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拿破仑随想录(精)
ISBN: 9787505738256
编者夏尔· 拿破仑(Charles Napoléon), 原名夏尔·玛丽·杰罗姆·维克多·波拿巴(Charles MarieJér?me Victor Bonaparte), 生于1950 年。法国经济学博士,工程师,法国政界人士。系拿破仑一世的弟弟杰罗姆·拿破仑的直系后代,是拿破仑之父夏尔·拿破仑男性法定后代中唯一在世一脉的长子。同时,他也是比利时已故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外曾孙。此外,他创立了欧洲拿破仑足迹城市联合会,并出任主席一职。其作品涉及国土整治、民族史和家族史,著有《波拿巴与保利》及《波拿巴家族:倔强的反叛精神》等。
拿破仑笔下的拿破仑 一千条语录,一段帝王人生。 本书呈献给读者的拿破仑语录摘自《拿破仑书信集》和《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前者总共收录了36 000多封信函,堪称数量可观的第一手材料。而后者则是拿破仑授意他人撰写的,其内容并非他本人口授。 从《拿破仑书信集》摘取的内容按年代顺序整理而成,以简要的历史背景为序,方便读者纵览拿破仑的戎马一生,追踪他的思想变迁。凡是让拿破仑牵肠挂肚的事,书中都有体现。拿破仑的想法与计谋必然会因局势而不断调整,但通常来说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也偶有变数。 相比之下,《圣赫勒拿岛回忆录》则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是这位军事天才渴望留在人们心中的那个形象。这才是整个回忆录的主旨与内涵所在。 一份是拿破仑戎马生涯中的真情流露,一份是他刻意塑造的理想形象。对比二者,我们便能够细细品味这位法兰西帝王不为人知的个性,发掘他在其戎马生涯中曾遭遇的种种困境。 《圣赫勒拿岛回忆录》是按照口述的内容整理出来的,未以年代顺序为轴,而是按主题编写而成。 之所以这样编排,是为了保证本书的前后两部分衔接起来更为流畅,与此同时,也方便读者在阅读时将两个“版本”的拿破仑进行对照。 读者将在我们的带领下重温这位科西嘉贵族之子的传奇人生:从大革命时期的年轻将领,到之后的第一执政官,直到登上法兰西帝王的巅峰,横扫整个欧洲,而最终等待他的,却是一败涂地,在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黯然长逝。 直到最后,我们或许才会领悟,为什么两个世纪以来,随着对拿破仑认识的不断加深,有人对他歌功颂德,也有人对他深恶痛绝。 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前夕,除了少量的政治信函或私人信件,王室几乎不使用书信作为交流方式。旧制度时期,国王极少动笔,即使动笔也仅限于在大臣提交的文件上签字或在账簿上做注释。 而波拿巴家族却以大量的写作见长,他们深受启蒙思想的熏陶和教育,将写作视为传播理性的工具。这也正是18世纪法国文学复兴的原因之一。 他们在工作中习惯用文字与家族成员和下属进行沟通,因此他们的命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当时前所未有的精准方式传达下去。 拿破仑青年时代的书信全部由他亲笔所书,这一点在他掌权之后必然难以做到。拿破仑有一个掌玺大臣公署,由一名私人秘书掌管。掌管一职先是由他的同窗布里昂(Bourrienne)担任,随后由梅尼瓦尔(Méneval)接替,最后是由凡(Fain)担任。拿破仑先是阅读公函,再将回复内容的纲要进行口述,之后如有必要还会再行修改,最后由他签名。有时他还会在签名前亲笔题写一句客套话。 不过有时皇帝也会将完整的书信口述出来。尤其在遇到大事时,他也会亲自提笔给家人写信。 