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鸟

囚鸟
作者: [美] 库尔特·冯内古特
出版社: 北京日报
原售价: 59.9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囚鸟
ISBN: 9787547745830

作者简介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 20世纪美国极具影响力的黑色幽默文学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推崇他为“美国当今极有才能的作家”。在196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冯内古特的小说几乎人手一册,他被称为“几代美国青年的偶像”。 在《囚鸟》中,冯内古特依旧用自己擅长的黑色幽默,展现了一个哈佛大学毕业生三次入狱的经过,并以此贯穿了20世纪美国诸多重大历史事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之下劳动人民的苦难和知识分子的伪善。 他曾诙谐地说:“我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有几斤几两;我写得这么好,真是冒犯大家了。” 译者简介: 董乐山(1924—1999),知名翻译家、作家、美国文化研究者。董先生一生著译丰富,主要译作有《红星照耀中国》《一九八四》《西方人文传统》《冠军早餐》《囚鸟》等。

内容简介

《囚鸟》(节选,有删减) 日子还是得过下去,是啊——不过一个傻子却很快就要同他的自尊心分手了,也许到世界末日他们也不会再碰头。 请读者注意,在我这本书中,年代和人物一样,都是书中的角色。这本书是我活到现在为止所经历的故事。一九二九年毁了美国的经济;一九三一年送我上了哈佛大学;一九三八年让我谋得了联邦政府的一个差事;一九四六年让我娶到了妻子;一九四六年也给我生了一个不肖的儿子;一九五三年把我从联邦政府中开除了。 因此我把年代用大写,好像它们是人名一样。 一九七〇年给我在尼克松政府的白宫中谋到了一个差事;一九七五年因为我在统称“水门事件”这一美国政治丑闻中的一份十分荒唐的贡献,而把我送进了监狱。 三年前,我写道,一九七七年又把我从监狱里放出去。我觉得自己就像垃圾一样。我当时穿的是一身深绿褐色的囚服。我独自坐在监狱里的床上,床上的铺盖已给我收了起来。一条毯子、两条床单、一只枕头套,都整整齐齐地叠好,放在我的双膝上,就要同我身上的囚服一起退还给我国政府。我的满布老年斑的双手握在一起,按在上面。我的双眼呆呆地瞪着前面的墙,那是离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三十五英里远的芬莱特空军基地边上,“联邦最低限度安保措施成人改造所”的一所营房的二楼。我坐在那里等一个看守来把我带到行政楼去,领取释放证和便服。大门外不会有人来接我。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会有人既往不咎,拥抱我一下,或者请我吃一顿饭,给我一张床睡一两个晚上。 要是这时有人注意我,他会发现我每隔五分钟就会做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我脸部漠然的表情不变,从床单上举起双手来,连拍三下,又放下去。为什么这样,我以后再解释。 那一天是四月二十一日,上午九点钟。看守晚来了一小时。有一架战斗机从附近一条跑道的尽头凌空而起,在空中呼啸而过,耗掉的能量足够一百户人家用一千年。我连眼也不眨一下。这种事情,对芬莱特的老犯人和看守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这里的犯人犯的都是不涉及暴力的“白领罪”,大多数被装在紫色的大轿车里,带到基地周围去干活儿了,只留下少数打扫卫生的人员,擦玻璃、拖地板。还有少数留下的人在写信,或者读书、打瞌睡——他们都有病,一般是心脏病或背痛腰酸之类,不能干什么体力活儿。要是在平日,我这时就会在基地医院的洗衣房里,把衣服放到洗衣机里去。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我的身体很好。 我在监牢里有没有因为是哈佛大学毕业生而受到特殊照顾?老实说,从哈佛大学毕业并没有什么稀罕的。我在这里遇到过或听到过的哈佛大学毕业生至少有七个。待会儿我一走,我的床就会由弗吉尔·格雷特豪斯占了,这位前任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部长也是哈佛大学出身。在芬莱特,按教育水平来排队,我还是很靠后的,只有个微不足道的学士学位。我连PBK1会员都不是。我们这里至少有二十个PBK会员、十个医生、与医生同样数目的牙医,还有一个兽医、一个神学博士、一个经济学博士、一个化学博士,被取消律师资格的律师更是不可胜数。律师多得已司空见惯,因此每逢有新人来到,我们就有这样一句玩笑话:“要是你发现自己在同一个没有上过法学院的人说话,你就得小心——他不是监狱长就是看守。” 我自己微不足道的学士学位是文科方面的,偏重历史和经济。我进哈佛大学时本打算将来做公务员,即政府雇员,而不是民选官员。我认为在一个民主的国家里,没有比终身在政府中服务更高尚的职业了。由于我不知道政府的哪一个部门会录用我,是国务院、印第安人事务局还是别的什么部门,因此我必须力求知识渊博,到处适用。因此我得了一个文科学士学位。 现在说起来好像这是我自己的打算、我自己的想法,而在那个时候,我世事未更,什么都不懂,当然很乐意把一个年纪大得多的人的打算和想法当作自己的打算和想法。这个人是克利夫兰的一个亿万富翁,名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麦科恩,是哈佛大学一八九四届校友。他是丹尼尔·麦科恩那个隐居遁世、说话口吃的儿子,而丹尼尔·麦科恩则是一个精明强悍的苏格兰工程师兼冶炼家,他创办了凯霍加桥梁与钢铁公司。我出生的时候,那家公司是克利夫兰地区醉大的雇主。弹指之间,恍如隔世,真无法想象我是在一九一三年出生的!要是今天的年轻人听我一本正经地说,那时候俄亥俄州的天空常常因翼手龙飞啸而过而被遮得昏暗无比,或者体重四十吨的雷龙在凯霍加河的淤泥中打滚儿,会不会有人表示怀疑呢?我想不会。 我在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麦科恩的欧几里得大道宅邸中出世的那一年,他已四十一岁。他娶了洛克菲勒家的小姐爱丽丝为妻。她比他还有钱,大部分时间带着他们的独生女克拉拉在欧洲度日。母女两人无疑是因为麦科恩先生的结巴而感到见不得人,也许还因为他一辈子除了整天读书别的什么也不想干而感到更加痛心,因此很少回家。那时候离婚是不可想象的事。 克拉拉——你仍在人世吗?她恨我。过去和现在都有人恨我。 ◆ 不要被规则驯化,勇敢做个不平庸的人! ◆ 《囚鸟》是地狱笑话大师冯内古特极负盛名的代表作 ◆ 《囚鸟》是美国后现代文学里程碑,展现了20世纪美国知识分子群像 ◆ 《囚鸟》讲述了一个精英知识分子,如何一步步沦为现实世界的“囚鸟” ◆ 村上春树、阿特伍德、波拉尼奥、格雷厄姆·格林、多丽丝·莱辛、今敏、朴赞郁、木心、麦家……都爱阅读冯内古特的作品。 ◆ 随书附赠精美2024日历卡 ◆ 那些年轻人也许因为一生之中长期收到“闭嘴”的训斥,已没有什么话要说了。——《囚鸟》第151页。 ◆ 《囚鸟》中的每一页、每一页,都是人类驯化实录。 ◆ 冯内古特的小说既滑稽又悲伤,他的痛苦从不严肃,他是独①无②的。——多丽丝?莱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内封上图案为冯内古特亲笔手绘图 ◆ 阅读冯内古特,就是用黑色幽默反抗荒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