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兵法

朱德兵法
作者: 古越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70
折扣购买: 朱德兵法
ISBN: 978751267132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起家陆军讲武堂 朱德是典型的军人。“我们都是战神的信徒”,“我 的志愿老想做个军人”。他用一生对军事的执着追求,实 现了自己的诺言。 朱德的革命生涯亦即他的军事生涯,是从他考入云南 陆军讲武堂开始的。那一年他23岁,青春时光,风华正茂 。这之前的朱德,既经受过生活的磨难,也接受了良好的 教育,并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社会经验。 朱德原名代珍,字玉阶,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仪陇 县李家湾一个佃农家庭。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 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生朱德前还在干活。朱德生 在这样一个家庭,从小就开始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5岁时 上山砍柴、割草,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朱德后来 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 学,也因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在私塾里,他读过《五 经》《纲鉴》《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古典书籍 ,《三国演义》《水浒》《说唐》等传奇故事,《史记》 《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历史、军事著作,深受中国 古典军事文化的熏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朱德参加晚清最后一次科 举考试,乡试、府试均中榜,次年清廷即宣布废除科举, 朱德未能参加省试,只好考入顺庆府(今四川南充)官立 中学堂学习。在这里,他不仅进一步较系统地学习了数学 、物理、化学等新文化知识,还接触了孙中山民主革命思 想,懂得了要牺牲身家性命去拯救国家的道理,萌发了革 命民主主义思想,深感自己即使是“一介书生”,也要对 祖国安危负责任。他多次对同窗好友讲,我听到有人说, 在同盟会的领导下,革命起义不断发生,可惜都失败了。 我根据鸦片战争以来国内外的情况分析,中国要打败帝国 主义侵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必须进行武装斗争,才能 取得胜利。我准备先考四川高等学堂附设体育学堂,毕业 后再去学习军事。 一年后,朱德到成都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 堂。在这里进一步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 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 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 庶务。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 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 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对腐朽黑暗的封建统治已到了“ 恨无穷”的地步,“问题就是非得救国不可”,自己不能 甘做“一介书生”,应该投笔从戎以更直接地拯救国家。 1909年初春,朱德怀着从戎救国的伟大志向,徒步跋 涉七十多天到昆明,考入李根源、蔡锷所主办的云南陆军 讲武堂,开始了长达67年的军事生涯。这是朱德人生的第 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他与血与火、沙场与战马结下了 不解之缘,立志改造中国,为民族解放献身。以后到延安 ,朱德曾对到访的英国作家韦尔斯说,我的志愿老想做个 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 。它招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非常高兴。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教官大多数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