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63.36
折扣购买: 锋芒初露(中共早期军事活动纪实1924-1927)
ISBN: 9787208148567
肖甡,1937年生,天津人。国防大学教授,大校军衔。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教研工作,尤其专注于中国早期党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共产党的战略策略(1921—1949)》(主编、主撰)、《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最后的决战》(主编)、《两种命运的决战》、《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唤起工农: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早期历史探究》、《中共党史百人百事》等。著作和论文多次获全国、全军奖项。现为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后来经过一番周折与比较,才逐渐认识到孙中山 国民党虽说没有决定性的军事优势,但比起陈、吴等 军阀势力总算是进步了很多,于是最终选择孙中山为 政治战略盟友。 正式开启苏俄、共产国际和孙中山建立合作关系 的,是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马林1921年6月作 为共产国际使节被派往中国,他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大会。之后,为寻求同孙中山国民党建立联系, 1921年12月,马林在中共党员张太雷的陪同下,先后 到桂林和广州等地会晤国民党领袖孙中山和其他领导 人。马林向孙中山建议创办军官学校,以建立革命军 的基础。此时,深陷困惑中的孙中山急切希望得到苏 俄的支持和帮助,欣然接受了马林的提议,他开始认 识到国民党的“首要任务是按照苏联式样建立一支军 队,准备好北伐的根据地”。在共产国际的建议下, 孙中山决心寻找新的革命道路和方法,对国民党进行 彻底改造,把新的革命精神注人党内,于是率先计划 创办新型的军官学校。 不言而喻,创办军官军校和建立革命军队,正是 孙中山对以往革命失败的认真总结和深刻反思的必然 结果。正如周恩来所说的,“开办黄埔军校应该说是 孙中山军事上失败的结果”,辛亥革命的失败,“教 训了孙中山,所以他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懂得了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接受了苏联顾问的建议 ,一九二三年决策,一九二四年正式开办黄埔军校” 。 求得共产国际和苏俄的援助,是孙中山筹办军官 学校和建立革命军的先决条件,否则一切计划将会落 空。1923年1月,孙中山在致来华的苏俄政府全权代 表越飞的信中说:“为了改造国民党,建立革命军队 和为了进一步统一中国的北伐战争,希望得到声援、 支持和帮助,并希望对拟议中的各项事业给以财政援 助。” 正当国民党酝酿改组时,1923年10月6日,鲍罗 廷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和苏俄政府驻广州常设代表 的双重身份,携苏俄驻华全权代表加拉罕的介绍信抵 达广州。当天,鲍罗廷即与孙中山会晤。10月18日, 孙中山亲写委任状,任命鲍罗廷为“国民党组织教练 员”(后又聘为政治顾问)。孙中山对鲍罗廷十分赞赏 ,满意地说:“鲍君办党极有经验,望各同志牺牲自 己的成见,诚意去学他。”孙中山在鲍罗廷的建议和 帮助下,一面进行国民党改组工作,一面开始改组整 个军队。 开办军官学校,最先是孙中山1923年11月26日主 持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确定的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正式通过成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决议。1月 24日,孙中山委任蒋介石为军官学校筹备委员长,并 亲自选定黄埔岛上的广东陆军军校及海军学校旧址为 陆军军官军校校址,故称“黄埔陆军军官军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