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杭州
原售价: 50.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流水的盛宴(诗意流淌钱塘江)
ISBN: 9787556510689
世间无二的澎湃 见到钱塘江大潮的**眼,刘禹锡就不淡定了。 换了谁也不能淡定。那大潮自天边滚滚而来,其声隆 隆,其势汹汹,惊天动地,夺人心魄。这钱江潮,名闻天 下久矣,其气象之壮美,其气势之磅礴,早已引得无数文 人骚客竞折腰了,赋诗作文,争相传颂。 刘禹锡自然也不例外。 他将此潮之壮美,写进了自己的诗句中,也写进了钱 塘江的历史长河与片片浪花中。 但是——且慢——刘禹锡写作此诗时,真的目睹了一 场大潮吗? 真实的情况是,刘禹锡极可能并没有见到钱江潮。 至少在写作此诗时,于地理空间上,刘禹锡与钱江潮 相距甚远。 那一年,他在夔州(今重庆奉节)任刺史。夔州地处 偏远,离钱塘江数千里之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 如期而至,壮观的浪涛自天边滚滚而来,应是在刘禹锡的 脑海中翻腾;那隆隆如雷的吼声,亦是在他的记忆中激荡 。 ——我特意查阅了《刘禹锡年谱》。书云,此诗正是 五十多岁的刘禹锡在谪居夔州时所作。 我们可以相信,刘禹锡对钱塘江大潮的描写,很可能 是他根据回忆或想象创作出来的——这在刘禹锡也并非罕 事,他常根据与朋友谈天时的叙述,择其心有所动的部分 ,下笔成诗。 钱塘江潮之奇观,兴许他以前早就见过,从此便深印 在了心中;兴许他曾听人说过,从此心向往之。 总之,有**诗情如潮涌奔腾而至,经由笔端倾泻而 出,成此千古佳唱。 作为唐朝的大文学家,刘禹锡的一生并不顺利,从政 之路走得*是艰难。 此人一生都在写诗,也一生都在被贬。写诗,被贬, 再写,再贬。但他那份自由的孤傲,那份入世的乐观,却 从未抛弃。 人家写诗常常是伤春悲秋,他面对深秋的满目萧瑟, 却独出心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样一个人,即便是二十多年跋涉在蛮荒遥远的被贬 之路上,也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可以说,他是朝廷流 放的浪子,*是时代激昂的歌者。人生的坎坷与不平,成 就了刘禹锡诗文中独特的骨气,其积极人世、坚韧不拔的 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刘禹锡的诗句愈益流芳。 身在西南巴蜀之地的夔州,距庙堂实在太远。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 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 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与白居易、柳宗元等人都是好友 ,频频唱和,这种诗文往来,在《刘禹锡年谱》中几乎写 遍了每一个页码。或者说,也正是这样的情谊,成为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