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1-6)

品中国文人(1-6)
作者: 刘小川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270.00
折扣价: 172.80
折扣购买: 品中国文人(1-6)
ISBN: 9787532168767

作者简介

刘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县,供职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苏文化研究院。政协四川省第十届委员。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苏曼殊》《汉刘邦》《暧昧》《色醉》《老夫少妻》 主要论著:《苏轼,叙述一种》《来到汉语中的德国大师》《品中国文人》(全四册) 人物传记:《先贤与中国》《苏东坡》《李清照》《李煜》 获奖情况: 2008年获眉山市政府文学艺术突出成就奖。 作品《苏轼,叙述一种》2002年获巴金文学院随笔奖。 作品《品中国文人》荣获巴金文学院第六届茅台文学奖。 古典作品为什么吸引我们呢?只因汉语巨大的生命力。语言的无限细化对应着几千年的人事与物事。古人的许多话,听上去像昨天讲的,像昨天写的。这无疑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如此独特的文字和语言,创造了浩如烟海的经典文献,它所承载的价值却难以流布到国外去。越是独特的东西越具有本土性,或者,反过来说,越具有本土性就越独特。汉语艺术的西译,向来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唐诗宋词,几乎不可译。那些海量的、只可意会的审美意象,恐怕只与本土性的生活意蕴息息相关,不足为外人道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刘小川

内容简介

庄子观鱼,乐游鱼之所乐。庄子登山弹大鸟,忽然停弓,化身为一飞冲天的鲲鹏。庄子命名的蛮、触两个小国,位于蜗牛角上,长期恶斗不息,伏尸数万,“一微尘内斗英雄”……孔子梦周公,庄生梦蝴蝶,前者追慕周礼三千,后者要将人生的樊笼彻底打破。大大小小的樊笼多得数不清,五花八门的生存之遮蔽,连圣人老子也辨别不完。 庄子逍遥游的秘诀是免于执,这与佛说不谋而合。佛陀的方丈内有大千世界。 无论居家还是远游,庄周都能抵达游的本质和状态。这就无所不游其极了。庄子的逍遥,击中了古今绝大多数人的不逍遥,所以他合该流芳千古,矗立于东方文明的核心,对等映照西方大哲。“乘物以游心”,讲得多好。“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可惜庄子享受的至美至乐,我们这些人享受不到。庄子能看见无,而拥有这般慧眼的人寥若晨星。 苏轼学庄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晏几道学庄子,玩思百家,七十岁而“貌有孺子之色”。 蒲松龄学庄子,“至老同婴孩。” 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 意译:具备游心的能耐,哪儿不能游呢?反之,你跑上十万里,不如人家原地打转。 庄子是原地打转而思接九天的人物。 活得不沾不滞,活得恍兮惚兮。实境幻景浑然一体,恰似儿童。 我的邻居苏东坡 眉山地处成都平原的南端。苏洵说:“古人居之富者众。” 两宋三百余年,仅一个眉山县就出了九百零九个进士,高居全国州县之首。成都(当时叫益州)不能比的。苏东坡考进士乃是事实上的状元,制科殿试又拿了百年第一,所以我称他是宋代唯一的“双料状元”。 这个状元后来干了很多大事,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小时候我不知道苏东坡厉害,他的家和我的家相隔一百多米。他的家八十几亩地,我的家二十几平米。他一天到晚坐在大殿里,看上去委实有些阴森森哩,大殿外还有一口苏家的井。那井水我喝了不少,甜丝丝的,凉浸浸的。井边一棵光秃秃的千年黄荆树,据说苏洵用黄荆条打得小苏轼双脚跳。我是眉山下西街出了名的调皮捣蛋的费头子(孩子王),但凡听到苏东坡挨打,就乐得咯咯笑。苏东坡也属于下西街嘛,论板眼儿(戏耍花样)肯定不如我。他挨打的次数也不如我,差远了。当时我在城关一小上学,课余练武功正起劲,崇拜豹子头林冲,认为区区苏东坡不值一提。林冲雪夜上梁山,苏东坡连峨眉山都没爬过。武松醉打蒋门神,苏东坡在乌台监狱里挨几下就痛得遭不住,真是不经打。他酒量差,当然我的酒量也不行。他下棋不行,我下棋还可以。他下河游泳一般般,我九岁那一年就横渡了岷江,弄潮拍浪一千五百多米,浪高一尺啊。他在书房南轩看书,摇头晃脑念子曰诗云,我家没书房,我在后院的柚子树的树杈上躺着看书,看了四大古典名著,看了《铁道游击队》,看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别林斯基、莎士比亚…… 从小学到高中,我跟那个名叫苏东坡的人较劲。 每当爸爸找不到我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到三苏公园去看看。 哦,妈妈。现在是二〇二一年的深秋了,妈妈在哪儿? 三苏公园啊,下西街文化馆,工农兵球场,电影院,招待所,我何止去过三千回。一年四季,同学们伙起,一个个勾肩搭背东耍西耍,淋坝坝雨,淋阵雨、偏东雨,享受大风中的那种近乎窒息的感觉。爬高高树,跳高高墙,比高高尿,呆望永远神秘的高高的夜空。男孩子打架,梁山好汉不打不相识嘛,打出了友谊,也打宽了雄性渠道,学校哪有小鲜肉的市场?通通靠边站。 话说硬汉海明威,倒提小鲜肉扔进了汪洋大海。 我在说什么呢?说灵动,身心的灵动。 拙作《品中国文人》(五卷),写了历代五十个大文豪,发现早年的释放天性乃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天性不能释放,创造性是要大打折扣的。学自然科学的学生也不例外。 苏东坡小时候是个“三好”学生,好吃,好玩,好学。他的母亲程夫人,他的乳娘任采莲,平日里做菜变着花样,苏东坡就成了好吃嘴,后来自创了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东坡羹,东坡泡菜……他又把眉山的美食带到江浙一带。我吃上海、杭州的东坡肘子,觉得还是眉山的好...... 《品中国文人》(1~6册)以纵横的笔墨,现代的眼光书写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诸葛亮、阮籍、韩愈、苏东坡、范仲淹、司马光和岳飞十一位圣贤的生平及思想,将史实嵌入丰富而细节化的文学想象,有力地挖掘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