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精益思想丛书

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精益思想丛书
作者: (日)新乡重夫|译者:李兆华//周健//罗伟//王劭禹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新乡重夫谈丰田生产方式/精益思想丛书
ISBN: 978711160954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合理地设定可判断“一般可接受的波动”与“ 超出范围的异常”的界限,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②如果我们发现了异常,就要采取行动,以排 除产生不良品的原因。也就是,明确的反馈检验的 想法,是由对以往判别检验为中心的检验的反省所 促成的。这对我们的质量管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在实际的应用上,虽然检验结果反馈给“加工工 序的速度”对不良品的产生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我 们常常看到控制图是一个月整理一次,所以质量会 议也是每月召开一次。这样的做法,将不会有大的 效果。 如果在“出现不良品之后已经采取了行动”, 这仍属于“出现不良品之后再采取行动”的基本观 念。我们如果不“采取行动以不制造不良品”,也 就是进行“不制造不良品的检验”的话,仍不会留 下致命的缺点吗? ③所谓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Qc)的最 大特征,可以说是以推断统计学的理论为基础,根 据不良品的发生频率,设定一个高度合理的质量标 准(acceptable quality level,AQL,常被称为“ 可接受质量水平”)的样品数。 尽管它是从统计学的观点进行合理的设定,但 从结果上来说,它仍是检验手段的合理化,而绝非 质量保证的合理化。这是它的致命性缺点,但是大 部分人沉溺于它符合“方法合理化与目的合理化” 的错觉。许多人相信质量保证的背后有学术上的理 论支持,所以是合理的。对于这一观点,我们需要 有清楚的理解与反思。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明了“控制图法”的优点与 缺点,也许它只能运用于如下例子中:“加工一根 轴的外径时,其尺寸=120±0.05mm,要在可接受的 ‘公差范围’内”。 例如,我们对于“冲床的冲头折断,而出现了 没有冲孔”的不良品,就无法用“控制图法”管理 ,因为这是“连续不良”的现象。在质量管理上, 我们用“抽样检验”的方法抽样,如果发现了不良 品,就要停机以防止再出现不良品,此外,同时对 已加工的产品做全数检验,以排除任何不良品。这 样做可以被认为“实施了质量保证”。 但这种方法顶多只是“发现不良品的检验”, 绝非“不制造不良品的检验”。在该例子中,你虽 然可以强调设定了合适的抽样检验频率,并进行了 适当的反馈,但这顶多只是程度的差异而已,可以 将不良率降至最低,但不可能实现“零缺陷”。 以上是“连续不良”的情况,“单次不良”时 又是怎样的呢? 田中压铸公司曾经发生过相机机身的“模流不 良”的现象。于是,它根据品管部门规定的检验标 准进行了下列抽样检验: 每100件抽出1件检验,若发现“模流不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