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漓江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8.40
折扣购买: 小真随笔(精)
ISBN: 9787540781217
杜小真,1946生,祖籍福建霞浦。早年为外语学校法语教师。1978年开始从事法国哲学教学和研究。2009年退休前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法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一个*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自由与存在的重负》《遥远的目光》《勒维纳斯》《远去与归来》等,以及相关论文多篇。主要译著有《西西弗神话》《声音与现象》《自我的**性》《古希腊的神话与**》《想象》《迂回与进入》《**》等。
这部小说首先是描写爱情的,同时又是一部展示 精神动荡的小说。它还有一个极重要的主题,那就是 死亡。现代的思想武士与*本武士一样,不但要勇敢 争斗,而且要直面死亡:“我发现,武士的道路就是 死亡。”现代思想者的精神动荡不仅仅**于死亡之 中,而且*终**于对死亡的欲求之中。克莉思特娃 虽是女人,但她的笔触却异常残酷:她细致地刻画了 一群沉醉于自我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经过一番精神追 求、曲折和风波之后如何“乞求”在死亡中得到认同 ,他们的命运一点一点地被摧毁的**紧紧缠住。这 些以自己的独特思想风格名震一时的学者结局往往十 分悲惨:邦塞拉德(本维尼斯特),这个*先把友情 给予奥尔加的好人*后贫病交加,瘫痪在医院里,失 去说话能力,**和死人一样;布雷阿勒(巴特)在 神情恍惚中游荡于街头,终于遇上车祸,*了致命伤 。这位每个细胞都发出智慧火光,行文流畅如水的大 批评家在弥留之际向他曾爱过的奥尔加发出永别的信 号,他毫不留恋人生,没有人知道他那智慧的大脑* 后在想些什么:罗赞(拉康)这个大精神分析学家不 幸*到错误的分析,死于医院的误诊;埃德勒曼(戈 德曼)突生暴病而亡;*令人感叹的是伍尔斯特(阿 尔都塞)的结局:他在精神病发作的情况下扼死了妻 子,牺牲了他所钟爱的人,同时也牺牲了他全部的思 想。在六七十年代,他身后追随着多少崇拜者啊!这 样一个永不愿意停息理论战斗的杰出思想家*终竞成 为一具名副其实的活动僵尸。他曾那样相信历史,历 史却碾碎了他。看到这些人的结局,忆起他们曾经拥 有过的辉煌,听着后一代的新骄子说“这些人的死再 自然不过了,他们过时了”,不禁使人悲从中来。 的确,想通过思想方法、思考方式的改变使自己 幸福.那纯粹是幻想。而那些不断滋养这种幻想的人 ,人们叫他们知识分子。其实,人们能够从语言中汲 取的好处、从思考中求得的救助实在是太微小、太微 不足道了。许多知识分子往往会有痛苦和哀伤,那就 是因为他们的心理不平衡.因为他们往往希望自己创 立的新方法,自己崇尚的精彩论断、深刻理论能带来 点什么,能或多或少被社会、历史、民众所接*。但 事实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东西什么也带不来, 你会感到,原来这些谁也不需要,特别是时过境迁, 你*会有一种失落感。所以,你要平静,要心理的平 衡,就不要想带来些什么,而是要像武士一样,什么 都不计较,为自己的信念勇敢奋斗,把自己所钟爱的 精神财宝珍藏于灵魂深处。 或者,能不能不滋养这样的幻想?奥尔加认为不 能。我想起萨特在20世纪60年代写《词语》时的感* :他发现他几十年的辛苦写作似乎并没有什么用,但 既然他粘上了知识分子这张皮,那就再也脱不下来了 ,他还要写作。 那奥尔加就还要滋养这种幻想。 P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