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的拿破仑依旧保留着口述的习惯,主要是向拉斯卡斯倾诉个人回忆,抒发当年治国理政的感想。鉴于回忆录并非出自拿破仑本人之手,而是由他人代写,故而并不能作为我们了解这位领袖的最可靠与最精确的文献依据。 第一部分 《拿破仑书信集》摘录 1769—1787 童年、军校与学业 拿破仑·波拿巴于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市(Ajaccio),是这座坐拥四千人口的城市里一户贵族家庭的孩子。1768年5月,随着保利的军队被击溃,科西嘉落入法国之手。波拿巴家族起源于利古里亚海岸一座名为萨尔扎纳(Sarzane)的热内亚城市,于十六世纪初来到科西嘉岛。父亲夏尔(Charles)曾支持过位于科特(Corte)的帕斯卡·保利(Pascal Paoli)政府,对其时代的思想持开放态度。 拿破仑先后在阿雅克肖市的贝居安女修会和雷科修道院学习,并于1779年同长他两岁的哥哥约瑟夫(Joseph)一道进入奥顿中学进修法语。他们的母语为科西嘉语,是意大利语方言的一种。年中的时候,拿破仑的父亲在巴黎寻得庇护,拿破仑有幸进入布里埃纳皇家军校上七年级,直到1784年10月被巴黎军校录取。 1784年2月,15岁的拿破仑写了他在布里埃纳的第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追随他也来到这里的小弟吕西安(Lucien): 1. 他在六年级学拉丁语,将了解学校教学的方方面面。他出色的才干和善良让人印象深刻。他肯定是个好苗子。他身体健康、壮实、活跃又冒失。对于这样一个开始,我们是满意的。他的法语非常棒,至于意大利语,他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1785年,拿破仑的父亲去世。同年,他离开巴黎军校,其成绩在58名学生中位列第48,被分配到拉费尔炮兵团服役。 1786年1月,当上军官的拿破仑为逃亡伦敦的帕斯卡·保利撰写了《科西嘉史》。同年9月,在阔别七年后,他第一次回到了科西嘉,直到1787年9月才再次离开。 1787年4月1日,他谈到主教代理、他的伯父吕西安(Lucien): 2. 中等身材,不喜女色,也不好大吃大喝。并非深居简出,也不好四处闲逛。未曾有过任何剧烈的情绪波动,几乎极少生病。我不会像丰特奈尔(Fontenelle)一样,认为他强魄的体格和自私的性格是维持他生存的两大重要条件。不过我的确觉得,他的自私倒让他感到幸福和满足,使得这种利己主义并没有过多地影响到他。 1787年10月,拿破仑在巴黎撰写了《热爱祖国与崇尚荣誉的比较》。之后他获准休假六个月,这让他得以重返科西嘉岛,直到1788年6月他才回到奥松的岗位上。1789年1月,他参加了团里的炮兵课程。7月18日,奥松发生暴动,拿破仑参与了城堡的防御工作。9月,他第三次回到科西嘉岛,并在那里书写了《致雷纳尔(Raynal)神父的信》和《致布塔福科(Buttafuoco)的信》。他在信中抒发了独立主义思想,表明了对帕斯卡·保利的拥护之心。而此时的保利已从英国返回科西嘉,并再次成为岛上的核心人物。 1789年3月28日,在奥松,写给他的伯父、主教代理吕西安: 3.身在法国就如同身在一位破产的庄园主家中一样,一旦有钱能满足眼下的处境,就再不考虑未来了。 同一封信中,谈论到卡洛讷(Calonne)先生: 4. 这个人对国家财政事务的管理跟他对待个人财务的态度一样。不仅自己破了产,还让王国毁于一旦。 1789年4月15日,在奥松,致母亲: 5. 我重复父亲曾经讲过的话:财富面前,欲壑难填。 1789年5月,致哥哥约瑟夫: 6. 别忘了,我们的物资极其短缺,大家会为了一桶酒而争执不下。 1789年6月12日,在奥松,致保利: 7. 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祖国(科西嘉)遭遇不幸。