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啦啦谈如何转型社交新零售

赵啦啦谈如何转型社交新零售
作者: 赵啦啦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2.50
折扣购买: 赵啦啦谈如何转型社交新零售
ISBN: 9787512680029

作者简介

者简介: 赵啦啦,女,1985年生人,毕业于中山大学,新浪微博头条作者,互联网知名资讯博主,清华大学特聘讲师,海尔(施特劳斯)、蜜芽新零售等知名企业年度合作顾问。

内容简介

社群是关系连接的产物,而关系要经过媒介才能连接。媒介在进化,关系的连接方式也一直在变。社群形态其实一直都存在,不同的社群之间沟通的媒介在历史上曾经有书信、电报、广播、呼机、电话、邮件、聊天室、QQ群…… 传统的社群形式大多都受时空限制,社群的直接沟通也相应受到局限。基于互联网的通信手段开始普及,受地理空间限制的社群关系开始逐步跨越时空,进入了虚拟空间连接的阶段。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脑端转移到移动端。微信的出现使得社群组织开始摆脱这些限制,可以让社群组织互动更容易、管理更容易。这是社群兴起和火爆的主要原因。 3.1.2?社群的5个构成要素 为了让大家对社群有更直观的认识,首先,我们先了解社群的5个构成要素,它们分别是同好、结构、运营、输出和复制。 1.同好,社群成立的前提。 社群构成的第一要素是同好(Interest)。同好是社群成立的前提。同好是指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我们为了什么而聚到一起?事物没有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正如国内以自律为荣的最大女性社群——“趁早”在社群活动中所提到的那句话:为了找到同类,我们造了一个世界。 同类可以因为某一个产品而聚集到一起,如苹果手机、锤子手机、小米手机;可以因为某一种行为而聚集到一起,如爱旅游的驴友群、爱阅读的读书交流会;可以因为某一种标签而聚集到一起,如某明星的粉丝;可以因为某一种空间而聚集到一起,如某生活小区的业主群;可以因为某一种情感而聚集到一起,如老乡会、校友群、班级群;可以因为某一种“三观”而聚集到一起,如“有种、有趣、有料”的《罗辑思维》。 2.结构,决定社群的存活。 社群构成的第二要素是结构(Structure)。结构决定了社群的存活。很多社群为什么会走向沉寂?因为最初没有对社群结构进行有效地规划,这个结构包括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和管理规范。这四个组成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时间越长。 成员:发现、号召有“同好”的人抱团形成金字塔或者环形结构。最初的那批成员会对以后的社群产生巨大影响。 交流平台:找到人之后,要有一个聚集地作为日常交流的大本营,目前常见的交流平台有QQ、微信、YY等。 加入原则:社群有了元老成员,也建好了平台,慢慢地便会有更多的人慕名而来,那么就得设有一定的筛选机制作为门槛,一是保证社群质量,二是让加入者感觉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这个社群。 管理规范:人越来越多,社群必须要管理,否则大量的广告与“灌水”会让很多人选择屏蔽社群。所以,一要设立管理员,二要不断完善社群规则。 3.运营,决定社群的寿命。 社群构成的第三要素——运营(Operate)。运营决定了社群的寿命,不经过运营管理的社群很难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运营要建立“四感”。 仪式感。比如加入要通过申请、入群要接受群规、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 参与感。比如有组织的讨论、分享等,以此保证群内人员有话说、有事做、有收获。 组织感。比如对某件事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以此保证社群的战斗力。 归属感。比如利用线上线下活动进行互动等,以此保证社群的凝聚力。 如果一个社群建立起“四感”,有了规范、有了质量、有了战斗力、有了凝聚力,就可能持续运营。 4.输出,决定社群的价值。 社群构成的第四要素——输出(Output)。输出决定了社群的价值。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东西是考验社群生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樊登读书会”以持续高质量的读书笔记输出,形成了国内独具特色的读书社群和阅读付费平台。 所有的社群在成立之初都有一定的活跃度,但若不能持续提供价值,社群的活跃度会慢慢下降,最后沦为广告群,一些人会再去加入一个新的“好”群或选择创建一个群。没有价值的社群迟早会解散。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社群一定要能给群员提供稳定的服务,比如坚持定期分享干货。另外,输出还要考虑群员的输出成果,社群里所有的成员都能做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质量输出,释放出更强大的能量。 5.复制,决定社群的规模。 社群构成的第五要素——复制(Copy)。复制决定了社群的规模。因为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所以社群越大分享情感的可能性就越大。 “复制”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第一,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通过复制而扩大社群规模? ★ 90后社交商业老兵,凝练7年实战经验+1000家企业转型案例+授课120万在线学员的经验,带你认识了解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 ★ 社群等私域如何流量变现?短视频直播如何引流带货及招商?赵啦啦用这本书告诉你! ★ 业内达人实战经验+经典案例各环节与成功原因分析+趣味表达+深入浅出=简单易学,零基础入门! 传统企业及电商行业,不管做不做社交新零售,都需要了解社交新零售思维及模式,重构企业内外部业务,布局企业未来10年的新消费群体。这本书集合了啦啦7年的社交新零售经验以及服务过上千家品牌的落地实操方案,推荐大家看这本书!——龚文祥 从微商到社交电商到新零售,本书中啦啦的实践和总结是极有价值的,相信可以让传统企业跟上节奏,少走弯路。信任年轻人、重用年轻人,多与年轻的公司合作,是企业开拓新疆土的不二法则。——曾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