和一门大炮。每 当夜晚降临,就有烽火燃起,为途经的船只指引方向 。 港湾东面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居住地,住着大英帝 国的权贵们。那时尚无码头,船只在近海处抛锚,一 条防护堤伸向坦克溪东侧,指示了悉尼侯门所在。在 防护堤后头的山坡上,总督独占了一栋带走廊的两层 白房,房子前面是一个延伸至水岸的花园,并且他还 养了几只温顺的小袋鼠,整个环境生动别致。看管犯 人的警司、驻防部队指挥官、牧师和测量局长按照各 自职责居住在那里。再往东一点,过了一道低矮的山 脊,一个政府的农场正艰难而执著地经营着,首次尝 试在水土迥异的土地上种植欧洲的蔬菜就是在这里。 石桥边是一个警卫室,保护这半边的镇子免受另 半边的侵犯。它的近处是政府贮木场,犯人们在这里 用锯和熔炉辛勤工作,而再过去则是沿着泥路向南蔓 延开去的殖民地。两个风车房占据了滩地后方的高地 ,那里还有悉尼唯一的教堂塔:被命名为圣菲利普, 菲利普的拼写中有两个L,以纪念首任总督。港湾北侧 也有一些房子,几条小径通往北去20英里外在霍克斯 伯里河岸上建起来的初期农居。向西是澳大利亚最像 样的一条道路,有着浓密的树荫,一路延伸至帕拉马 塔河边的村落,在这里政府开启了第二块试验田,总 督则建造了又一座政府办公地。当时,殖民地已有 1000头牛,6000只羊和4000头猪,还有数千英亩的土 地孕育着小麦、玉米和大麦。 那时的照片上,悉尼看上去非常优雅而且秩序井 然,港湾上的政府造船厂里是正在打造的船只。一排 排小屋整洁地排列着,船只到处行驶,医院风格清新 ,而政府办公地则在花园的衬托下尽显优雅。在这样 的场景里,主角通常是彬彬有礼的英国人,有时候也 会有赶着牛群走下小路衣着得体的牧民。然而,这所 有一切基本上都只是艺术修饰而已;在远离悉尼港的 那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现场素描就会变为雕刻,这种 修饰更是有所加强。实际上,这些建筑摇摇欲坠,它 们并非出自专业建筑师之手,白蚁泛滥,湿朽的木材 就像海绵一样柔软。政府办公处极其阴湿,还时常弥 漫着由基座里散发出来的莫名恶心气味,而那个山脊 上的医院,尽管在图片上看似尽善尽美,实则肮脏到 让人毛骨悚然,并且人满为患。悉尼是一个监狱,但 却是一个开放式监狱;唯一的目的只在于一把原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