三万法国人踏上我们的领土,将自由在血泊之中埋葬。这就是最先映入我眼帘的可憎的一幕……尽管我的书(《科西嘉史》)颇受好评,但我知道它激怒了我所抨击的那些驻扎在科西嘉岛的众多法国士兵。但事关祖国的利益,我根本不在乎这些! 1789年7月22日,在奥松,致约瑟夫: 8. 战鼓喧天,炮火连连,周围满是鲜血。此时此景,我给你写了这封信。周日晚,这座城市的贱民同一帮前来趁火打劫的外来强盗一起,推倒了农场经纪人的大楼,抢劫了海关和许多所住宅。 1789年8月9日,在写给哥哥约瑟夫的信中,谈论到那些对内克尔(Necker)的失势公开表示支持的女人: 9. 如果说女性的端庄在于掩饰她们的诱惑力,如果说她们的美德在于含蓄内敛,那为什么她们还要插手公共事务呢? 10. 我们在宪法上投入了很多精力,但进展缓慢,步履维艰。这些人啰唆个没完。宪法颁布后,我会告诉你我的意见。 1790年1月,拿破仑同哥哥约瑟夫一道参加科西嘉竞选。应阿雅克肖市政局的请求,他撰写了他的第一部声援法国大革命的政治陈情书。7月,拿破仑与约瑟夫接待了帕斯卡·保利,并希望约瑟夫能够追随保利。随后,拿破仑回到部队,继续为指挥保利的军队做准备。 拿破仑于1791年2月离开瓦朗斯,被推选为国民护卫队科西嘉志愿军第二营的中校副手。6月进入瓦朗斯卫戍部队后,拿破仑被任命为中尉。当听闻国王逃窜至瓦雷纳(Varennes)被逮捕的消息后,他写了一篇名为《共和制或君主制》的短文,阐述了他的共和理念。在此之后,他还撰写了《里昂演说》。 1791年4月18日,在奥松,致约瑟夫: 11. 我看了你的祝词,有不错的地方,但都被一堆杂乱无章的废话和冠冕堂皇的辞藻掩盖了。你的文风过于拖沓和松散,既没有强度,又缺乏张力,会让商人犯困。另一个不足之处则在于,你追求新奇特别的字眼,但却词不达意。如果你能把这四页的祝词缩减到半页,那将无可挑剔!……要始终保持先抑而后扬。 1791年4月24日,在写给约瑟夫的信里提到小弟路易,拿破仑负责路易的教育: 12. 他操着法国人的腔调,恰当且轻快。他进入社交圈,能够优雅大方地同别人打招呼和寒暄,颇有三十来岁的严肃和端庄。我不难看出,他会是我们兄弟四个(约瑟夫、拿破仑、吕西安和路易)里面最出色的。的确,我们几个接受过的教育都不如他好。 1791年9月到1792年5月,拿破仑为了支持约瑟夫选举回到了科西嘉岛,卷入当地的政治冲突中。5月,拿破仑赴巴黎就科西嘉事件进行陈述,并为他这次长时间的缺勤做出解释。8月10日,武装群众攻陷杜伊勒里宫,这让目睹了此次事件的拿破仑印象颇深。10月,拿破仑第五次回到科西嘉岛,并于1793年2月随科西嘉军队出征马德莱纳群岛(Madelaine),损失惨重。 1792年6月14日,在城里吃过晚饭,致约瑟夫: 13. 这个地方遭受着最狂乱势力的各种折磨。这么多不同的事件,很难理清它们的大体脉络;事态将如何发展,我很难说。但这一切都极具革命色彩。 1792年6月17日,在巴黎,致约瑟夫,谈到巴黎的动向: 14. 比以往更能肯定,这一切都将以我们(科西嘉)的独立而告终。 1792年6月18日,在动荡的巴黎,年轻的军官写给约瑟夫: 15. 法国现在分为三派:一部分人认为宪法是完善的,要将其完整地保留;另一部分认为这部宪法不好,但又想争取自由,故希望采纳其原则。这两部分人在国外打得不可开交,所以我们将其视为一派。第二派支持宪法,但要用参议院取代国王,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共和党,也是雅各宾派。第三派则觉得宪法荒谬之极,支持专制。 1792年6月22日,致约瑟夫,描绘了民众入侵罗浮宫的场面: 16. 雅各宾人是一群疯狂之徒,毫无理智可言。 1792年7月3日,在巴黎,致吕西安: 17. 恬静的生活,沉浸在家庭的温馨与惬意中,随心所欲,悠然自得。亲爱的,这是我们挣够四五千磅的时候才能决定要过的日子,是35至40岁才应该决定要过的生活。那个时候的你,不会再因冷静的幻想感到折磨和痛苦。希望你万事克己复礼。总之,若想活得幸福,就要了解自己。 