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书生(精)

原本是书生(精)
作者: 于晓明
出版社: 海天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原本是书生(精)
ISBN: 9787550702356

作者简介

于晓明,笔名古农、鲁冰。1975年生于桓台县,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国土资源部《地球》杂志社原执行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中国十大创新传媒新锐人物、中国报业网专家团成员。现为北京书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都市文化报》书脉周刊主编、国学网副总裁。著作有《无定集》《川上集》《茶歇集》《门外漫谈:于晓明管理随笔集》《我,或者我们"《居京杂记》《原本是书生》《命若蝼蚁》《自字言然》《静庐书简》等;主编“中国历代日记大系”、“当代文人日记丛书”“书脉丈库”等系列图书。2012年创办中华日记网。

内容简介

杨运发来单嵘的诗文集文字及封面设计稿;致淄博文化局刘心德局长 函并杂志二册。 下午继续校稿。 晚,应邓加荣先生邀请,前往西单“天津百饺园”酒店参加元旦Party 。在座除了邓加荣夫妇以外,还有畅销书作家田雁宁及其女友小孟、《人 民公安报》编辑部主任张泽民、《啄术鸟》编辑晓敏、《小说选刊》编辑 李普、《啄木鸟》首任主编李庆字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冠以“雪米 莉”名字的系列作品风靡全国。从普通百姓到专家学者,人们似乎是一夜 问发现了文学与社会大众那种自然而且应该存在,但在几千年的文学史上 一直被创作者或批评者有意无意忽略的衍生共存关系。他们从“雪米莉” 的作品中看到了中国新时期的通俗小说形式,而且迅速接受和传播开来。 “雪米莉”就是田雁宁。在此见到田雁宁有点意外,更意外的是,已近耳 顺之年的田雁宁,竟然依然“愤青”十足。他虽然说“自己从来不反对什 么”,实际上言语间对于当前中国一些社会问题的不满已经表露无遗。他 说,从来不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的任何活动,尽管自己是作协的理事;他说 在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和作品,没有他“崇敬”的作家,有几个 只是“喜欢”而已。他说,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漫天飞舞。自己更 是在制造垃圾。他现在主要在搞编剧,用他的话说,是在制造(非创造)影 视。他曾经一天之内写作十个剧本的大纲。包括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关系 表等,然后交给“写手”分集编写。他坦言,现在署他的名字编的剧本, 十之八九不是他写的,都是找别人写的……他的一些言论和观点,引起在 座的不同意见。尤其是《小说选刊》的李普和我,更是坚决反对。我问田 先生。你心目中的“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和作品”是什么样子的?你自己也 说自己是在制造垃圾,为什么明明知道还在做呢?他未置可否,顾左右而 肓他。 李普正在组织“博鳌文学高峰论坛”,想以此激活一下沉闷的巾国文 学现状,邀请我们参加,但愿他能成功。邓老正在编辑注释“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风《三国演义》、《好逑传》、 《玉娇梨》、《平山冷燕》、《水浒传》、《西厢记》、《琵琶记》、《 花笺记》、《斩鬼记》、《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 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 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 》、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轨也由于格调不高,落人才 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 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对于中国文学的未来。总体来讲,大家还是一致抱乐观态度的。正如 田雁宁和邓老分析的:现代作家(尤其是新生代作家,如“80后”)的写作 方法和语言是老一辈作家无法企及的,但是其思想深度和知识广博度是远 远不够的。如果能沉下心来多读一点书。厚积薄发,应该会出大作家的。 我由此联想到前几天刚结束的中央电视台选拔主持人的活动,从万名选手 中最后录取六名,评委由中国几乎所有的知名主持人组成,央视黄金时间 播放,竞争是相当激烈和残酷的,也是相当严肃和公平的。连老牌主持杨 澜都不得不承认:如果她参加今天的竞选,肯定会被淘汰的。最终录用的 选手虽然年龄刚及弱冠,但表现得已是相当的成熟和优秀,综合素质出乎 人们意料之好。从这些人的身上,我们不但看到了希望,更感到了震撼。 九时许归寓,冲澡后写毕日记,睡下。 【一月四日星期四睛】为殿涛兄的地产公司设计标志一枚。 接顾建新先生函及稿《方寸之间大天地》;接王耀东先生电,称已来 北京《人民日报》大地书画院工作,想合作云,相约改日细谈。致电戴存 伟兄,交谈半时许,非常偷陕。挂了电话,进入他的博客《一个伪警察的 私人空间》浏览,写的大多是关于其三岁小女桠桠的趣事。小桠聪明乖巧 ,小桠爸爸的生花妙笔很是引人人胜,逗人心怀。如此关爱女儿的,存伟 兄外,还有昕孺兄、摩罗兄。比起他们,我深感惭隗。壮儿已快两岁了, 我却不能在他身边给他父爱,伴他成长,甚至一家人不得团聚。每每思之 ,歉疚之情便压上心头。 接张穆舒电,嘱抽空去采访彭湃之子、著名核动力专家、有“核潜艇 之父”之称的彭士禄院士,应允之。 印厂来人调整版面。缺乏责任心、无大局观念是目下年轻人最大的问 题!给编辑们开会,重申纪律。在管理上,一味的心善不见得就是好事。 晚,观《朱元璋》六集。近零时,突然接沧州王林清电话,云在京, 期面晤,二十分钟后至静庐,风风火火。他主要为沧州日记大赛事宜而来 ,谈了当地领导的一些意见。我的意见是,能和他们联手当然最好,如果 人为复杂化,弄成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活动,就有违初衷了,不如作罢。 谈时许,王起身告辞返冀。 【一月五日星期五睛】校毕《淡庐日影》。 接皇甫束玉先生函;接江苏赵登亮函并日记答卷一份;接段天顺先生 函并赠书《水和北京——北京历代咏水诗歌选》(段天顺、李永善编著,中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1月版)一册,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 接南京裔兆宏《合作协议》,对于此等易反复之人,最好的办法就是 缓处之。 下午至国子监路看房一处,古建六间,独院,是较为理想的办公场所 ,惜价昂不降(不足150平方米,每年租金25万元),作罢。 延国斌兄来电,谈某度假村地产老板拟合作出版内刊事宜,相约改日 面晤。 北京渲染人文化公司陈晓庆总经理来访,谈排版事宦。翻览他们的资 料,是一家有创意和思想的公司,可以考虑合作。 下午员工的总结和计划都自觉交来,心里非常高兴。 夕,邀请律师刁品纯兄晚饭,并约邹亚同往,三人喝小糊涂仙酒各一 瓶。席问谈单位人事,颇感累心。我对二位讲,除了编好报纸,我对其他 勾心斗角拉帮结派的鸟事毫无兴趣,更不会参与任何一方。刁兄提供报道 材料若干,同意先在《名流》杂志刊发。其律师日记出版之事,答应协助 编选。饭毕,邹亚请去再美泉洗浴,勉强应之。第一次来这种地方,洗浴 后躺在床上被人搓澡,感觉上了屠架一般,非常不爽。洗毕邹亚结账,竞 达七百余元,后悔不迭。发誓再也不来了。十一时许归寓。 【一月六日星期六睛】上午给全体员工开会,针对他们总结报告中提 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并就公司明年的计划作了说明和要求。强调指 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沟通意识、合作意识 。要求他们自己问自己三个问题:2007年我的具体目标是什么?2007年我 的工资收入是多少?2007年我能为父母(家人)做点什么?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