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轻工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智慧妈妈课堂/家长素养工程丛书
ISBN: 9787501960941
陶志琼,1968年生,四川省开江县人,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8年以来,从事教育哲学、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已出版专著和译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多项。曾在香港大学(1999年)和英国女王大学(2001—2002年)作访问学者。 现担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宁波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和宁波市妇女研究会理事。作为宁波市社科联和宁波市妇联讲师团成员,开展家庭教育系列讲座上百场,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素质培训和科研指导,受到广泛好评。国内多家媒体多次就家庭教育及教育热点问题对其进行过报道和采访。 赵忠心,河北省蠡县人。1941年出生,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大教育系,后长期担任教育行政和教学工作。从1980年开始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现任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社区与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86年率先在我国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学课程。1992年成为我国第一位家庭教育研究生导师。曾主持多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已为国家培养了家庭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近20名,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学专业的进修教师和访问学者共6名。曾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香港)讲学五百多场次,直接听众达一百多万人次,为宣传、普及家庭教育学理论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著作有《家庭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外家庭教育荟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家教之道》(广西科技出版社1991年版)、《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家庭教育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等。其中,《家庭教育学》一书是我国家庭教育界第一部被国家 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的学术著作,该书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荣获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妇女读物二等奖;在1996年荣获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树大自然直吗 作为家长切不可忽视自身形象对孩子的巨大影响。最根本的办法就是— —严以律己,事事细心,处处留心,时时真心,为孩子起好榜样示范作用。 凡是自己做不到的,千万别苛刻孩子必须要做到,此所谓“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此所谓“己欲立而立人” 。 现实案例 茅芽是一个四周岁的小女孩,大家都很喜欢她。芽茅不仅长得非常可爱 ,而且还十分聪明。虽然年纪这么小,可是已经能够有感情地背诵50多首诗 词了呢。家里人都管她叫“小才女”。但是,芽芽经常有些“过分”的要求 ,比如说,妈妈给她买来的新衣服要是她不喜欢,就一定要让妈妈陪着去买 自己喜欢的;爸爸下班回来已经很累了,但是芽芽仍然吵着要爸爸陪她出去 玩。如果家里的大人不顺她的意,她便会大吵大闹。家里人也都宠着她,顺 着她,还理直气壮地表示:“这么小的孩子哪里懂事啊,长大了就不会这个 样子了!不是俗话常说‘树大自然直’吗?” 你家的孩子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呢?如果有,请写下你孩子的情况。 各路观点 王爸爸说:“我小时候也很调皮的,现在不是也很好吗?小孩子嘛,小 时候就是这个样子的,很正常。”李爷爷和王奶奶认为:“三四岁的孩子懂 得个啥!等孩子再大一点懂事的时候,再教育不是更好吗?”也听有些家长说 :“我认识的经理、董事长有的就是初中毕业,不照样当经理、董事长当得 好好的,所以对小孩子不必要求那么高,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陈妈妈认为,“孩子小,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家长如果不及时 纠正,就很有可能养成不好的习惯,到时候要改恐怕就很难了!”“三岁看 大,七岁看老,”胡妈妈则如此说,“所以一定要从小抓起。” 你认为谁的说法是对的?你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科学理论 孩子3~6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儿童早期”或“幼儿期”, 这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 成人不同,他们会把外界一切都看成是有生命的,所以有人说幼儿的世界是 物活论的世界。幼儿期的孩子对外界的理解比较情绪化,这一阶段,孩子在 感情情绪上表现像成人,但在思维上却离成人思维还比较远,他们的心理活 动和外显行为都会明显地表现出一时性、动摇性和缺乏持续性。 但是,在3~6岁这一时期,幼儿大脑重量将发展到成人脑重的90%,这 为儿童的认知、情感、品行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物质条件,但先天的潜质能 否转化为现实的力量,取决于后天成人特别是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和训练到不 到位。这一时期的良好训练和正确教育会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 岁左右是听觉发育最佳期;2~3岁是口头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3岁左 右还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5岁左右是书面表达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掌握数概念、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3~6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 幼儿这些方面的潜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开发,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 下去,正如德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所说: 对生来就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从一生下来就给他进行理想的教 育,那么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教育 无论怎么出色,也只可能培养出8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再好 ,也只能培养出具备60度能力的人,教育越晚,儿童能力越小。由此看来, 我们非常需要抓住孩子这个最佳发展期,科学发掘孩子各方面的潜力,才能 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 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在儿童期需要唤醒和发展的一种重要能力便是角色采择能力。所谓角色 采择,也被称为观点采择,通俗地说就是面对各种不同观点采取什么态度, 以及如何进行选择并加以运用,是指不同的个人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感觉到 他人的态度,意识到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并能够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 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心理学家塞尔曼通过两难故事法测量 和检查了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 “荷妮是一个8岁的女孩,非常喜欢爬树,但是,她的父亲不让她爬树 。有一天,肖恩的小猫爬上树后却下不来了,只有荷妮能够爬到树上救小猫 ,但她这时候想起了她答应过爸爸不再爬树的承诺。”试问:“荷妮知道肖 恩对小猫的感情吗?”“荷妮认为父亲发现后会如何对待她?”根据儿童的回 答,塞尔曼将角色采择技能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自我中心观点;主观的观 点;反省的观点;第三者观点;角色替换观点。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