1792年7月27日,在瓦朗斯: 18. 欧洲有两类君主,一种是指挥人的,另一种是指挥牛马的。前者对革命的理解相当透彻,而后者却对宪法嗤之以鼻,无法领会其内涵。 19. 科西嘉的血液在我身体里以罗纳河之速急速奔涌着。 1793年,拿破仑与科西嘉一刀两断。波拿巴一家加入国民公会的阵营,而保利依旧是吉伦特派。拿破仑年轻的弟弟吕西安在土伦大肆发表反保利的言论。拿破仑被保利分子逮捕后虽成功逃脱,但家族位于阿雅克肖的房子却毁于一旦。6月11日,波拿巴举家撤离科西嘉岛。 7月,拿破仑在阿维尼翁(Avignon)撰写了支持雅各宾的对话录《博凯尔的晚餐》。9月,在小罗伯斯庇尔(Augustin Robespierre)的支持下,拿破仑被任命为南方军炮兵司令,并成功用自己的计划收复了被英军占领的土伦。11月,他升任准将,于12月赴马赛上任。 1793年10月16日,在马赛,这位南方军队的炮兵将领对执行任务的人民代表写道: 20. 我们可以24小时、必要时甚至可以36小时水米不进。而弹药却是一刻都不能少,哪怕只是三分钟,炮弹推迟了三分钟到达就是不及时了。 1794年2月,拿破仑被任命为意大利军团的炮兵司令。他就未来出征意大利之事给公共安全委员会写了一封报告。在罗伯斯庇尔和他的弟弟,即拿破仑的庇护者奥古斯汀[[[]即小罗伯斯庇尔。——译者注 ]]倒台后,拿破仑也于7月17日被逮捕。直到1795年3月,他才再次得到任命。 1794年7月2日,在尼斯,致意大利军团炮兵副指挥: 21. 在共和国,有两类危言耸听之人:一类人嚷着没有饭吃,而另一类人总是担心弹药短缺。 1794年8月12日,在昂蒂布(Antibes)要塞,拿破仑因受雅各宾党牵连而被捕: 22. 我的良知才是审判我行为的法庭。 1795年2月4日,写给他第一任未婚妻黛丝蕾·克拉里(Désirée Clary),约瑟夫娶了她的姐姐朱莉: 23. 随信您会看到那张我忘记给你的书单。上面列举了一些我认为对您更有意义且读起来更为惬意的书。只有极少的小说,而那种没完没了冗长拖沓的小说更是一本也没有。 1795年2月12日,致黛丝蕾·克拉里: 24. 要学会从随便一个音符都能唱出音阶。比如您只唱普通的音阶do re mi fa so la xi do。如果您从re开始,唱re mi fa so la xi do re,您知道通常会怎样吗?虽然我们唱的就是re,但它的时值同do一样,也就是一种不同的调式。然后fa是个半音,而la是个全音。紧接着该唱fa so la xi do re mi,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之间有个半音的音程。最后是si do re mi fa so la si,这也是古希腊人的音阶。 5月8日,与黛丝蕾订婚无果后,拿破仑离开马赛奔赴巴黎,8月进入地形测量局工作。10月(葡月[[[]法兰西共和历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采用的历法。每年从秋季开始,将全年分为葡月、雾月、霜月、雪月、雨月、风月、芽月、花月、牧月、获月、热月和果月等。——译者注 ]]),巴拉斯(Barras)为粉碎王党分子的叛乱向拿破仑求助。拿破仑和缪拉(Murat)就是在这时相遇的,“葡月将军”的称号也源于这一阶段。之后,拿破仑被任命为内防军副司令,并在巴拉斯的圈子里结识了他未来的妻子约瑟芬·德·博阿尔内(Joséphine de Beauharnais)。 1795年10月,巴拉斯进入督政府后,拿破仑升任内防军总司令。 1.国内拿破仑随想录,文字全部选自拿破仑书信及回忆录,真实的再现了拿破仑的思想与情感。是了解拿破仑的最佳读物。 2.编者夏尔·拿破仑(Charles Napoléon),系拿破仑一世的弟弟杰罗姆·拿破仑的直系后代,是拿破仑之父夏尔·拿破仑男性法定后代中唯一在世一脉的长子。是法国研究拿破仑的专家 。 3. 精装版本,设计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