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我是谁

在当下我是谁
作者: 贤宗法师
出版社: 金城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5.56
折扣购买: 在当下我是谁
ISBN: 9787515509303

作者简介

贤宗法师,号宗雄,福建福安人,浙江省桐乡香海禅寺现任住持。师自幼事佛,童真入道,勤奋好学,事佛以诚。1991年于莆田梅峰光孝寺受具足戒,承接禅宗临济正脉第四十五世传人,曾就读于福建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现为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读研究生。1996年冬受聘于普陀山佛学院,期间历任办公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2004年8月住持香海禅寺。2008年9月荣任嘉兴市佛教协会会长。 贤宗法师是中国佛商论坛发起人,是企业家的心灵导师和禅修引领者。他发心引领天下企业家走向宁静的心灵家园,让每一位企业家都有慈济众生、慧泽万物的慈悲心灵,光明正大地立足于天地之间。

内容简介

苦难就像利剑,而你可以把它变成花朵 解脱生死,就是解脱人生的困扰。 佛陀原本是王子,他之所以出家,是因为看透了 世间的生、老、病、死。年轻时,我们很少去想哪一 天自己会老,哪一天会死掉。 世间的痛苦是什么?肚子饿得不行的时候,给你 一个窝窝头,这可能是你一生当中吃到的最美味的东 西,而等你吃上十个八个的时候,你又会觉得它们并 不是那么美味了。 痛苦和快乐都是相对的,所以人生没有至乐之道 。我们只有不断地变换环境,不断地刺激感官,才能 找到一点快乐,所以佛陀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 我们应该对当下的处境充满感恩之心。如果心不 平衡,就是让自己活在饥饿里面。饥饿是什么?就是 佛学里面讲的“饿鬼”。 我们虽然是人,但如果我们的贪婪之心永远不能 满足,我们就会变成饿鬼。假如你一年有十万元收入 ,还想着别人有二十万元收入,这时你就永远活在饥 饿的状态里,得不到幸福。很多人就是这样不会满足 ,不会在知足而喜乐的当下生活。 大家有没有满足于现状?有没有用心用力地把每 一件事情做好?有没有感恩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的 家人、属下、老板,感恩身边每一个给你工作、给你 做饭、给你扫地、给你种菜的人? 我们能这样时时感恩吗?能感恩你就能得到喜乐 ,能感恩你就能知足于当下,能感恩你在工作中就会 找到无限的快乐。每天笑呵呵地活着,即使生病了, 你也感恩这个病痛是来考验你的。 佛学里面讲让自己解脱,要从当下做起,不要去 寻求很玄妙的东西,当下你就可以让自己解脱。解脱 什么?就是得到清净的心,对万事万物充满喜乐。 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困扰?就是因为我们没 有一颗喜乐的心,总是在分别、执着、挑剔,在种种 问题当中生出不顺遂的心态。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如果我们一味 向外攀求和计较,就永远找不到快乐。 一些大学生问我,师父,怎么去找男朋友?我说 ,你喜欢就好,但不要按照你的想象去挑剔对方,要 有多高、要有多富、要有多帅等,如果你坚持这些外 化的标准,很多问题就会隐藏着,说不定你会找到一 只“中山狼”。 要让自己得到解脱,就要有一颗欣赏的心。当你 去欣赏别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美丽和动人的地 方。如果用一颗挑剔的心去看待别人,再完美的人站 在你面前,也会有一大堆问题。 我们要欣赏别人,我们要欣赏生活,我们要欣赏 世界,我们要欣赏一切的一切。 佛学里面讲到的解脱首先是观念的解脱,把我们 内心当中对物质世界的那份苛刻之心解脱出来,从小 我之心解脱出来。当你的这份心解脱了、放下了、打 开了,你就会发现一切问题展现在你面前,你都能接 受,没什么大不了。 能不能解脱不是别人能给我们的,关键还是在于 自己内心的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真正的极乐世界 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而地狱和饿鬼也在我们身边。 你选择极乐世界就可以远离地狱,你选择喜乐的人生 、知足的人生,你就会远离饿鬼。 实际上人的智商都相差不了多少,除非极个别由 畜生转过来的那种人,榆木疙瘩一样,实在说不通之 外,唯一不同的就是思维方式。有的人看问题就是一 根筋,不会换个角度去思考,不会从多方面去理解。 佛学的思想就是要求我们把自己内心当中对事物片面 的认识打开。如果只从自己习惯的一面去认识事物, 就会产生很多错误,总认为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 所听到的、身体所触碰到的、嘴巴所尝到的、鼻子所 嗅到的世界就是这样。其实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异很 大,容易发生摩擦,所以,明智的人就会“求同存异 ”,在差异中求得生存,而不会去强求别人要和自己 的看法完全一致。 古代人认为地是平的,天比地大一点而已,海的 尽头就是万丈深渊。靠人类有限的知识去认识无限的 世界是没办法做到的,既然没有办法做到,我们为什 么要一味地去找第一因呢?就好像鸡和蛋哪个先来到 这个世界上这个未解之谜一样。 佛陀曾打过一个比喻,一个人突然间被一支毒箭 射中,旁边的人要帮他把身上的箭拔出来。他说,等 等,找找看这支箭是哪里射过来的?这支箭是什么东 西造的?别人为什么要射我?等他把原因找到的时候 ,人也死掉了。 佛学一直强调不要去寻找这个世界的第一因,这 根本不重要。一切现象其实就是生死的循环,这边死 掉,那边生起来,此起彼伏,轮回不息。 重要的是当下,重要的是你现在的心态,重要的 是如何以喜乐的心去欣赏你当下所碰到的所有的人、 事、物。 佛学的智慧就是解脱的智慧,就是教我们在当下 如何去打开自己的那份执着,如何让身边的人因为我 们的快乐而得到快乐。 P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