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看开
ISBN: 9787564075200
看淡名与利,才能获得自由和快乐 人们这一辈子到底要什么?成功失败,得到失去 ,对人们而言是重要还是不重要?而什么样的人生才 是成功的人生呢,什么又是富足的一生呢?有人认为 ,加官晋爵是成功的标志,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成 功的标志。而事实上,财富和官爵往往与幸福无关。 康奈尔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曾说过:“虽然财 富可以带给人幸福感,但并不代表财富越多人越快乐 。”金钱对于一个人来说,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 后,每一分钱的增加,对快乐本身而言就不再具有任 何意义。也就是说,到了这个阶段,金钱已经没有办 法换算成幸福和快乐。 如果一个人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忽略了亲情和 友谊,放弃了对生命中其他美好方面的享受,就算到 最后拥有了万贯家财,也难以摆脱孤独怅惘的纠缠。 云海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他面容慈祥,每次给 信徒们讲法时都会说:“人生中有许多快乐,所以我 们要快乐地生活。” 云海禅师快乐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大家 都以他为榜样,让自己也快乐地生活。一天,云海禅 师生病了,他躺在床上不住地呻吟道:“痛苦啊,实 在是太痛苦了!” 这件事很快在寺院中传开了,住持听说后,便忍 不住前来责备他:“生老病死乃人之常事,一个出家 之人总是喊着‘苦啊,苦啊’,这样合适吗?” 云海禅师回答道:“既然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 历,又为什么不能在痛苦的时候叫苦啊?” 住持说:“曾经有一次,你不小心掉人河中,面 对死亡,你毫无惧色,而且平时你不是也教导信徒们 要快乐地生活吗?为什么一生病却又叫苦不迭呢?” 云海禅师对住持招了招手说:“你过来,到我床 前来吧。” 住持向前走了几步,来到云海禅师床前,只见云 海禅师轻声问道:“住持,你刚才说起我从前一直都 讲快乐,现在反而叫起苦来,那我想问您,究竟是讲 快乐好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人生也是如此,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有时我们只 看到事情的一面。诸如,看到名利带来的光鲜一面, 却看不到在追逐名利之时,失去的自由、快乐。计较 是非得失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很私欲的,人在被私欲 控制的状态下,斤斤计较得与失,自然会与他人产生 矛盾与冲突,从而增加困扰和烦恼。宋代大文豪苏东 坡说:“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未吾之所有,虽一 毫而莫取。”意思是说,天地之间,物各有所属,不 属于我的,我一点也不会要。一个人若能拥有这样得 失由天定的心态,那么将会减少很多烦恼。 一位70多岁的日本老先生,参加电视台主办的古 玩鉴定节目,他拿出一幅祖传的珍贵名画,请在座鉴 定团的成员为他鉴定这幅古画的价值。他父亲跟他说 这幅古画价值上百万,所以,他父亲一辈子战战兢兢 地保护着这幅画,由于他自己不懂艺术,所以,拿来 请专家鉴定它的价值。 经过鉴定团中每一位成员精心细致的鉴别,得出 的结果是,这幅古画为赝品,根本就不值钱。主持人 问老先生:“您一定很难过吧?”这位老先生却在很 短的时间内,舒展开自己脸上的皱纹,憨厚地一笑说 :“这样也好,我就不用像我父亲那样小心翼翼地保 护它了,也不会有人来偷了,我也可以安心地把它挂 在家里的客厅中了。” 曾经有一位朋友说起自己很有钱的妹妹时,流露 出一副很不以为然的样子。她说:“别看我没她有钱 ,可我比她过得自在。我虽然做不到天天大鱼大肉, 但可以隔三岔五地买点吃。我不想去上班了,就跟领 导请一天假,在家睡到日上三竿,她行吗?她一天不 去,业务上的好多事就处理不了。我下了班回家,一 菜一汤我吃得舒服,她不行,必须去应酬。在饭店里 ,不管菜色再怎么诱人,也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便吃 ,再说饭店里闹哄哄的根本就吃不下。特别是她要出 门的时候,把家里值钱的东西,东藏西藏的,生怕小 偷进来把东西拿走。我不怕,小偷爱来不来,反正家 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她还说:“我宁可这样活 着,也不要像她那样。太累!” 这位朋友是学音乐的,她的生活,除了音乐就是 书籍,而且喜欢茶道,喜欢佛学。她好多同学的老公 都有了不俗的成绩,譬如升官的、发财的,她一点也 不羡慕,虽然她老公只是一个技术人员,并且一干就 是好多年。但乐得自在,对是否提升从不放在心上, 工作那么多年没和任何一个同事产生过矛盾。两夫妻 很恩爱,唯一遗憾的是结婚多年没有孩子,每当大家 替他们惋惜的时候,她就会说:“这是老天的安排, 我虽没有承欢膝下的热闹,但也不受生育之苦,不受 养育儿女必须付出的辛劳,不会整天为孩子的健康担 惊受怕,为他的顽皮不省心而苦恼失望。” 这对夫妻看淡名利,看淡无法得到的东西,无欲 无求,所以生活得幸福而满足。其实,人生苦短,看 穿是非得失,便可以从容地生活。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