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秦
原售价: 60.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后汉通俗演义(精)
ISBN: 9787551816670
蔡东藩(1877—1945),名郕,字椿寿,号东藩,浙江萧山人,**的演义小说家、历史学家。1916年开始,历时10年,蔡东藩将秦朝到民国2000余年历史尽书于笔下,成书11部,21册,1000余回,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该书“以正史为经,以逸闻为纬”,“语皆有本”,较之《三国演义》,*忠实于历史;较之“二十四史”,*通俗易懂;较之《国史大纲》,自评自注*加生动有趣。此书一经出版,即*到顾颉刚、二月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风靡**,重印几十版,累计销量逾千万册,实为通俗史著之经典巨著。蔡东藩因此而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回 假符命封及卖饼儿 惊连坐投落校书阁 有汉一代,史家分作两撅,号为前后汉,亦称东西汉 ,这因为汉朝四百年来,中经王莽篡国,居然僭位一十八 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汉,王莽以后,叫作后汉。且 前汉建都陕西,故亦云西汉,后汉建都雒阳,雒阳在关陕 东面,故亦云东汉。《前汉演义》,由小子编成百回,自 秦始皇起头,至王莽篡国为止,早已出版,想看官当可阅 毕。此编从《前汉演义》接入,始自王莽,结局三国。曾 记陈寿《三国志》,谓后汉至献帝而亡,当推曹魏为正统 。司马温公沿袭寿说,也将正统予魏,独朱子纲目,黜魏 尊蜀,仍使刘先主接入汉统,后人多推为正论。咳!正统 不正统,也没有甚么一定系绪,败为寇,成为王,古今来 大概皆然,何庸聚讼?(一部廿四史从何说起,便是此意。 )不过刘先主为汉景帝后裔,班班可考,虽与魏、吴分足鼎 峙,地方*小,只是就汉论汉,究竟是一脉相传,必欲拘 拘然辨别正统,与其尊魏,毋宁尊蜀。罗贯中尝辑《三国 演义》,名仍三国,实尊蜀汉,此书风行海内,几乎家喻 户晓,大有掩盖陈寿《三国志》的势力。若论他内容事迹 ,半涉子虚,一般社会,能有几个读过正史?甚至正稗不 分,误把罗氏《三国演义》,当作《三国志》相看,是何 魔力,摄人耳目。小子不敢訾议前人,但既编《后汉演义 》,应该将三国附入在内。《前汉演义》附秦朝,《后汉 演义》附三国,首尾相对,却也是个无**偶的刨格。(可 谓戛戛独造。)惟小子所编历史演义,恰是取材正史,未尝 臆造附会;就使采及稗官,亦思折衷至当,看官幸勿诮我 迂拘呢! 若要论及后汉的兴亡,比前汉还要复杂。王莽篡国, 祸由元后,外戚为害,一至于此。光武中兴,惩前毖后, 亲揽大权,力防外戚预政。明帝犹有父风,国势称盛。章 帝继之,初政可观,史家比诸前汉文、景,不意后来*任 后族,复蹈前辙。和帝以降。国事*非,外立五帝,(安帝 、顺帝、质帝、桓帝、灵帝。)临朝六后(章帝后寞氏,和 帝后邓氏,安帝后阎氏,顺帝后梁氏,桓帝后窦氏,灵帝 后何氏。)妇人无识,贪揽国权,定策帷帝,委政父兄,嗣 主积不能容,势且孤立,反因是倒行逆施,委心阉竖。于 是宦官迭起,与外戚争持国柄,外戚骄横不慎,动辄为宦 官所制,辗转消长,宦官势焰熏天,横行无忌,比外戚为 尤甚,正人君子,被戮殆尽。天变起,人怨集,盗贼扰四 方,不得已简选重臣,出为州牧,内轻外重,尾大不掉。 势孤力弱的外戚,欲借外力为助,入清君侧,结果是外戚 宦官,同归于尽,**大权,归入州牧掌握。一州牧起, 群州牧交逼而来,又酿成一番州牧纷争的局面,或胜或败 ,弱肉强食,董卓、曹*,先后逞凶,天子且不知命在何 时,还有甚么汉家命令?当时中原一带,尽被曹氏并吞, 惟东南有吴,西南有蜀,力保偏壤,相持有年,曹丕篡汉 ,仅存益州一脉,不*如缕,又复出了一个庸弱无能的呆 阿斗,终落得面缚出降,赤精衰歇,都随鼎去,岂不可悲 ?岂不可叹?(慨乎言之。)总计自光武至章帝,是君主专 政的时代;自和帝至桓帝,是外戚宦官*迭擅权的时代; 自桓帝至献帝,是宦官横行的时代;若献帝一朝,变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